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 生态周报」内容主要包含我所接触到的 K8S 生态相关的每周值得推荐的一些信息。欢迎订阅知乎专栏「k8s生态」。linux
本周 Helm v3.0.0 正式发布了。在 Helm v3 发布第一个 alpha 版时,我就写了一篇 《初试 Helm 3》 在那篇文章中,我介绍了一些 Helm 3 的变化及特性。 如今正式版发布了,咱们来正式的看看这个版本带来了哪些值得期待的内容。(PS:我不会在本文中介绍其所有特性,只会聊聊我感兴趣的,对所有特性感兴趣的朋友能够参考其官方文档 https://helm.sh/docs/ )git
这个特性想必在任何介绍 Helm 3 的文章中都会有提到,固然在我以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在 Helm 2 时,对于启动了 RBAC 的 Kubernetes 集群而言,在生产环境中想要安全的管理 Tiller 的权限是比较麻烦的。github
若是使用默认配置(简单来讲也就是没啥特别的限制),那么上手很容易,但对于多租户的集群而言,就没那么安全了。缓存
在 Helm 2 时期,为了简单或者说为了安全,咱们可使用 Tillerless 的方式,来避免在集群中安装 Tiller, 同时还能够正常的使用 Helm 的功能。(很早前计划写篇文章介绍一下这个经验来着,结果至今也尚未腾出时间写,如今 Helm 3 发布,也就不用写了,这里大概聊一下)安全
Tillerless 是什么含义呢? 也就是在本地启动一个 Tiller 的服务,让它使用你本地的 KUBECONFIG 的配置文件与集群进行交互,而 Helm 在初始化时,只须要初始化 client 便可, 而后可经过 $HELM_HOST
变量控制链接到本地所启动的 Tiller, 以后即可以正常使用了。(每次部署完成后,将 Tiller 关闭便可)less
Helm 3 中移除 Tiller 以后,那安全模型也就都符合 Kubernetes 自身的设计标准了,使用 KUBECONFIG 来控制便可。性能
这个功能,在我以前写《初试 Helm 3》这篇文章时,该功能还不可用,不事后来就修复了。这个功能换句话说就是,Release 做用域能够是 namespace 级别的了。spa
这个使得 Release 变的更易管理了,能够很方便的知道此 namespace 下到底有哪些 Release 。设计
这个功能默认没有启用,咱们能够经过设置 HELM_EXPERIMENTAL_OCI=1
环境变量启用此特性。这个功能的好处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技术基础,同时又可以有效的减小资源的浪费。code
前几天我还正解决了个 XDG 相关的问题来着,使用基于 XDG 的目录算是一种通用的规范。
$HELM_PATH_CONFIG
:配置目录$HELM_PATH_CACHE
:缓存目录$HELM_PATH_DATA
:数据目录若是数据或者配置之类的出问题,能够尝试检查下是否目录设置有误。
以上即是我对 Helm 3 中一些我认为值得关注的功能的介绍,对此版本感兴趣的朋友可参阅 ReleaseNote
通过两个 beta 和一个 rc 版的迭代, Docker CE 19.03.5 正式发布了。 此版本我最关注的特性是:
// 其实没多少人关注这个特性, 也从侧面反映仍是用 Docker Image 的用户更多。
这个版本集中于改进用户体验和性能上。我比较感兴趣的两个特性是:
其实本次的更新内容还比较多,对其余特性感兴趣的朋友能够参考其 ReleaseNote
Quay 项目是一个开源的镜像存储仓库,包含多种登陆认证能,及镜像扫描,构建等功能。
就我我的使用经验而言,Quay 仅做为一个镜像仓库而言,是足够的。但操做体验上却比较通常。
Quay.io 和 Docker Hub 相比,功能弱了不少,因此我我的对于公开镜像而言,更倾向于使用 Docker Hub。 对于私有镜像的话,我会使用本身的私有仓库。
对 Quay 感兴趣的朋友,能够访问项目主页进行了解。
介绍一个项目,kubeview 能够可视化的查看 Kubernetes 集群内的状态。
能够经过下面二维码订阅个人文章公众号【MoeLove】,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k8s 可加入技术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