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window.name来进行跨域html
window对象有个name属性,该属性有个特征:即在一个窗口(window)的生命周期内,窗口载入的全部的页面都是共享一个window.name的,每一个页面对window.name都有读写的权限,window.name是持久存在一个窗口载入过的全部页面中的,并不会因新页面的载入而进行重置。web
好比:有一个页面a.html,它里面有这样的代码:ajax
再看看b.html页面的代码:json
a.html页面载入后3秒,跳转到了b.html页面,结果为:跨域
咱们看到在b.html页面上成功获取到了它的上一个页面a.html给window.name设置的值。若是在以后全部载入的页面都没对window.name进行修改的话,那么全部这些页面获取到的window.name的值都是a.html页面设置的那个值。固然,若是有须要,其中的任何一个页面均可以对window.name的值进行修改。注意,window.name的值只能是字符串的形式,这个字符串的大小最大能容许2M左右甚至更大的一个容量,具体取决于不一样的浏览器,但通常是够用了。浏览器
上面的例子中,咱们用到的页面a.html和b.html是处于同一个域的,可是即便a.html与b.html处于不一样的域中,上述结论一样是适用的,这也正是利用window.name进行跨域的原理。安全
下面就来看一看具体是怎么样经过window.name来跨域获取数据的。仍是举例说明。服务器
好比有一个www.example.com/a.html页面,须要经过a.html页面里的js来获取另外一个位于不一样域上的页面www.cnblogs.com/data.html里的数据。websocket
data.html页面里的代码很简单,就是给当前的window.name设置一个a.html页面想要获得的数据值。data.html里的代码:cookie
那么在a.html页面中,咱们怎么把data.html页面载入进来呢?显然咱们不能直接在a.html页面中经过改变window.location来载入data.html页面,由于咱们想要即便a.html页面不跳转也能获得data.html里的数据。答案就是在a.html页面中使用一个隐藏的iframe来充当一个中间人角色,由iframe去获取data.html的数据,而后a.html再去获得iframe获取到的数据。
充当中间人的iframe想要获取到data.html的经过window.name设置的数据,只须要把这个iframe的src设为www.cnblogs.com/data.html就好了。而后a.html想要获得iframe所获取到的数据,也就是想要获得iframe的window.name的值,还必须把这个iframe的src设成跟a.html页面同一个域才行,否则根据前面讲的同源策略,a.html是不能访问到iframe里的window.name属性的。这就是整个跨域过程。
看下a.html页面的代码:
上面的代码只是最简单的原理演示代码,你能够对使用js封装上面的过程,好比动态的建立iframe,动态的注册各类事件等等,固然为了安全,获取完数据后,还能够销毁做为代理的iframe。网上也有不少相似的现成代码,有兴趣的能够去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