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ieboard:追赶树莓派

微机真的能够很“微”了。来自珠海的方糖科技(CubieTech)在2012年“树莓派”(Raspberry Pi)发布以后,相信这种只有信用卡大小但几乎有所有PC功能的计算机有可能创造一个新的市场,若是它的价格仍是够低廉的话。 服务器

在2012年开始的硬件复兴潮流中,以树莓派为表明的微型电脑是一条强大的支流。它们不只吸引了大量的技术爱好者,更重要的是下降了开发的门槛。它在硬 件和软件上都采起了开源的形式,相比单片机Arduino,树莓派具有了更完备的元件、接口以及操做系统—理论上,在普通电脑上能够实现的功能,在这块板 上均可以实现,因此它有时也被称做迷你主机。 架构


 方糖科技的创始人汤亮也是开源硬件的狂热爱好者。2010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汤亮来到深圳,一年后他加入了总部位于珠海的芯片公司全志,负责 Linux开发。汤亮热衷于参与国内外开源社区的讨论。社区里的开发者会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硬件平台。有一次汤亮给他们推荐了一款搭载全志芯片的机顶盒,由 于它能够自由地安装不一样的Linux操做系统,很快受到开发者们的欢迎。汤亮发现这个需求愈来愈大,干脆和朋友在阿里巴巴上开店销售这款产品,而且销量还不错,这逐渐使他和他的网店在开源社区里创建起了口碑。 性能

 树莓派在英国发售,华强北也同时出现了一款名为MK802的USB便携电脑。它也是由一个小团队开发出的方案,但迅速被厂商复制。汤亮很早以前就注意到 这个产品,并意识到会有机会。他在社区里征求意见,有一个国外的开发者回复他,“RISC(精简指令集)+Linux+Small Form Factor(小型设备)+Community=Revolution”。最终汤亮找到了全志另外的四名同事,决定本身来作开发产品,并起名叫作 Cubieboard. 网站

  当时的同类产品,除了MK802和树莓派,比较知名的是由德州仪器(TI)和Dig-Key合做开发的 Beagleboard。但MK和Beagleboard的价格都要到六七十美圆,而树莓派便宜些,在30美圆左右,但缺点是配置偏低。汤亮的团队以为可 以把Cubieboard作成一个配置更高但价格适宜的产品。而另一个让汤亮以为有所期待的是,树莓派不只使用的是博通芯片,并且社区的运营者仍然是博 通的工程师,而Beagleboard则是用TI的芯片并造成了一个TI开发者的社区。汤亮但愿能给全志也创建一个相似的社区。 ui

  不过之 后的日子大大超乎了这个新团队的预料。“咱们一开始以为难度应该不大,产品1个月就能搞定,但第一个能够工做的成品到3个月以后才出来”,汤亮说。他后来 总结,由于5我的都是利用下班的时间来作,这使得沟通起来效率很低。为了可以全心投入,汤亮先辞去了全志的工做,工资由另外几个成员来发,这时也有两名成 员选择了离开。 spa

  但最初让他们以为作出产品不难的缘由是,除了采用Linux系统,在CPU上他们用的还是全志基于ARM架构的芯片 A10,到了2012年这家公司已经依靠对山寨市场的把握而成为平板芯片中的领先者。而其余的元器件,大部分CubieBoard都是在淘宝上购买,团队 更多的工做是适配。这类开发板最重要的是能提供多种接口,包括HDMI、以太网、多媒体、USB、SD插槽、红外感应等等,Cubieboard还加入了 一个SATA接口—这是树莓派所没有的,有了它开发者就能够把它和大容量的移动硬盘相连。此外,它还有一个96pin的接口,能链接其余种类的传感器。 操作系统

因为 成员都在珠海,因此最终打样以后,Cubieboard找到了一家当地的工厂来生产。他们当时还参照了一些资深玩家的建议,把Cubieboard的价格 定在49美圆,“这个行业正常的订价就是成本的两倍左右多一点,而后国外的购买力,少于50美圆基本就能够了,在那个区域如下消费者就会以为很低。”汤亮 解释道。 代理

当10月汤亮开始把产品放到社区上接受预订的时候,反响还不错,加上科技网站Engadget的介绍,天天能维持在800个有购买意向的客户反馈,主要来自海外。但接下来的问题是,他们忽然发现手头的资金甚至还没法让第一批的几百台产品生产。要不是一家电视公司作4D画面的控制器选中了Cubieboard,而且支付了预付款,Cubieboard量产的日程还要被推后。 orm

 这时仍是开源社区的用户建议他们去试一下众筹平台,不过因为团队没有美国公民,因此Cubieboard无法上Kickstarter,他们最终选择了 另一个平台Indiegogo。众筹平台的好处在于,不只可以解决一些资金难题,并且还能在必定程度上得以避免费推广。 教程

  尽管此次众筹结 果还不错,但依旧赶不上变化。因为临近圣诞节这种外贸高峰期,而已经下了订单的用户在网上对发货时间的抱怨愈来愈多,汤亮几我的不得不决定提早终止此次众 筹,他们一共募得了9.5万美圆。这让Cubieboard赶在圣诞前发了一批货,但仍是有一部分拖到了今年春节后的一个月才所有发完。

 “困难都是生产上,对预期没有把控,固然,说到底仍是没有钱投入生产”,汤亮说。今年春节事后,Cubieboard的销量逐渐稳定在每月3000到 5000台,在Geek圈子里也小有名气。有不少客户包括代理商、分销商找上门来,但它们的需求量并不大,都是想先试一试。汤亮也给一些企业客户直接作过 方案—根据对方需求对Cubieboard进行改造。

  但汤亮并不认为这是长久之计,像MK如今不一样型号的产品每个月的出货量就达到了100万台,而且在深圳,这种产品要被复制实在没有难度。“从性能上说其实国内之前就有好多板子都已经比树莓派好了,但之前都是作企业客户,从树莓派开始这个东西才开始卖给普通人。”汤亮说。

 就像最初的想法同样,Cubieboard仍然要作一家社区驱动型的初创公司,而且已经依靠社区的推广迈出了第一步。“社区和平台确定是最重要的。好比 树莓,靠着众多的开发者和使用者打出了名堂,虽然功能不够强大,可是海量的资源和教程减小了购买者的顾虑。而Cubieboard如今只能在一部分的折腾 者中口口相传,至关多的使用者还停留在如何使用的基础上,而不是如何用它来作出至关酷的玩意。”资深硬件玩家张戈说。

  树莓派的强处在于其主流的系统Raspbian已经有了超过3.5万个软件包以及预编译的软件。汤亮也知道软件和社区资源将会是将来这个市场最大的竞争资本,为此只有吸引到更多的开发者而且作出竞争对手还没能有的扩展功能。

  而在完善社区的同时,汤亮接下来会对Cubieboard进行些小的升级,将来他打算把产品线作多一点,作些高端的产品出来。

  短时间的一个计划是,下半年Cubieboard会推出一个组装好外壳的小型服务器,把用户想要的服务都放进去,并由这个开始进入消费电子类的领域,避开机顶盒这个已经饱和的领域。他们同时也看好接下来两年的路由器市场。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