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Native——个人学习套路

学习东西都有必定的套路,特别是新的框架,对于React Native,我是这么学的。html

第一步 : 这是啥react

在各类缘由下,须要使用某个框架时,那第一件事就是知道这个框架是用来干什么。React Native,就是用来作移动端的跨平台应用(iOS和Android),使用JavaScript来开发。听说性能很是接近原生,这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android

目前关于Hybrid App的框架,有大概两种分类:程序员

1. 组件以Web实现为主,附加原生功能调用接口npm

优势:组件可在普通浏览器,微信等页面使用。react-native

缺点:在某些低端机器页面卡顿,或者不平滑,效果不及原生不少。浏览器

2. 组件以原生实现为主,附加原生功能调用接口微信

优势:操做起来会更加流畅,效果很接近原生。框架

缺点:只能在固定容器下使用(但某些状况下这个不算是缺点)。布局

在我看来,React Native应该是第二种,虽然Hybrid App的定义是Web页面和原生壳的组合,但React Native的js文件也算是Web吧。另外,React Native印证了我以前的一句话——要作得像原生,有原生的效果,那就得用原生去作。

PS:知道框架用来干吗的第一步就完成了。

第二步 : 环境搞起

第二步,该把开发环境搭起来。在装React Native开发环境时,该装NodeJS装NodeJS,该装Python的装Python,注意安装的版本。每一个框架都确定会有这些新手指引,照着来一步步就好了,这里注意一点,安装软件错了不要怕,仔细查看报错的日志,而后在网上查查,你遇到的问题别人也确定遇到过(99%是这样的)。

React Native须要装的东西挺多的,不过我按着文档很顺利的就安装完了。

PS:我装的是在Window上开发Android的环境。

第三步 : HelloWorld

有个笑话:某程序员辞职以后准备练习书法,他买来了全套最好的书法用具,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字:Hello World。

能够说,HelloWorld是一切语言或框架学习的起始,它是经典中的经典。

因而,很重要的一步开始了,React Native的HelloWorld :

1. 初始化工程

在DOS输入命令 :react-native init AwesomeProject

从命令上看,看起来是初始化一个工程,因而,

1分钟......

10分钟......

1小时......

2小时......

纳尼,什么鬼,接近3个小时都没有初始化好,真是X了狗了。

2. 换npm源

听说是react-native命令行从npm官方源拖代码会由于“和谐”的缘由,会拉不了,因而有人建议使用国内的:

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npm config set disturl https://npm.taobao.org/dist

额,这两句命令就不深究了,就是更换下载包的地址。

从新输入步骤一的命令,哎哟,还真10多分钟就初始化好了。

PS:下了好多Node Module。

3. 插上真机

我懒得装模拟器,因而我用的是真机。

插上个人Android手机(小米 红米2A),输入adb devices命令,确保设备已连上了。

4. 运行程序

cd进AwesomeProject目录,执行react-native run-android。

这是就会看到在咻咻咻的编译,在97%时候,会让你在手机点击确认安装,点击肯定就行。

100%会自动启动index.android.js的初始页面,进去以后,纳尼,是空白的,什么鬼!!!!

PS:这时程序已经安装好了,能够拔掉无情了。

5. 打开相应应用权限

因而听说小米的机器默认限制显示悬浮窗,能够到应用->权限管理->显示悬浮窗打开,这样能够查看错误日志。

PS:其余机器可能也须要。

因而设置好后,重启应用,哈哈哈哈,果真有红色的悬浮窗错误提示,错误提示:“Unable to connect with remote debugger”,讲道理这个错误不大懂,不过有变化老是好的。

PS:在后来我完整查看整个React Native时候,在Android”在设备上运行“有写明,但当时就是愣头青,瞎调。

6. 设置远程ip、port

在点击菜单栏按钮时候,发现了一个Dev Settings菜单,因而进去查看后发现,里面有能够设置ip和端口的。

联系第四步出现的一个启动远程页面的窗口,猜测是否是须要设置 电脑ip和那个服务端口。 因而设置ip和port,reload一下页面,果真看到了React Native的HelloWorld。

PS:我真是个天才。

第四步 : 了解开发套路

这一步须要仔细查看框架的目录结构,了解里面每一个目录有什么,有什么用,咱们可以改什么东西。

在简单查看里面文件后,我就去了解框架的核心组件或核心模块,这些通常文档都有说明,了解写法和效果。每个核心组件,我都使用了一下,尝试了一下。

第五步 : 一个简单完整的Demo

最后直接作一个完整示例。

在学React Native时候,我没耐心一个个组件去尝试,我只试过核心的几个组件。不少人会当心的把文档和每一个组件细细读一遍,试一遍,甚至寻找应用示例(完整的应用)本身跑起来,学习示例的开发套路。诚然这种方式很全面,也挺好,可是周期太长了,并且印象不深。

我贯彻的是用到再学。在搭完环境,看完简单示例后,就直接作一个完整的应用示例(包含组件的使用、布局写法、页面跳转等东西),一个新闻类的应用。

一开始,撞得头破血流,不少东西不明白为何,也不知道怎么用,遇到了不少问题(后面我会写一篇文章总结常遇到的问题)。很痛苦,可是我以为这样的体验是最深的,看别人写十行,不如本身打一行。

PS:这个新闻应用示例我写了三天,我将在另外一篇文章说明。

 

总结:

由于机器的缘由,我没办法编译iOS,因此上面的所说的都是在Android上的体验。但学习套路应该是相通,这也是我学习React Native的方式。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原出处,方便溯源,若有错误地方,谢谢指正。

本文地址 :http://www.cnblogs.com/lovesong/p/5675751.html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