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详解学习笔记(8)--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1.UDP概述
  • UDP是一种无链接的, 即发送数据前不须要创建链接,所以减少的开销和发送数据的延迟。
  • UDP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所以主机不须要维持复杂的链接状态表。
  • UDP是面向报文的,
  • UDP没有拥塞控制,所以网络出现的拥塞不会使主机的发送率下降。
  • 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讯。
  • UDP首部开销小,只有8字节,比TCP的20个字节的首部要短。
  • UDP的封装以下所示:

  

2.UDP的首部格式
  • 源端口号:该项是任选项,默认值是0,能够被指定。
  • 目的端口号:该项必须指定,由于这个做为接收主机内特定应用进程相关联的地址。
  • UDP长度:该字段表示数据报文的长度(包含首部和数据部分),最小8个字节。
  • 检验和:该字段用于防止UDP用户数据报在传输中出错。当进行检验和计算时,要在UDP数据报以前增长临时的12个字节伪首部。如上图所示。
3.IP分片
     物理网络层通常要限制每次发送的数据帧的最大长度。因此,IP层接收到一份要发送的IP数据报时,它要判断向本地哪一个接口发送数据(选路),并查询该接口在原始发送端主机上,也能够发送在中间路由器上。
     对于每一份IP数据报来讲,其标识字段都包含一个惟一值。该值在数据报分片时候被复制到每一个片中。当数据报分片以后,每一个片的总长度要改成该片的长度。(任何运输层首部只出如今第一片数据报中)
4.ICMP不可达差错(须要分片)
     当路由器收到一份须要分片的数据报,而在IP首部又设置了不分片(DF)的标志比特。,就会长生ICMP不可达差错报文,如图所示。
 5.ICMP源站抑制差错
     当一个系统(路由器或者主机)接收数据报的速度比其处理速度快时,可能产生这个差错。报文格式以下: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