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用户数、吞吐量、思考时间的计算公式

 2、软件性能的几个主要术语数据库

  一、响应时间:对请求做出响应所须要的时间
服务器

  网络传输时间:N1+N2+N3+N4网络

  应用服务器处理时间:A1+A3架构

  数据库服务器处理时间:A2并发

  响应时间=N1+A1+N2+A2+N3+A3+N4函数

  二、并发用户数的计算公式性能

  系统用户数:系统额定的用户数量,如一个OA系统,可能使用该系统的用户总数是2000个,那么这个数量,就是系统用户数测试

  同时在线用户数:在必定的时间范围内,最大的同时在线用户数量ui

  平均并发用户数的计算:spa

  C=nL / T

  其中C是平均的并发用户数,n是平均天天访问用户数,L是一天内用户从登陆到退出的平均时间(操做平均时间),T是考察时间长度(一天内多长时间有用户使用系统)

  并发用户数峰值计算:

  C^ 约等于 C + 3*根号C

  其中C^是并发用户峰值,C是平均并发用户数,该公式遵循泊松分布理论

  三、吞吐量的计算公式

  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用户的请求数

  从业务角度看,吞吐量能够用:请求数/秒、页面数/秒、人数/天或处理业务数/小时等单位来衡量

  从网络角度看,吞吐量能够用:字节/秒 来衡量

  对于交互式应用来讲,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他可以说明系统的负载能力

  以不一样方式表达的吞吐量能够说明不一样层次的问题,例如,以字节数/秒方式能够表示数要受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器架构、应用服务器制约等方面的瓶颈;已请求数/秒的方式表示主要是受应用服务器和应用代码的制约体现出的瓶颈。

  当没有遇到性能瓶颈的时候,吞吐量与虚拟用户数之间存在必定的联系,能够采用如下公式计算:F=VU * R / T

  其中F为吞吐量,VU表示虚拟用户个数,R表示每一个虚拟用户发出的请求数,T表示性能测试所用的时间

  四、性能计数器

  是描述服务器或操做系统性能的一些数据指标,如使用内存数、进程时间,在性能测试中发挥着“监控和分析”的做用,尤为是在分析通通可扩展性、进行新能瓶颈定位时有着很是关键的做用。

  资源利用率:指系统各类资源的使用状况,如cpu占用率为68%,内存占用率为55%,通常使用“资源实际使用/总的资源可用量”造成资源利用率。

  五、思考时间的计算公式

  Think Time,从业务角度来看,这个时间指用户进行操做时每一个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而在作新能测试时,为了模拟这样的时间间隔,引入了思考时间这个概念,来更加真实的模拟用户的操做。

  在吞吐量这个公式中F=VU * R / T说明吞吐量F是VU数量、每一个用户发出的请求数R和时间T的函数,而其中的R又能够用时间T和用户思考时间TS来计算:R = T / TS

  下面给出一个计算思考时间的通常步骤:

  A、 首先计算出系统的并发用户数

  C=nL / T F=R×C

  B、 统计出系统平均的吞吐量

  F=VU * R / T R×C = VU * R / T

  C、 统计出平均每一个用户发出的请求数量

  R=uCT/VU

  D、根据公式计算出思考时间

  TS=T/R

版权声明:原创做品,转载时请务必以超连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 、做者信息和本声明,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出自huruihai的51Testing软件测试博客:http://www.51testing.com/?41972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