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褚霸:敲最牛的代码,骑最野的车

你印象中的程序员是怎样的群体?随着全民互联网的发展,程序员这个群体快速走进大众视野,在新闻和影视剧中,他们被贴上各类标签:双肩包、格子衫、拖鞋、秃顶、刻板、木讷、单身……热搜新闻“996.ICU”更是道出了万千程序员的苦恼,编程和年龄像一张急剧收缩的大网,不只带走了程序员的生活,还带走了程序员曾经浓密茂盛的头发……可是,你身边的程序员真是这样吗?前端

他是一位技术大神,曾带领阿里云数据库团队作到国内云数据库顶尖水平。程序员

他曾是网易第 25 号员工,还曾包揽了迅雷的前端。数据库

他是一位非典型的程序员:喜欢骑重型机车,痴迷摄影,热爱旅行、打卡过 30 多个国家,喜欢看时尚杂志,喜欢收集各类萌萌的玩偶......编程

他是褚霸,真名余锋,江湖人称“霸爷”,是咱们本季二叉树视频第二位登场嘉宾,他畅然游离于程序员群体所谓的标签世界以外,追寻本身的机车与远方。安全

今天的大神,小时候的“学渣”

读书时期的褚霸,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学渣。工具

上小学时,有一门功课考试得了 18 分,卷子发下来,褚霸误把“18”当作了“78”,他心想,78 分还不错,就兴冲冲拿回家找家长签名去了。结果回到家,父亲一个巴掌拍过来。过后褚霸才反应过来,原来看错了。学习

很魔性地是,自那以后,褚霸爱上了“7”这个数字,他有本身的一套逻辑“60 分有点险,80 多分须要付出不少努力,70 多分是最省事的“。褚霸还很喜欢考试突击,他以为这个时候的投资回报比是最好的,花最少的精力能够拿到最好的结果,这个习惯从小学一直延续到大学,屡试不爽。阿里云

整个高三一年,褚霸几乎没怎么在学校露过面,就连高考志愿都是同桌帮忙填的,由于懵懂的选了服从调剂,他只好去了离家数千千米外的东北上大学。大学时的褚霸玩的更“高级”了,为了吸引妹子注意,他把本身打扮成潮男,留长发、蓄胡子。spa

大二的某一天,褚霸忽然灵光一现:要不写个小球病毒?。视频

说干就干,可是写病毒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由于种种限制,只有一种可操做的办法——从杀毒软件反推出病毒的写法。褚霸跑到哈尔滨买回了杀病毒的书,整整花了一个学期终于把小球病毒作了出来。

在褚霸生日的那天,他正式启动了这个小球病毒:一个个球状的病毒,伴随着音乐,在电脑屏幕上弹来弹去......

后来褚霸又写了不少病毒,每隔两天就更新一次,以至一个杀毒公司专门来找他收集标本,还给了他起了一个有趣的绰号“病毒机”。

时隔几十年后,再回忆起那段“学渣”的日子,褚霸感慨良多,他坦言,没有什么后悔的,反而充满感激,“我以为那个时候没什么压力,有大把的时间去作本身想作的事情,发自心里的喜欢、满怀兴趣并不惜一切把一件事作到极致,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缘起:13岁偷骑父亲借的机车被“猛揍”

褚霸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

那个年代,农村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步行,再高端一点是骑自行车,上中学时,褚霸拥有了一辆自行车,他天天放学后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拆自行车,在一两个小时里把它全拆了,而后再装上去,装的过程当中还要想办法对各个模块进行调优。

一堆铁最后“变”成了一辆自行车?褚霸以为有意思极了。

那摩托车加点油进去就能发动起来跑,岂不是更有意思?褚霸对摩托车的发动机很好奇,他老想去骑一下试试。

很快,一个机会来了,褚霸的父亲从朋友那借了一辆摩托车。父亲骑的时候,他就在一旁观察怎么骑的。有一天父亲刚进屋,正坐下来喝茶聊天的功夫,褚霸瞅准机会,把摩托车的钥匙“摸”走了,接着摇摇晃晃地把车骑走了。

结局有点“惨”,被父亲抓住,又是一顿“猛揍”。

那一年,褚霸 13 岁。从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后,褚霸就跟机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到如今,褚霸骑机车也有快 30 年了,“我也算是‘老司机’了”,他笑着说道。

如今,骑机车已经成为了褚霸生活的一部分。他平常都骑机车上下班,周末时,他会骑机车去郊区骑上三四百千米。他曾一我的骑机车自驾 8000 多千米,川藏线、青藏线、新藏线上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相对来讲,骑机车是一项比较危险的运动,尤为是一些速度较快的重型机车,父亲也曾因担心安全而劝他放弃。

“哥,你多大了?”

妹妹的一句话让褚霸意识到,想作什么都要趁早。“一辈子实际上是很短的,喜欢什么不要去等待,要立刻去作,如今就要去作。”

机车的速度、激情与安静的 Coding

程序员在 coding 时每每须要安静的状态,而机车则充满速度与激情,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状态,在褚霸这里,却造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与互通。

在褚霸看来,机车跟编程有一些东西很像。机车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加速,在一瞬间,整个肾上腺就会被调动起来,这种感受很特别,没有骑过机车的人可能体会不到。机车速度一旦太高就很是危险,不过只要足够当心、技能足够好,这种风险是可控的,同时又能享受到高速带来的快感。

不少时候,编程所作的工做是创造性的,甚至“前无古人”,不少东西不肯定到最后能不能作出来,作出来后能不能用,跟机车相似具备不可控性。但一旦在众多不肯定性之下继续作了,事成后便有莫大的成就感

从某种角度看,机车和编程都很“灵活”,机车是一种灵活性的交通方式,尤为在堵车的时候,它的灵活就体现出来了。而在现在技术变革突飞猛进的时代,编程技术、能力也须要与时俱进。

机车给褚霸的生活带来了不同的色彩。褚霸认为机车是一项可让人变得更有趣、更有意思的爱好。即使在不开心的时候,机车也能迅速帮助调整状态,让他满血复活。经过机车,褚霸还认识了一群一样热爱机车的伙伴。

褚霸很享受一我的骑着机车在空旷无人的道路上飞驰的感受,“骑机车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它(让人)暴露在空气中,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风吹着身体的感受,脑壳里放空一切,整我的处在高度放松的一个状态。”

当一个工具变成你身体一部分的时候,会有不少有趣的事情发生。褚霸已经锻炼出了一种超强的速度感知能力,不用看码表也知道速度是多少。

你不能阻止别人给你贴标签,但至少能够..

关于褚霸,江湖上有许多传说和标签:“霸爷”、“第一代技术网红” 、“数据库大神”.....

褚霸对这些标签看得很淡:

每一个标签都是某一段时期呈现给外界的一种“快照”,于我本身而言,它也陪伴和见证了我某一段时期的生活轨迹。但这不表明,我给外界的印象将来不会变,生活在不停变化,人的一辈子中会接触不少的人,天天也在认识新的朋友,他们多是以今天的我作考量、认知而改变印象,所以我认为要与时俱进,不停地往前走。但那些已经留下的印象或标签,具体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那些人曾经陪你见证过一段经历,也不须要去改变什么,由于天然规律就是这样的。

从褚霸我的延伸到广大的程序员群体,一个被各类标签环绕的群体:高薪、99六、格子衫、秃头......

对于别人给程序员贴标签这种现象,褚霸也表达了本身的观点:

你不能阻止别人给你贴什么样的标签,那是别人的权利。但你至少能够去作一些事情,让别人改变这种固化的印象。大的改变每每都是从很小的地方开始的,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空间去作得更好,所以我认为,仍是要回到本身身上去作一些努力。

在褚霸的团队里,有很多标签所指的典型程序员,有人一年四季就穿公司发的文化衫,有人从头到脚格子衫、人字拖齐活儿....

这并不是很差,对程序员来讲,他也许还以为这样的状态挺好的,但换一种方式去看问题,若是穿得更时尚,今天的工做状态是否是更好?写代码的效率会不会更高?所以,褚霸也时常“点拨”一下团队的兄弟,鼓励他们按照“你想成为的人”穿搭,作一些改变。

结语

70 后的褚霸自称是一个“好奇宝宝”,他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好奇,你可能想象不到,他还喜欢收集萌萌的玩偶。有时候,他还有一些天马星空的发现和思考:为何 P 级越高的程序员格子衫上的格子越小?

他一直自在洒脱地游离于外界对程序员固化的标签以外,探索不同的世界,除了机车以外,他还喜欢摄影,热爱旅行、走遍了 30 多个国家,最近,他还准备去把小型飞机驾驶证考下来。

褚霸不喜欢给本身设限,但凡他喜欢的,必定要玩到极致。采访中,他提到本身最近在频繁读书,每逢工做间隙便见缝插针地阅读,他什么书都读,历史学、心理学、甚至解剖学....

他说,一我的变成熟的标志是要更加包容,接纳这个世界除了有黑有白,还要有灰的过渡。读书让褚霸跳出了程序员的惯性思惟看世界,他认为程序员不能仅仅呆在程序的世界里,还要学会理解历史、理解政治、理解社会(学)......

最近一股子中年危机的浓浓焦虑感在程序员圈里蔓延,关于这个问题,褚霸的例子或许就是一个答案:不要给本身设置边界,永远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用新的东西来武装本身。

我以为我最大的特色是比较爱学习,会不断作改变,不断去接受新的东西。因此我以为本身还比较年轻。— — 褚霸


原文连接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容许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