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一、Winform的定义:html
WinForm是·Net开发平台中对Windows Form的一种称谓。数据库
二、WPF的定义:编程
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是微软推出的基于Windows 的用户界面框架,属于.NET Framework 3.0的一部分。它提供了统一的编程模型、语言和框架,真正作到了分离界面设计人员与开发人员的工做;同时它提供了全新的多媒体交互用户图形界面安全
2、特色
一、Winform的特色:框架
- 功能强大:Windows窗体可用于设计窗体和可视控件,以建立丰富的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
- 使用安全:Windows窗体充分利用公共语言运行库的安全特性。
- 操做方便:提供易于链接OLEDB和ODBC数据源的数据控件,包括Microsoft SQL Server、Microsoft Access、Jet、DB2以及Oracle等
- 控件灵活:Windows窗体提供了一套丰富的控件,而且开发人员能够定义本身有特点的新的控件。
- 数据管理:方便的数据显示和操做:应用程序开发中最多见的情形之一是在窗体上显示数据。Windows窗体对数据库处理提供全面支持。能够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在窗体上显示和操做数据。
- 向导明确:向用户提供建立窗体、数据处理、打包和部署等的分布指导。
二、WPF的特色:编程语言
- 功能和界面分离:程序人员与美工人员明确分工,美工人员可使用Expression Studio中套装工具可视化的设计界面。而后交给程序开发组中的XAML就能够。让程序人员直接套用到开发环境,不须要想页面怎么切了。
- 矢量图的超强支持:兼容支持2D绘图,好比矩形、自定义路径,位图等。文字显示的加强,XPS和消锯齿。三维强大的支持。包括3D控件及事件,与2D及视频合并打造更立 体效果。渐变、使用高精确的(ARGB)颜色,支持浮点类型的像素坐标。
- 灵活、易扩展的动画机制:.Net Framework 3.0类库提供了强大的基类,只需继承就能够实现自定义程序使用绘制。接口设计很是直观,彻底面向对象的对象模型。
- 可使用任何一种.Net编程语言:XAML主要针对界面的可视化控件描述,成生进会分析成.cs或.vb文件,并最后将编译为CLR中间运行语言。
3、该如何选择
要考虑的问题:工具
- 考虑目标客户机器配置以及系统
- 根据程序界面要求
- 项目属于什么类型,外观仍是技术型
- 目标群体是什么样的人
- 开发者是什么样的人
- 开发人员对Winform和WPF熟悉程度怎样
-------------------------------------------------------------------------------------------动画
从程序上讲,都以事件的形式调用处理:spa
- winform开发上比WPF稍容易点,但总体上说其实没多大区别。
- WPF基于directX,因此对于3D的处理更好,画面也更加酷炫。
- winform的画面设计采用与开发语言相同的语言实现,并保存在相同的代码类型文件中,移植性很差。WPF的画面采用XML形式书写,保存在xml中,移植性更好,也更直观易懂。
- 另有一点细微差异,就是winform的控件能够叠放,如两个button的坐标能够彻底同样,只能看到上面的一个。而WPF的控件不能叠放,因此若是有两个button位置相同,你必需要隐藏一个,不然两个都会被看到。
- WPF用的MVVM模式
- winform用的事件驱动WPF有三种应用模式:应用、浏览应用、文档应用。
- 应用就是通常的窗口应用,浏览应用就是象网页同样的一页一页的应用,文档应用是用来显示内容的浏览应用功能子集,而不是MVC模型。
- 通常应用其实也就是每一个页面拥有一个独立的窗口。
总结一下:.net
WinForm:界面+程序一我的能搞完
WPF:还得给大家这帮码农配一个美工,固然若是你自己擅长美工的话,一我的也是没有问题的。
winform窗体设计,企业管理系统界面设计参考:http://www.javashuo.com/article/p-ehmbknms-bp.html
WPF窗体设计,仿TIM QQ界面设计,参考:https://www.jianshu.com/p/d105e40a90d4
在Winform窗体中使用WPF控件,具体实现请转至 https://www.cnblogs.com/DebugLZQ/archive/2012/05/19/2508846.html
WPF教程:http://www.javashuo.com/article/p-pvuoidvs-cn.html
注:以上文章有些描述是网上摘录的,若有讲述不对的,欢迎指出,感谢 !!!
原文出处:https://www.cnblogs.com/guhuazhen/p/1144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