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学习
八年前,当我结束第二份工做,寻求第三份工做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疑惑,IT职场上45岁以上或是50岁以上的人去哪了,我去请教之前的老领导,他告诉我有一些转行了,有一些他也不清楚,个人老领导也就比我大个6-7岁。这个回答我仍是有一些困惑放在了内心,就开始了第三份、第四份工做。spa
第三份工做去了一家成长型的大公司,主要是但愿经过技术的提高加强得到更大的平台更高的薪资,同事关系简单,很开心、纯粹,还时不时想着有没有技术创业的可能性。事件
等换到第五份工做的时候已是2016-2017年的样子了,那时友圈和公众号里会传出如下这样的一些声音:get
华为汰换35岁以上的员工博客
35岁以上员工怎么样才有竞争力(看过多篇文章认为没有一遍讲得实在的,大部分都是人脉,学习力,是一个选择,但实操不强)it
中兴员工裁人坠楼模板
并且不停的翻炒传播,包括雨果奖的《北京折叠》也在那个时候出来(主要讲的是阶层固化),包括在克强总理在政府工做报告会上有记者提问中国会不会出现群体性的失业,这些都是一些信号,因此关于IT职业后半段的发展的问题已经在整个行业传开了,35+失业怎么办?!,心里恐惧焦虑,当时我已是一个部门的领导,本身招人也只会招3-5年工做经验的,比本身还年长的,我本身是不会招的,因此我确信,如不未雨绸缪,35+以后就艰难了file
寻找榜样:职业发展
创业十年如一日(坚持):技术
博客园的dudu
seafile的潘兄
为自已袋盐的斯坦福陈(这类超小几率的事件,这个年纪已经不作梦了)
移民&H1B:
澳洲技术移民
美国H1B工做签证
都是身边的例子,可是因为前期各自的经历不同,真的到要转型的时候,想找一个不错现实可行的路径模板,实际上是没有的!
还得根据自身的状况量体裁衣。
方案制定:
从时间自由、空间自由、财务自由三个维度结合工做的稳定性,进行选择。
电报交流群 it职业发展 http://t.me/careered
本文受限于笔者的经历,有必定的局限性,欢迎指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