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不知道什么是认证,认证,其实就是服务端确认用户身份。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客户端发送一条请求,服务端返回一条响应,两者就算作成一单买卖,一拍两散。在好久之前,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仅仅是一些页面的浏览,服务器并不须要知道是谁在访问本身,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不少应用场景记住用户的登陆状态,好比购物网站,服务器须要知道具体是什么人买了哪些商品,这个时候,就有了登陆认证这个需求,目的就是为了确认发起请求的客户端的身份。算法
认证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状态的,一种是无状态的。tomcat
有状态服务,即服务端须要记录每次会话的客户端信息,从而识别客户端身份,根据用户身份进行请求的处理,典型的设计如tomcat中的session。安全
例如登陆:用户登陆后,咱们把登陆者的信息保存在服务端session中,而且给用户一个cookie值,记录对应的session。而后下次请求,用户携带cookie值来,咱们就能识别到对应session,从而找到用户的信息。服务器
缺点:cookie
服务端保存大量数据,增长服务端压力session
服务端保存用户状态,没法进行水平扩展分布式
客户端请求依赖服务端,屡次请求必须访问同一台服务器微服务
微服务集群中的每一个服务,对外提供的都是Rest风格的接口。而Rest风格的一个最重要的规范就是:服务的无状态性,即:网站
服务端不保存任何客户端请求者信息加密
客户端的每次请求必须具有自描述信息,经过这些信息识别客户端身份
优势:
客户端请求不依赖服务端的信息,任何屡次请求不须要必须访问到同一台服务
服务端的集群和状态对客户端透明
服务端能够任意的迁移和伸缩
减少服务端存储压力
无状态登陆的流程:
当客户端第一次请求服务时,服务端对用户进行信息认证(登陆)
认证经过,将用户信息进行加密造成token,返回给客户端,做为登陆凭证
之后每次请求,客户端都携带认证的token
服务的对token进行解密,判断是否有效。
流程图:
token是识别客户端身份的惟一标示,整个登陆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token的安全性。
JWT,全称是Json Web Token, 是JSON风格轻量级的受权和身份认证规范,可实现无状态、分布式的Web应用受权。
Header:头部,一般头部有两部分信息:
声明类型,这里是JWT
签名算法,自定义
咱们会对头部进行base64加密(可解密),获得第一部分数据
Payload:载荷,就是有效数据,通常包含下面信息:
用户身份信息(注意,这里由于采用base64加密,可解密,所以不要存放敏感信息)
tokenID:当前这个JWT的惟一标示
注册声明:如token的签发时间,过时时间,签发人等
这部分也会采用base64加密,获得第二部分数据
Signature:签名,是整个数据的认证信息。通常根据前两步的数据,再加上服务的的密钥(secret)(不要泄漏,最好周期性更换),经过加密算法生成。用于验证整个数据完整和可靠
流程图:
受权流程:
一、用户请求登陆,携带用户名密码到受权中心
二、受权中心携带用户名密码,到用户中心查询用户
三、查询若是正确,生成JWT凭证
四、返回JWT给用户
鉴权流程:
一、用户请求某微服务功能,携带JWT
二、微服务将jwt交给受权中心校验
三、受权中心返回校验结果到微服务
五、失败则直接返回401
六、成功则处理业务并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