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1 记而随,随而记

 

今天仍是在改BUG,使用的是BUG管理系统是禅道,此次在修改BUG的时候,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把每一个BUG所对应的修改的文件与涉及的模块关联了起来。解决的问题是程序员

  1. 解决好的BUG又被激活了,不知道修改的哪一个文件,哪一个模块,不能快速定位,这样定位快多了。
  2. 打包时,能够统计都有哪些模块更新了

 

我想BUG改完以后,还须要对这一期的BUG进行下总结、统计。有什么好处呢?首先,能够根据功能性、样式区分。函数

根据严重性与通常性等等几个方面来区分,来看下分析下BUG的分布状况,统计BUG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对发生的BUG进行总体性的分析,来指导从此的编码工做,提早为本身打好预防针。同时,发现本身或公司在知识地图上的学习

不足,进而找到弥补的方向与目标,本身能力的提高点也就找到了。测试

(本身想了想,其实这能够归入到公司的工做流程,毕竟,这是有好处的)编码

 

说到知识地图,咱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本身的知识地图,而公司获取也应该有一份知识地图,这是你们共有的知识地图,你们共同去完善,共同去交流、共同去成长。(关于知识地图这方面的东西,我是从《如何高效学习》这本书学到的,这是本很是不错的书,我想之后有了孩子,我应该教他这个的)spa

 

而后,就我修改BUG的状况,来谈谈一些想法,首先,有这样一个前提,就是修改的大部分模块我是不熟悉的,基本没有接触过,业务逻辑是不知道的。每修改一个BUG,定位其缘由我都须要从头至尾,甚至每一个细节都要查看,对,每一个细节都要过一遍,按道理说,这是没有必要的,缘由就出在全部的业务逻辑放在一个大大的函数里面,我不得不一点点查看,没有业务逻辑层的函数致使理解起来就很是花时间,同时BUG定位,也很是的困难。因此,一直要强调职责明确,职责明确,每一个函数就应该干一件事。而系统中充斥着这种大函数,也只有那些对这些大函数了如指掌的人才能快速定位BUG,找到缘由所在,然而,人得记忆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咱们对这些大函数也会渐渐淡忘,也会愈来愈陌生,当有一天咱们再看见他们的时候,若是仍是掺杂许多业务的话,咱们就真不认识他们了。因此说,请写小函数,请写职责明确的函数,程序员何须为难程序员。(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我是从《代码整洁之道》《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中学到的)设计

 

再说说另外一个问题,在修改BUG的过程当中,是否有着一个把BUG改好就好了的想法,我想,大部分是这样的,我也这样,毕竟谁也不想由于本身的其余的改动而引入其余的BUG。然而,在改BUG的过程当中,我想有一件事仍是有必要作的,那就是重构,若是发现了坏味道(此名词见《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咱们就应该将其去除掉,若是你想之后轻松维护他的话。任其烂代码的存在,咱们增长了哪些成本:时间成本,咱们须要耗时间去理清业务逻辑,工期加长。维护成本,烂代码很是容易引入BUG。何况,修改BUG时,顺便重构,是重构的最佳时间,由于毕竟咱们还有测试,在确认BUG的过程当中也就同时保证了咱们重构的正确性。code

 

今天重构了一个登陆错误时,显示错误消息的代码,代码很长,而且在修改密码页面还有完完相同的一套代码。也正好修改一个错误消息提示不合理的BUG,果断就重构了,把这段抽到一个地方,两个地方使用一套代码,瞬间就简单许多了。关于代码,改天再贴吧,想一想也是颇有意思的。orm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