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月的二零一六总结

看了那么多总结,本身也总结一回吧,回顾一下这个即将过去的二零一六。html

生活

足迹

  • 千岛湖前端

  • 上海迪士尼node

  • 良渚文化村git

  • 南京github

  • 湖州后端

  • 黄山浏览器

其它

  • 拿老爸的车练手,并习得必定的实战驾车经验;性能优化

  • 买了个房,欠下一笔巨款,并开始吃圡;框架

  • 玩了一段时间的守望屁股;前后端分离

  • 被入手一个定焦人像头;

  • 尝试了几回租车 App,也算尝试过了力帆电动车和别克;

  • 拿了个本子;

  • 被入手 PS4;

  • 减肥失败;

  • 被我妈影响,一段时间沉迷唱歌,在某 K 歌 App 上有好多难听的做品;

  • 一段时间沉迷乌克丽丽,后来不了了之;

  • 一段时间沉迷配音,在某 App 上也有难听的做品;

  • 周末基本上就是出去吃饭 + 看电视,单调而重复;

  • 失去了之前追番的热情,写文章也少了之前卖萌的动力——果真老了么。

工做 & 技术

从 2015 年 9 月入职现东家大搜车已经一年多了,经历了公司 C 轮亿级刀的融资和新产品的发布,在今年也有几件令本身比较自豪和挫败的事。

先后端分离

这一块是在年末借着公司新产品「弹个车」的东风才开始真正落地开来。其实这一块已经落后大厂好多个年代了——2014 年淘宝的中途岛方案以及 2015 年死马分享的天猫 Wormhole 方案。

一是由于在未分离的阶段咱们公司前端仍是以传统的 Java 方式开发,二是在分离的阶段直接上了 Vue 等框架,因此直接就跳过那一步了。

可是其实不少状况下都是 Vue 力所不能及的——好比既要考虑到首屏就渲染好的展现页可是又不想继续在传统 Web 开发的阴影下进行工做的时候。我相信就算在阿里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让前端更专一前端,让后端更专一后端,让浏览器获得的仍是传统的结果。

项目在内部唤做 Vanille,第一个上线版本花了两周的时间,目前已正常服役于第一个项目「弹个车」。这算是我今年在公司作的最自豪的一件事之一了,终于推进了一次内部技术的发展。

大搜车商学院

从去年以项目经理的身份接了这个项目,经历了从无到有到三无论再到如今的平稳状态。今年年初的时候该项目经历了一段时间研发,成为了公司内第一个接入内部支付平台的项目,只不事后来运营的头儿走了后 O2O 的支付功能一直被雪藏了——一股挫败感油然而生。

到了快年末的时候终于来了一波小需求,接入了内部的搜索引擎和加了一波小需求。不过这段时间在忙别的事情,主要的开发任务交给了同事开发,而我就作一些 Code Review 和部署的工做。

期间也想把商学院给升格成一个公司内部统一的 CMS,后来由于一直没有落地实施和一直被调遣作其它的任务,因此到后面不了了之了——那段时间公司的 Noder 着实不够用。

一开始不要把全部事情都想得面面俱到,颇有多是浪费你的精力和感情,在迭代速度很是快的互联网时代,快速出产品才是最重要的事。还要练就强大的心里来拥抱各类变化。

车牛

这是今年作的一些业务相关的事,挑重要的总结一下感想。

作得最久的就是两大期的订阅相关的需求了,其实有点像花瓣网的瀑布流关注,稍加改造便可。不过因为作了接盘侠,接手代码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坨比较晦涩的诡异实现方法,经历了三期的全盘复刻及 Promise 替换,四期从头开始再实现,仍是没能将其迁移成我心目中的那一套方法——技术债的还债成本老是大的,以及在线上跑了那么久的代码至少是稳定的,实现方案的改造的开发成本远大于代码层面重构的开发成本。综上所述,除了得出不要轻易重构旧代码的结论,还得出了「宁肯一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和设计去搞定一套东西,也不要在代码稳定线上跑了很久以后再重构它的实现方式——哪怕旧的方式是一坨屎」的结论。

开源

Toshihiko

今年对 Toshihiko 主要只是修修补补。可是在 Node Party 第一次 Speak 以后,下定决心重构了一次 Toshihiko 的代码而且使其理论上支持了多适配器层。

Repo 地址

Aliyun ONS

这个项目源自于去年咱们 Node.js 团队要接其余团队的消息队列,而他们使用的是阿里云的 ONS。他们没有 Node.js 的 SDK,咱们只能自给自足。

一开始用了一个比较脏的办法,使用他们的 PHP SDK 而后在项目中启动子进程与主进程进行通信,逻辑放在主进程处理,而收发消息的任务则交给 PHP。

后来我毛了,因而自给自足,基于他们的 C++ SDK 本身封装了一个 Node.js 版本的 SDK。通过了几个大版本的迭代和性能优化,目前该 SDK 已经稳妥当当服役于大搜车半年多了,一直很稳定。

虽然阿里云一直说在出 Node.js 的 SDK,可是迟迟未见产出,我姑且也自豪一番吧。

Repo 地址

Hua

这个项目是为了当时即将去「蘑菇鸡」的小龙童鞋写的,虽然他因为身体缘由最后没去成。

主要用法就是能根据你的一些设定(好比金木水火土)而后随机一堆花名,供你在阿里等厂用——面向各类起名困难户。

Repo 地址

其它

  • 冒着冲撞头哥的风险,不厌其烦在团队推行规范化(Git 和 Eslint 等),终于出了一些成效;

  • NingJS 转了一圈;

  • 推行并维护了公司内部的 NPM 仓库;

  • 跟着头哥举办了几回 Node Party,并贡献了一个 Topic——「About Node.js ORM」;

  • 周末无聊写了点小外快,并 Get 了一些新技能,如 GIF 格式解析、Chrome 插件开发等;

  • 给博客写了个新皮;

  • 内推了几个新同事,虽然一个最后没算到我头上;

  • 就 Vuex / MySQL /「callback 与 Promise 与 yield」等撕了好多场无心义的逼;

  • 屡次重启并弃坑新版 NOJ 的开发,最终都无果。

除了上述的一些事情外,还收获了最重要的一点——再也不像之前同样只无脑关心技术自己,而是更多地去思考技术以外的事,对待旧的代码更宽容了。

不过纯技术方面来讲,感受仍是到达必定瓶颈了。

展望二〇一七

最后列出一些明年想作的事情。

  1. 至少出境游玩一次;

  2. 改变周末的习惯,对生活更积极一些;

  3. 买车(感受这点能够改变上点);

  4. 想写一本书,并付诸实践;

  5. 通关更多的游戏;

  6. 再还一部分首付;

  7. 苦练摄影技术;

  8. 赚更多钱,不要像如今同样花得憋屈;

芙兰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