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对一个存储设备上的数据和元数据进行组织的机制
建立文件系统是一个过程,一般称为初始化和格式化。
挂载点的实质就是一个空置的目录。
windows文件系统的挂载原理是将磁盘分红若干分区,在各个分区中挂载文件系统,而Linux的挂载原理与Windows不一样,它是将磁盘空间挂载在一个目录下
Linux的文件系统主要有ext2,ext3,和reiserfs,Windows经常使用的文件系统有FAT系统,和NTFS,光盘使用的则是ISO-9660文件系统web
Linux文件系统目录:
/bin/用以存储二进制可执行命令文件,/usr/bin/也存储了一些基于用户的命令文件。
/sbin/许多系统命令存储位置,/usr/sbin/中也包括了许多系统命令。
/root/超级用户,即根用户的主目录
/home/普通用户的默认目录
/boot/存放Ubuntu内核和系统启动文件
/mnt/一般包括系统引导后被挂载的文件系统的挂载点。
/dev/存储设备文件,包括计算机的全部外部设备,如硬盘,键盘,鼠标。
/etc/ 存放系统管理所须要的配置文件和目录
/lib/ 存储各类程序所须要的共享库文件。
/lost+found/ 该文件夹通常为空,当系统非法关机后,会存放一些零散文件。
/var/ 用于存储不少不断变化的文件,例如日志文件
/usr/ 包括与系统用户直接有关的文件和目录,如应用程序以及库文件。
/media/ 存放Ubuntu系统自动挂载的设备文件。
/proc/ 这是一个虚拟目录,它是内存得映射,包括系统信息和进程信息。
/tmp/ 存储用户和系统的临时文件,该文件夹为任何用户都提供读写权。
/initrd/ 用来在计算机启动时挂载initrd.img影像文件的目录,以及载入所需设备模块的目录,不能删除次目录。
/opt/ 做为可选文件和程序的存放目录,主要被第三方开发者用来简易安装和卸载他们得软件。
/srv/ 存储系统提供的服务数据
/sys/ 系统设备和文件层次结构,并向用户程序提供详细的内核数据信息。windows
交换分区:
相似于“虚拟内存” :当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就须要将物理内存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
使用swapon -s能够查看当前系统的交换分区格式,显示为partition则表示为交换分区
web服务器能根据不一样的请求数量衍生出多个服务进程,随着访问量的增长,对交换分区的要求也会增长,具体的配置须要参考各服务器产品的说明
vmstat 命令查看大多数系统性能指标,vmstat 3 表示每隔3秒捕获一次,
2. 交换分区的管理方法
(1)增长Swap空间
该操做必须在root权限下进行操做,分为4个步骤:1.建立swap文件,2.格式化swap文件,3.激活swap文件,4.配置swap文件信息
(2)删除swap空间
须要三个步骤:1.回收swap空间,2.编辑/etc/fstab,3.从文件系统中删除该文件
3.文档压缩及解压缩
文档归档不会改变文件大小,压缩会减少文件总和大小
tar命令压缩:
tar -cvzf tt.tar a b c
解压缩
tar -xvf tt.tar
4.文件系统管理命令
(1)文件的基本操做:touch,cp,mv rm
(2)目录的基本操做:mkdir,rmdir
(3)查看文件内容:
more.less.head .tail
od 用于按照特殊格式,查看文件内容
(4)文件类型:ls -l . file
(5)查询文件:find.locate.grep
(6)文件内查询:grep.awk.sed
(7)建立连接文件:ln .wc(统计文件的字数) comm (逐行比较两个排序文件的差别) diff (比较文本文件的异同处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