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EXPLAIN关键字能够模拟优化器执行SQL查询语句,从而知道MySQL是如何处理SQL语句的。分析查询语句或是表结构的性能瓶颈。html
EXPLAIN + SQL语句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Extra | +----+-------------+-------------+------+---------------+------+---------+------+------+-------+
<1>、id: select查询的序列号,包含一组数字,表示查询中执行select子句或操做表的顺序python
<2>、select_type:分别用来表示查询的类型,主要是用于区别普通查询、联合查询、子查询等的复杂查询。mysql
<3>、table:指的就是当前执行的表sql
<4>、type:显示的是查询使用了哪一种类型数据库
从最好到最差依次是:system > const > eq_ref > ref > range > index > all。通常来讲,得保证查询至少达到range级别,最好能达到ref。vim
<5>、possible_keys:显示可能应用在这张表中的索引,一个或多个。查询涉及到的字段上若存在索引,则该索引将被列出,但不必定被查询实际使用。服务器
<6>、key:实际使用的索引,若是为NULL,则没有使用索引。(可能缘由包括没有创建索引或索引失效)。查询中若使用了覆盖索引(select 后要查询的字段恰好和建立的索引字段彻底相同),则该索引仅出如今key列表中。性能
<7>、key_len:表示索引中使用的字节数,可经过该列计算查询中使用的索引的长度,在不损失精确性的状况下,长度越短越好。key_len显示的值为索引字段的最大可能长度,并不是实际使用长度,即key_len是根据表定义计算而得,不是经过表内检索出的。测试
<8>、ref:显示索引的那一列被使用了,若是可能的话,最好是一个常数。哪些列或常量被用于查找索引列上的值。优化
<9>、rows:根据表统计信息及索引选用状况,大体估算出找到所需的记录所须要读取的行数,也就是说,用的越少越好。
<10>、包含不适合在其余列中显式但十分重要的额外信息。
关于 explain 命令的具体用法和字段含义能够参考官网explain-output。
须要强调 rows 是核心指标,绝大部分 rows 小的语句执行必定很快(也有例外)。因此优化语句基本上都是在优化rows。
执行计划:让mysql预估执行操做(通常正确) all < index < range < index_merge < ref_or_null < ref < eq_ref < system/const id,email 慢: select * from test where name='cai' explain select * from test where name='cai' type: ALL(全表扫描) select * from test limit 1; 快: select * from test where email='cai@' type: const(走索引)
0.先运行看看是否真的很慢,注意设置 SQL_NO_CACHE 1.where条件单表查,锁定最小返回记录表。这句话的意思是把查询语句的where都应用到表中返回的记录数最小的表开始查起,单表每一个字段分别查询,看哪一个字段的区分度最高 2.explain查看执行计划,是否与1预期一致(从锁定记录较少的表开始查询) 3.order by limit 形式的sql语句让排序的表优先查 4.了解业务方使用场景 5.加索引时参照建索引的几大原则 6.观察结果,不符合预期继续从0分析
MySQL的慢查询日志是MySQL提供的一种日志记录,它用来记录在MySQL中响应时间超过阀值的语句,具体指运行时间超过long_query_time值的SQL,则会被记录到慢查询日志中。long_query_time的默认值为10,意思是运行10S以上的语句。默认状况下,Mysql数据库并不启动慢查询日志,须要手动来设置这个参数,固然,若是不是调优须要的话,通常不建议启动该参数,由于开启慢查询日志会或多或少带来必定的性能影响。慢查询日志支持将日志记录写入文件,也支持将日志记录写入数据库表。
# 慢日志 - 执行时间 > 10 - 未命中索引 - 日志文件路径 # 配置: - 内存 show variables like '%query%'; show variables like '%queries%'; set global 变量名 = 值 - 配置文件 mysqld --defaults-file='E:\cai\mysql-5.7.16-winx64\mysql-5.7.16-winx64\my-default.ini' # my.conf内容: slow_query_log = ON slow_query_log_file = D:/.... # 注意:修改配置文件以后,须要重启服务
#======================================================== 错误日志: 记录 MySQL 服务器启动、关闭及运行错误等信息 二进制日志: 又称binlog日志,以二进制文件的方式记录数据库中除 SELECT 之外的操做 查询日志: 记录查询的信息 慢查询日志: 记录执行时间超过指定时间的操做 中继日志: 备库将主库的二进制日志复制到本身的中继日志中,从而在本地进行重放 通用日志: 审计哪一个帐号、在哪一个时段、作了哪些事件 事务日志或称redo日志: 记录Innodb事务相关的如事务执行时间、检查点等 #========================================================
## 1、bin-log 1. 启用 # vim /etc/my.cnf [mysqld] log-bin[=dir\[filename]] # service mysqld restart 2. 暂停 //仅当前会话 SET SQL_LOG_BIN=0; SET SQL_LOG_BIN=1; 3. 查看 查看所有: # mysqlbinlog mysql.000002 按时间: # mysqlbinlog mysql.000002 --start-datetime="2012-12-05 10:02:56" # mysqlbinlog mysql.000002 --stop-datetime="2012-12-05 11:02:54" # mysqlbinlog mysql.000002 --start-datetime="2012-12-05 10:02:56" --stop-datetime="2012-12-05 11:02:54" 按字节数: # mysqlbinlog mysql.000002 --start-position=260 # mysqlbinlog mysql.000002 --stop-position=260 # mysqlbinlog mysql.000002 --start-position=260 --stop-position=930 4. 截断bin-log(产生新的bin-log文件) a. 重启mysql服务器 b. # mysql -uroot -p123 -e 'flush logs' 5. 删除bin-log文件 # mysql -uroot -p123 -e 'reset master' ## 2、查询日志 启用通用查询日志 # vim /etc/my.cnf [mysqld] log[=dir\[filename]] # service mysqld restart ## 3、慢查询日志 启用慢查询日志 # vim /etc/my.cnf [mysqld] log-slow-queries[=dir\[filename]] long_query_time=n # service mysqld restart MySQL 5.6: slow-query-log=1 slow-query-log-file=slow.log long_query_time=3 单位为秒 查看慢查询日志 测试:BENCHMARK(count,expr) SELECT BENCHMARK(50000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