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Vuex 框架

Vuex是一个专为Vue服务,用于管理页面数据状态、提供统一数据操做的生态系统。它集中于MVC模式中的Model层,规定全部的数据操做必须经过 action – mutation – state change 的流程来进行,再结合Vue的数据视图双向绑定特性来实现页面的展现更新。统一的页面状态管理以及操做处理,可让复杂的组件交互变得简单清晰,同时可在调试模式下进行时光机般的倒退前进操做,查看数据改变过程,使code debug更加方便。vue

最近在开发的项目中用到了Vuex来管理总体页面状态,遇到了不少问题。决定研究下源码,在答疑解惑以外,能深刻学习其实现原理。react

先将问题抛出来,使学习和研究更有针对性:git

  1. 使用Vuex只需执行 Vue.use(Vuex),并在Vue的配置中传入一个store对象的示例,store是如何实现注入的?
  2. state内部是如何实现支持模块配置和模块嵌套的?
  3. 在执行dispatch触发action(commit同理)的时候,只需传入(type, payload),action执行函数中第一个参数store从哪里获取的?
  4. 如何区分state是外部直接修改,仍是经过mutation方法修改的?
  5. 调试时的“时空穿梭”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注:本文对有Vuex有实际使用经验的同窗帮助更大,能更清晰理解Vuex的工做流程和原理,使用起来更驾轻就熟。初次接触的同窗,能够先参考Vuex官方文档进行基础概念的学习。github

1、框架核心流程

进行源码分析以前,先了解一下官方文档中提供的核心思想图,它也表明着整个Vuex框架的运行流程。
vuex-core
如图示,Vuex为Vue Components创建起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包括开发中的API调用一环。围绕这个生态圈,简要介绍一下各模块在核心流程中的主要功能:vuex

  • Vue Components:Vue组件。HTML页面上,负责接收用户操做等交互行为,执行dispatch方法触发对应action进行回应。
  • dispatch:操做行为触发方法,是惟一能执行action的方法。
  • actions:操做行为处理模块。负责处理Vue Components接收到的全部交互行为。包含同步/异步操做,支持多个同名方法,按照注册的顺序依次触发。向后台API请求的操做就在这个模块中进行,包括触发其余action以及提交mutation的操做。该模块提供了Promise的封装,以支持action的链式触发。
  • commit:状态改变提交操做方法。对mutation进行提交,是惟一能执行mutation的方法。
  • mutations:状态改变操做方法。是Vuex修改state的惟一推荐方法,其余修改方式在严格模式下将会报错。该方法只能进行同步操做,且方法名只能全局惟一。操做之中会有一些hook暴露出来,以进行state的监控等。
  • state:页面状态管理容器对象。集中存储Vue components中data对象的零散数据,全局惟一,以进行统一的状态管理。页面显示所需的数据从该对象中进行读取,利用Vue的细粒度数据响应机制来进行高效的状态更新。
  • getters:state对象读取方法。图中没有单独列出该模块,应该被包含在了render中,Vue Components经过该方法读取全局state对象。

Vue组件接收交互行为,调用dispatch方法触发action相关处理,若页面状态须要改变,则调用commit方法提交mutation修改state,经过getters获取到state新值,从新渲染Vue Components,界面随之更新。api

2、目录结构介绍

打开Vuex项目,看下源码目录结构。数组

dir_structure

Vuex提供了很是强大的状态管理功能,源码代码量却很少,目录结构划分也很清晰。先大致介绍下各个目录文件的功能:promise

  • module:提供module对象与module对象树的建立功能;
  • plugins:提供开发辅助插件,如“时光穿梭”功能,state修改的日志记录功能等;
  • helpers.js:提供action、mutations以及getters的查找API;
  • index.js:是源码主入口文件,提供store的各module构建安装;
  • mixin.js:提供了store在Vue实例上的装载注入;
  • util.js:提供了工具方法如find、deepCopy、forEachValue以及assert等方法。

3、初始化装载与注入

了解大概的目录及对应功能后,下面开始进行源码分析。index.js中包含了全部的核心代码,从该文件入手进行分析。浏览器

3.1 装载实例

先看个简单的例子:缓存

store.js文件中,加载Vuex框架,建立并导出一个空配置的store对象实例。

而后在index.js中,正常初始化一个页面根级别的Vue组件,传入这个自定义的store对象。

问题1所述,以上实例除了Vue的初始化代码,只是多了一个store对象的传入。一块儿看下源码中的实现方式。

3.2 装载分析

index.js文件代码执行开头,定义局部 Vue 变量,用于判断是否已经装载和减小全局做用域查找。

而后判断若处于浏览器环境下且加载过Vue,则执行install方法。

install方法将Vuex装载到Vue对象上,Vue.use(Vuex) 也是经过它执行,先看下Vue.use方法实现:

如果首次加载,将局部Vue变量赋值为全局的Vue对象,并执行applyMixin方法,install实现以下:

来看下applyMixin方法内部代码。若是是2.x.x以上版本,可使用 hook 的形式进行注入,或使用封装并替换Vue对象原型的_init方法,实现注入。

具体实现:将初始化Vue根组件时传入的store设置到this对象的$store属性上,子组件从其父组件引用$store属性,层层嵌套进行设置。在任意组件中执行 this.$store 都能找到装载的那个store对象,vuexInit方法实现以下:

看个图例理解下store的传递。

页面Vue结构图:
cart_vue_structure

对应store流向:
cart_vue_structure

4、store对象构造

上面对Vuex框架的装载以及注入自定义store对象进行分析,解决了问题1。接下来详细分析store对象的内部功能和具体实现,来解答 为何actions、getters、mutations中能从arguments[0]中拿到store的相关数据? 等问题。

store对象实现逻辑比较复杂,先看下构造方法的总体逻辑流程来帮助后面的理解:

cart_vue_structure

4.1 环境判断

开始分析store的构造函数,分小节逐函数逐行的分析其功能。

在store构造函数中执行环境判断,如下都是Vuex工做的必要条件:

  1. 已经执行安装函数进行装载;
  2. 支持Promise语法。

assert函数是一个简单的断言函数的实现,一行代码便可实现。

 

4.2 数据初始化、module树构造

环境判断后,根据new构造传入的options或默认值,初始化内部数据。

调用 new Vuex.store(options) 时传入的options对象,用于构造ModuleCollection类,下面看看其功能。

ModuleCollection主要将传入的options对象整个构造为一个module对象,并循环调用 this.register([key], rawModule, false) 为其中的modules属性进行模块注册,使其都成为module对象,最后options对象被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组件树。ModuleCollection类还提供了modules的更替功能,详细实现能够查看源文件module-collection.js

4.3 dispatch与commit设置

继续回到store的构造函数代码。

封装替换原型中的dispatch和commit方法,将this指向当前store对象。dispatch和commit方法具体实现以下:

前面提到,dispatch的功能是触发并传递一些参数(payload)给对应type的action。由于其支持2种调用方法,因此在dispatch中,先进行参数的适配处理,而后判断action type是否存在,若存在就逐个执行(注:上面代码中的this._actions[type] 以及 下面的 this._mutations[type] 均是处理过的函数集合,具体内容留到后面进行分析)。

commit方法和dispatch相比虽然都是触发type,可是对应的处理却相对复杂,代码以下。

该方法一样支持2种调用方法。先进行参数适配,判断触发mutation type,利用_withCommit方法执行本次批量触发mutation处理函数,并传入payload参数。执行完成后,通知全部_subscribers(订阅函数)本次操做的mutation对象以及当前的state状态,若是传入了已经移除的silent选项则进行提示警告。

4.4 state修改方法

_withCommit是一个代理方法,全部触发mutation的进行state修改的操做都通过它,由此来统一管理监控state状态的修改。实现代码以下。

缓存执行时的committing状态将当前状态设置为true后进行本次提交操做,待操做完毕后,将committing状态还原为以前的状态。

4.5 module安装

绑定dispatch和commit方法以后,进行严格模式的设置,以及模块的安装(installModule)。因为占用资源较多影响页面性能,严格模式建议只在开发模式开启,上线后须要关闭。

 

4.5.1 初始化rootState

上述代码的备注中,提到installModule方法初始化组件树根组件、注册全部子组件,并将其中全部的getters存储到this._wrappedGetters属性中,让咱们看看其中的代码实现。

判断是不是根目录,以及是否设置了命名空间,若存在则在namespace中进行module的存储,在不是根组件且不是 hot 条件的状况下,经过getNestedState方法拿到该module父级的state,拿到其所在的 moduleName ,调用 Vue.set(parentState, moduleName, module.state) 方法将其state设置到父级state对象的moduleName属性中,由此实现该模块的state注册(首次执行这里,由于是根目录注册,因此并不会执行该条件中的方法)。getNestedState方法代码很简单,分析path拿到state,以下。

 

4.5.2 module上下文环境设置

 

命名空间和根目录条件判断完毕后,接下来定义local变量和module.context的值,执行makeLocalContext方法,为该module设置局部的 dispatch、commit方法以及getters和state(因为namespace的存在须要作兼容处理)。

4.5.3 mutations、actions以及getters注册

定义local环境后,循环注册咱们在options中配置的action以及mutation等。逐个分析各注册函数以前,先看下模块间的逻辑关系流程图:

complete_flow

下面分析代码逻辑:

registerMutation方法中,获取store中的对应mutation type的处理函数集合,将新的处理函数push进去。这里将咱们设置在mutations type上对应的 handler 进行了封装,给原函数传入了state。在执行 commit(‘xxx’, payload) 的时候,type为 xxx 的mutation的全部handler都会接收到state以及payload,这就是在handler里面拿到state的缘由。

action和getter的注册也是同理的,看一下代码(注:前面提到的 this.actions 以及 this.mutations在此处进行设置)。

action handler比mutation handler以及getter wrapper多拿到dispatch和commit操做方法,所以action能够进行dispatch action和commit mutation操做。

4.5.4 子module安装

注册完了根组件的actions、mutations以及getters后,递归调用自身,为子组件注册其state,actions、mutations以及getters等。

 

4.5.5 实例结合

前面介绍了dispatch和commit方法以及actions等的实现,下面结合一个官方的购物车实例中的部分代码来加深理解。

Vuex配置代码:

Vuex组件module中各模块state配置代码部分:

加载上述配置后,页面state结构以下图:

cart_state

state中的属性配置都是按照option配置中module path的规则来进行的,下面看action的操做实例。

Vuecart组件代码部分:

Vuexcart.js组件action配置代码部分:

Vue组件中点击购买执行当前module的dispatch方法,传入type值为 ‘checkout’,payload值为 ‘products’,在源码中dispatch方法在全部注册过的actions中查找’checkout’的对应执行数组,取出循环执行。执行的是被封装过的被命名为wrappedActionHandler的方法,真正传入的checkout的执行函数在wrappedActionHandler这个方法中被执行,源码以下(注:前面贴过,这里再看一次):

handler在这里就是传入的checkout函数,其执行须要的commit以及state就是在这里被传入,payload也传入了,在实例中对应接收的参数名为products。commit的执行也是同理的,实例中checkout还进行了一次commit操做,提交一次type值为types.CHECKOUT_REQUEST的修改,由于mutation名字是惟一的,这里进行了常量形式的调用,防止命名重复,执行跟源码分析中一致,调用 function wrappedMutationHandler (payload) { handler(local.state, payload) } 封装函数来实际调用配置的mutation方法。

看到完源码分析和上面的小实例,应该能理解dispatch action和commit mutation的工做原理了。接着看源码,看看getters是如何实现state实时访问的。

4.6 store._vm组件设置

执行完各module的install后,执行resetStoreVM方法,进行store组件的初始化。

综合前面的分析能够了解到,Vuex其实构建的就是一个名为store的vm组件,全部配置的state、actions、mutations以及getters都是其组件的属性,全部的操做都是对这个vm组件进行的。

一块儿看下resetStoreVM方法的内部实现。

resetStoreVm方法建立了当前store实例的_vm组件,至此store就建立完毕了。上面代码涉及到了严格模式的判断,看一下严格模式如何实现的。

很简单的应用,监视state的变化,若是没有经过 this._withCommit() 方法进行state修改,则报错。

4.7 plugin注入

最后执行plugin的植入。

devtoolPlugin提供的功能有3个:

源码分析到这里,Vuex框架的实现原理基本都已经分析完毕。

5、总结

最后咱们回过来看文章开始提出的5个问题。

1.  使用Vuex只需执行 Vue.use(Vuex),并在Vue的配置中传入一个store对象的示例,store是如何实现注入的?

:Vue.use(Vuex) 方法执行的是install方法,它实现了Vue实例对象的init方法封装和注入,使传入的store对象被设置到Vue上下文环境的$store中。所以在Vue Component任意地方都可以经过this.$store访问到该store。

2.  state内部支持模块配置和模块嵌套,如何实现的?

:在store构造方法中有makeLocalContext方法,全部module都会有一个local context,根据配置时的path进行匹配。因此执行如dispatch(‘submitOrder’, payload)这类action时,默认的拿到都是module的local state,若是要访问最外层或者是其余module的state,只能从rootState按照path路径逐步进行访问。

3.  在执行dispatch触发action(commit同理)的时候,只需传入(type, payload),action执行函数中第一个参数store从哪里获取的?

:store初始化时,全部配置的action和mutation以及getters均被封装过。在执行如dispatch(‘submitOrder’, payload)的时候,actions中type为submitOrder的全部处理方法都是被封装后的,其第一个参数为当前的store对象,因此可以获取到 { dispatch, commit, state, rootState } 等数据。

4.  Vuex如何区分state是外部直接修改,仍是经过mutation方法修改的?

:Vuex中修改state的惟一渠道就是执行 commit(‘xx’, payload) 方法,其底层经过执行 this._withCommit(fn) 设置_committing标志变量为true,而后才能修改state,修改完毕还须要还原_committing变量。外部修改虽然可以直接修改state,可是并无修改_committing标志位,因此只要watch一下state,state change时判断是否_committing值为true,便可判断修改的合法性。

5.  调试时的”时空穿梭”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devtoolPlugin中提供了此功能。由于dev模式下全部的state change都会被记录下来,’时空穿梭’ 功能其实就是将当前的state替换为记录中某个时刻的state状态,利用 store.replaceState(targetState) 方法将执行this._vm.state = state 实现。

源码中还有一些工具函数相似registerModule、unregisterModule、hotUpdate、watch以及subscribe等,若有兴趣能够打开源码看看,这里再也不细述。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