Raid条带大小设成多少最好?

考虑到现有的硬件资源以及其余因素,咱们选择RAID 0的工做方式:html

1. 重起机器进入BIOS界面,按照主板说明书的提示开启RAID功能。
2. 保存重起,根据界面提示按CTRL+I进入Intel Raid设置界面,选择第一项,建立一个新的卷。
3. 选择模式为Raid 0;填写卷名;选择一个条带大小(strip size),其中有16KB、32KB、64KB、128KB、512KB可供选择。
数据库

选哪个好呢?安全

让咱们先来复习一下相应的概念。服务器

Raid的概念:ide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即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或简称磁盘阵列。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一样方式组合起来造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冗余的技术。组成磁盘阵列的不一样方式成为RAID级别(RAID Levels)。RAID技术通过不断的发展,如今已拥有了从 RAID 0 到 6 七种基本的RAID 级别。另外,还有一些基本RAID级别的组合形式,如RAID 10(RAID 0与RAID 1的组合),RAID 50(RAID 0与RAID 5的组合)等。不一样RAID 级别表明着不一样的存储性能、数据安全性和存储成本。性能

Raid的分类:大数据

1.RAID0级,无冗余无校验的磁盘阵列。数据同时分布在各个磁盘驱动器上,没有容错能力,读写速度在RAID中最快,但由于任何一个磁盘驱动器损坏都会使整个RAID系统失效,因此安全系数反倒比单个的磁盘驱动器还要低。通常用在对数据安全要求不高,但对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2.RAID1级,镜像磁盘阵列。每个磁盘驱动器都有一个镜像磁盘驱动器,镜像磁盘驱动器随时保持与原磁盘驱动器的内容一致。RAID1具备最高的安全性,但只有一半的磁盘空间被用来存储数据。主要用在对数据安全性要求很高,并且要求可以快速恢复被损坏的数据的场合。

3.RAID2级,纠错海明码磁盘阵列。磁盘驱动器组中的第一个、第二个、第四个……第2n个磁盘驱动器是专门的校验盘,用于校验和纠错,例如七个磁盘驱动器的RAID2,第1、2、四个磁盘驱动器是纠错盘,其他的用于存放数据。使用的磁盘驱动器越多,校验盘在其中占的百分比越少。RAID2对大数据量的输入输出有很高的性能,但在少许数据的输入输出时性能很差。RAID2不多实际使用。

4.RAID3和RAID4,奇校验或偶校验的磁盘阵列。不论有多少数据盘,均使用一个校验盘,采用奇偶校验的方法检查错误。任何一个单独的磁盘驱动器损坏均可以恢复。RAID3和RAID4的数据读取速度很快,但写数据时要计算校验位的值以写入校验盘,速度有所降低。RAID3和RAID4的使用也很少。

5.RAID5级,无独立校验盘的奇偶校验磁盘阵列。一样采用奇偶校验来检查错误,但没有独立的校验盘,校验信息分布在各个磁盘驱动器上。RAID5对大小数据量的读写都有很好的性能,被普遍地应用。spa

回到前面的问题,咱们知道RAID-0,也称条带。写往磁盘的数据被分红“条带”,大小通常为16~256KB,每一个条带以阵列形式写到不一样磁盘上。假设用两个磁盘组建RAID-0阵列,条带大小128KB,如今须要写入256KB的数据。0号磁盘将得到前128KB数据,而1号磁盘将得到剩下的128KB数据。翻译

图1:RAID-0原理htm

  由于同一段时间写入了双倍数据,RAID-0写入数据的速度是单磁盘的两倍。不过在把数据传输到磁盘以前,RAID控制器首先要将数据分红条带。读取时,假设要读取256KB的数据,花费的时间也是原来时间的一半,理论上性能翻倍。

因为此服务器上跑的是SQL的数据库,因此特意请教了微软的同窗,他的反馈是,请将条带大小设置成64KB

 

转载自:http://51soren.blog.sohu.com/131137695.html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