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12月13日的阿里云网络产品发布会上,阿里云将详细介绍其网络产品家族重大更新,阿里云网络产品已经全面升级为企业级。届时,云栖社区将会对发布会进行直播,欢迎预定https://yq.aliyun.com/promoti...。安全
在12月13日的阿里云网络产品发布会上,阿里云将详细介绍其网络产品家族重大更新,阿里云网络产品已经全面升级为企业级。届时,云栖社区将会对发布会进行直播,欢迎预定https://yq.aliyun.com/promoti...服务器
那么,如何理解升级为企业级呢?咱们认为企业级需求主要有产品丰富度、性能、稳定、安全几个方面。网络
首先,丰富的产品家族知足企业级多样需求。并发
随着云骨干网的发布,阿里云已经有涵盖5大场景的11款网络产品(还不包括DNS),是Top云计算公司中网络产品最多的。负载均衡
尤为是云骨干网的发布,标志着阿里云网络产品进一步向企业级用户演进、向智能网络演进。性能
其次,企业级需求的一个重要特色是高性能。对网络来讲,主要是ECS网络性能,负载均衡性能,NAT网关性能,以及VPC相关的容量。通过多年的自主研发,目前网络相关的性能已经彻底知足各类规模的企业级用户的需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云网络产品系列在今年的双11中经受了实战考验。具体实战性能以下表所示优化
注:部分双11指标超过核心指标是针对实例级别的单独调整。阿里云
ECS网络性能方面, 随着物理网络升级到25G,第二代Apsara vSwitch全面上线,单实例PPS性能已经达到450万,Latency下降了66%,实现了媲美物理机的性能。有兴趣的同窗能够参考技术揭秘https://yq.aliyun.com/article...云计算
负载均衡性能方面,业内独创的性能保障型实例在全部地域陆续上线,确保用户得到须要的性能,而不须要预热等机制。在具体的性能指标上,单实例可支持100万并发链接,10万新建链接,5万QPS,而且有单实例更高性能需求的用户还能够申请开通更高性能的实例。这些性能指标的背后是负载均衡产品软件,硬件,OS等多个层面的深度优化。有兴趣的同窗能够参考技术揭秘https://yq.aliyun.com/article...加密
NAT网关产品,主要是SNAT最大链接数指标,目前线上公有云是100万,随着NAT网关技术升级,NAT网关的最大链接数和新建链接数指标即将“无限”,成为更强的企业级公网网关产品。
VPC容量方面,单VPC可支撑10万台ECS,单个Region支持100万VPC,双11的场景下,单VPC已经支持超过2万ECS和5万容器了。
再次,稳定是企业级需求中压倒一切的根本。主动维护时99%的场景下能热升级,不影响用户使用。集群中的机器出现异常时能自动处理不影响用户。整个可用区故障时,系统能自动切换,尽量短的影响用户。通过长时间的研发,目前网络产品在如下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第一是全局配置同步,支持可用区级别的容灾。即一个实例的配置在Region内全部可用区都是存储的,好比华东1Region的一个EIP,这个EIP的配置会在华东1下全部的可用区存在,这是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恢复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网络相关产品,如EIP,负载均衡,NAT网关等都实现了可用区级别的容灾,即若是一个可用区出现故障,系统能在20秒内自动切换到另外一个可用区继续服务,从而提高了用户系统的稳定性。
第二是热升级,升级时99%的状况下0中断。云产品须要快速迭代,这就意味着须要常常对系统进行升级。此外,随着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器故障也变成了常态,这就须要系统支持热升级,尽可能减小用户系统的闪断。特别是对于有状态的负载均衡来讲,这一点尤为重要。负载均衡采用集群部署模式,避免了单点性能瓶颈和单点故障,可是,集群中的多台机器若是有一台出现故障,其它机器如何接管这台机器的会话从而不中断故障机器上的会话呢?负载均衡采用了Session同步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参考https://yq.aliyun.com/article...
除了这些产品方面的稳定性功能外,在数据中心IDC的风火水电网等基础设施方面,阿里云IDC采用双向独立市电引入,机架服务器AB路供电,而且具备电池后备电源,可无缝接管25分钟,IDC具备业界顶尖的N+1冗余柴油发电机,可分钟级切换。同时IDC具备高可用的骨干网络,AZ间低延迟、AZ内双冗余、三路由出口光纤冗余,3+N超多线冗余BGP,平均延迟小于40ms,平均丢包率小于1%。诸多的基础设施保障稳定性。
最后,企业级需求必需要保障的一点是安全。安全涉及的面比较广,本文不讨论诸如DDoS攻击,WAF,加密审计等方面的安全,仅仅从网络产品的角度谈谈网络安全。对网络产品来讲,最关键的安全就是VPC。VPC基于数据链路层,使用隧道技术进行租户隔离,比经典网络的三层隔离更安全。
以下图所示,VM1和VM3使用隧道ID 100,VM2和VM4使用隧道ID 200,这2个隧道ID就对应两个不一样的用户,虽然都在一张网络中通讯,但因为隧道ID不一样,彼此是没法通讯的,这确保了租户的安全隔离。
除了VPC外,还有一系列的安全机制,好比安全组在VPC内也能够正常使用,还有负载均衡白名单以及即将上线的黑名单功能,后续公网相关产品会统一支持相似黑白名单的机制。另外,网络ACL功能也在研发中,上线后能进一步增长网络安全性。
将来,网络产品会继续关注企业级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多的企业级功能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