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 filename(vi,visual editor,可视化编辑器)用vim文本编辑器打开filename文件。linux
vim文本编辑器有三种模式: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c++
命令模式:刚进入vim就是命令模式,此模式下,底线没有显示东西.在此模式下,按下i进入插入模式,输入:进入底线命令模式.vim
插入模式:编辑、输入的模式,在此模式下vim底线会有-- INSERT --提示,windows
此模式下能够向文件输入字符,按下ESC键,能够返回到命令模式.网络
底线命令模式:此模式下底线会有:提示,能够输入命令.编辑器
vim在保存以前不会对文件作实际的修改,只是加载到缓冲区中,对文件的编辑实际上是对缓冲区的编辑.ui
经常使用的底线命令spa
:w (write)将缓冲区写入文件,即保存修改
:wq (write and quit)保存修改并退出
:x 保存修改并退出c++11
(x和wq的区别:wq 强制性写入文件并退出。即便文件没有被修改也强制写入,并更新文件的修改时间。:x 写入文件并退出。仅当文件被修改时才写入,并更新文件修改时间;不然不会更新文件修改时间。)
:q (quit)退出,若是对缓冲区进行过修改,则会提示
:q! (quit!) 强制退出,放弃修改接口
2.gcc *.c 编译c文件,预处理、汇编、编译并连接造成可执行文件。这里未指定输出文件,默认输出为a.out。
有的时候编译不经过经过加参数 gcc -std=c99 *.c ,就能够了,意思是以c99标准编译.
3.g++ *.c 编译c++文件
有的时候编译不经过经过加参数 g++ -std=c++ *.c ,就能够了,意思是以c++11标准编译.
有的时候会出现g++:command not found,在终端输入yum install gcc gcc-c++
4. ./*.out (gcc和g++编译后会产生.out文件,经过./命令能够运行.out文件,注意例如./a.out是正确的,./与a.out之间没有空格,由于./的意思是在当前目录下)
若是想从新命名成其余名字要用参数-o ,如gcc test.c -o test.out 注意-o的位置在要命名的文件以前.
PS:linux系统中的执行文件在列表中为绿色,后缀名不必定是.out,即使是你将后缀名.out改称别的什么,这个文件仍是在列表中显示为绿色,仍是可执行文件。
是否是执行文件,只和它的属性里有没有x(可执行)有关。
5.mv sfile dfile(move,s表示source,d表示destination)为文件或目录更名或将文件由一个目录移入另外一个目录中。
参数:
-f (force 强制的意思)若是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i (interactive交互模式)若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1)更名:mv sfile dfile(此时同一目录下没有名称为dfile的文件,有sfile名称的文件)将sfile1文件名称改成sfile2。
(2)覆盖文件 :mv sfile dfile(sfile和dfile都是已经存在的文件,此时命令上加上-i会提示是否覆盖)清除dfile中的原始内容,并将sfile的内容覆盖到dfile中,新的文件
名为dfile
(3)移动文件:mv sfile dfile(此时dfile表示为目录名)将sfile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目录dflie中,同时删除原来位置的dfile,
也能够移动多个文件mv sfile1 sfile2 sfile3 dfile
6.cp sfile dd(cp,copy.dd,destination directory,目标目录)将sfile拷贝到dd目录下,sfile也可为目录。
-i (interactive交互模式)若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7.ifconfig(interfaces config)用来获取网络接口配置信息并对此进行修改,必须使用root身份才可使用该命令 window中有ipconfig与linux中的ifconfig功能差很少,可是在windows中,要先cd c:\Windows\System32\才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