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社区,你真的会混吗?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全部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昨天仍是一个阴霾的雨天,今天一早起来发现阳光怎么那么灿烂。抬眼看见IT英雄的奖杯,静静的站在桌边,半个月前的微软2008大会好像就在转眼间,面对着工体6000多人座无虚席的看台,我接过奖杯,紧紧握住。
 
微软大会事后我接受过多家媒体的采访,各个角度的。还有朋友们,熟悉的或不熟悉的,经过邮件、站内短信与我联系表示祝贺,提出了不少问题:你之前真的那么悲惨吗?今天的成绩,真的是你在51CTO当版主写博客得来的吗?你是否是能够把经验向你们传授传授啊?……第一次被问到这么多问题,那时真的是不知所措。
 
我是从技术社区“混”出来的,但在“混”以前和“混”的过程当中,我没想到本身也能“混”出小星星来,从版主到超版,从论坛到博客,从MVPIT英雄, 处处都有我“混”过的痕迹,呵呵,我是否是很能“混”啊?不少IT人都“混”过技术社区,不少成功的IT人士也有“混”社区的经历?那咱们能不能也“混”出成绩呢?答案必定是能了,由于我在这里“混”过,只要你想“混”,就必定能“混”出小星星,尽管如此高调的宣传本身,可我深知那些“混”出来的“星星”与那些成功人士的事业相比,很轻很淡,并不值得去炫耀一番,但“混混”就是这样,老是没法忘却那些日夜煎熬,认真去“混”的经历,老是想跟你们唠叨那些陈词滥调的往事,老是爱把本身的那点“经验”向众人诉说一番,总想但愿有更多的人比我更能“混”,“混”出更多的星星。
 
三年前,我“混”到了北京,“一个小平房,三人一张床,一天吃一顿,吃了上顿没下顿,一顿一块钱,汤里没油盐;冬季不生火,冻得直哆嗦”,这是当时我写的一段顺口溜,也是那时候生活的真实写照,还深深的记得那个春节回家的前夕,身上只剩下买车票的钱了……,可能搁到如今,已经有不少人都不会相信了,但那段心寒的经历,在个人博客中至今还保存着 ……

那时候辞去了工做,只身来到北京,身上积蓄渐渐花光了,为了节省下几块钱的伙食费交房租,一天只能吃一顿饭,由于我想在北京呆得久一点,久一点但愿就多一点,让父母也少操心一点,就在在积蓄即将花光的时候,我也“混”到了一份工做。
 
有了工做的保障,生活不至于那么旧社会了,起码一天能吃上三顿了。然而接踵而来的是精神上的迷茫:我工做的主机房在地下,一年到头见不到太阳,我成天陪着一堆嗡嗡的设备,忍受着设备辐射的侵蚀,尽管在这里我能够钻研我热爱的技术,但我是应该一直这样工做下去吗?我也不知道。那时我在北京的朋友还不多,没有人指点我,那个人路又通向何方呢?
 
我自认为是一个很努力的人、勤奋的人,但即使这样也是须要引导和机遇的。后来发生的一切,我只能解释为缘分了。就在那个寒冷的冬季,我“混”进了一个技术网站51CTO,我在那里安了一个“家”,一个“混混”的家。若是说个人全部勤奋努力的本性是一块沃土,那么51CTO就是一颗种子。有了种子才有了但愿,沃土也就有了意义,那“混混”才能“混”下去。固然,要想“混”好,仍是要有前提条件和经验的,那就让小冰把本身的“混混”经验再唠叨一番,但愿初来“混”道的朋友们,也能选择一条好的“混”法,这正是小冰写此文的目的。小冰不才,在此以“混”言“混”语,“混”来“混”去,“混”以下建言,请你们拍板:
 
1、选择有发展潜力的技术社区。我选择的标准是这个社区是否有良好的管理机制,管理者是否很敬业,论坛会员是否积极帮助别人,博客里是否常常有人交流。
我进51CTO的时候它才刚成立半年,页面内容比较简单,注册会员至关少,记得好像还不足1000。虽然人很少,但它表现出来的管理有序、用户活跃,还有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让我以为它会颇有潜力,是一个适合个人社区。后来我伴随着51CTO1000用户到400000用户的发展,证实了我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2、技术社区不是用来潜水的。我以为这一点很是须要强调,社区和内容发布频道最大的不一样就在于它重在“交流”。若是咱们仅仅是看,用鼠标翻页,而用不上键盘的话,你就不是在社区了,纯粹是一个过客。而过客是不可能在社区交流中获益的,或者说,获益是很是有限的。若是我一直就是在51CTO默默的看着,看着它从100040万,那它发展得再壮大跟我也没有什么关系。由于我没有跟上它的步伐,没有参与它的发展。
 
3、学会如何在技术社区交流。不少人刚进社区的时候也不是不想交流,而是不知道怎么交流。我该在论坛发帖说什么?我该在博客里写什么?说实话我也面临过这样的问题。“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呵呵,我用的是这个办法,多看别人的,带着问题去看,为何某些文章会引发你们的讨论,为何会被加精,为何有些博文能够被推荐……我相信有心人在看了不少文章以后,就知道本身该怎么写什么了。
 
4、交流能够带给我什么?交流≠闲聊,特别是在技术社区里,每一次交流都要让本身或别人受益。回顾我得到的大体是这些: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了解到更广阔的技术领域、对整个技术行业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对职场发展有了分析能力、认识了不少某方面比本身优秀的朋友……等等这些都是当年我一我的在机房里琢磨不出来的。
 
5、懂得分享的快乐。若是你在技术社区里交流的时候能感觉到快乐,说明你有一个好的开始了。请不要带着功利心的去帮助和分享,但也请相信,这一切确定是有回报的。我求助过不少了,也帮助过不少人,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直到后来我同时担任三个版的版主,还写博客总结个人工做生活,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付出多些,但你们确定了个人付出,我可以成为MVP、当上IT英雄,就源自天天一点的的付出。也许给我再多的荣誉都是虚的,但我帮助过的人是实的,想到这点就让我很安心。
 
6、争取进入“小圈子”。个人一位良师曾经告诉我,IT圈子说大很大,说小很小,不一样的是你所处的位置。3年前我在运营商作技术作运维,我感受到那时的IT圈子很大,搞IT的人不少,甚至不少IT人失业,因此我对那句话很疑惑。但两年后,我开始在设计公司作工程作设计,却真正感受到了IT的圈子是那么的小,由于作工程项目的老是那“一帮人”,尤为是较大型的工程项目。我暗下决心:必定要进那个小圈子!
    后来回想我在社区的过程,发现原来本身也不知不觉经历了一个从大圈“混”到了小圈的过程:刚开始进入社区,只是千万个新会员中的一个,何其普通。正由于我有要当版主当推荐博客的愿望,驱使着我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最终进入了一个“小圈子”。站在大圈里看小圈中的人,以为遥不可及,而当你置身小圈的时候,会发现原来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有这个愿望和决心。
 
倒也不是什么权威的宝典,就是一个过来“混混”的点滴经验吧。“既然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作这些的时候,没有想过是为了得MVPIT英雄,也没有立下过要两年当上CTO的大志向、没有给本身定下x年内挣下xxx万的高目标。一切都来的很天然,就像春天花会开同样。
 
忽然想起微软大会结束的那个晚上,我感觉着掌声雷动事后的分外安静,感受本身全部的荣誉均可以归零了,前方有我新的目标,我歇了一阵子,该起步了。最近计划在博客里写工程/设计日志,这个新圈子里,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尽心尽力咱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让咱们一块儿去努力,一块儿去用鲜花和掌声迎接真正的“混”世英雄!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