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页面上,表示HTML实体有多种方式,比方有“&+name;”、“&#+10进制ID”、“&#x+16进制ID”。而“\u+16进制”通常用于CSS的content样式属性。post
空字符:\u0000学习
空字符表示没有字符,不占页面物理位置,空白是有物理位置的。空白包含空格、制表符、回车符和换行符。spa
空格-space: 。 ,\u0020;ip
不间断空格: 或   或 \u00A0;ci
Tab: 	 或 	 或 \u0009;数学
回车-CR: 或
 或 \u000D;it
换行符-LF: 或 \u000A;io
不一样语言的引用符号不尽一样(https://en.wikipedia.org/wiki/Quotation_mark),假设直接在页面上输入,则需要很是多页面,而且也太过繁琐。一般是经过CSS属性quotes。或者使用content结合:before和:after一块儿设置。table
/* Set two levels of quotation marks*/class
q { quotes: "«" "»" "‹" "›"; }
q:before { content: open-quote }
q:after { content: close-quote }
假设再结合:lang选择器,就可以对不论什么本地化改动引號符了。
英文单引號(') |
IE8不支持',因此通常使用' 或' 或 \u0027。 |
英文双引號(") |
" 或" 或 或 \u0022 |
中文单引號左(‘) |
\u2018,‘ 或‘ |
中文单引號右(’) |
\u2019,’ 或’ |
中文双引號左(“) |
\u201C。“ 或“ |
中文双引號右(”) |
\u201D。” 或” |
之因此大规模使用了(')和(")是因为曾经的打字机和电脑中没有对应的对称引用符号,因此都用了垂直的符号。
现在部分软件可以直接把垂直符改为对称引用符号。但这样的本身主动转换不是很是无缺。所以,随着client字符集愈来愈丰富,咱们也应该正确使用这些字符。
如下几个字符区别很是小,需要细致观察。从长度分析:mdash > ndash = 减号 > 连字符 = hyphen-minus;从位置高度分析:ndash = mdash = hyphen > minus = hyphen-minus > 下划线。
Hyphen-minus(-):- 或- 或 \u002D
下划线(_):_ 或或_ 或 \u005F
减号(−):− 或 − 或 \u2212
连字符(‐):‐ 或‐ 或 \u2010
Ndash(–):–或 – 或 – 或 \u2013
Mdash(—):— 或 — 或— 或 \u2014
有些人会用三个句号来表示,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表示方法,应该使用省略符。
省略符:… 或 … 或… 或\u2026
因为HTML标签使用的就是这两个符号,假设直接在页面输入大于或小于号会致使页面显示异常。通常来讲,仅仅有刚開始学习的人会误用这两个符号。
小于号:< 或 < 或< 或\u003C
大于号:> 或 > 或> 或\u003E。
easy误用的是&符号,在英文页面直接使用可能会致使单词显示有问题。因为“&+name;”会表示还有一个特殊字符。假设&正好位于单词前面。而且后面有“;”,那就糟糕了。因此,通常用&替代。
和符号:& 或 & 或 & 或\u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