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Linux基础优化

 

3.1Linux系统的区别及实际查看

 

3.1.1 32位与64位系统简单的介绍与对比

一.设计的初衷不一样:linux

64位操做系统的初衷是:知足机械设计和分析,三维动画等须要大量内存和浮点性能的客户需求,而32位只是位普通用户的设计。服务器

二.要求的配置不一样:并发

64位只能在64位的电脑上进行,32位也能够安在64位的电脑上使用只是大打折扣。ssh

三,运算速度不一样:高并发

64位的cpu的数据宽度是64位,处理器一次就能够提取64位的数据,比32位提升了一倍,理论上性能会相应提高一倍。性能

四,寻址能力不一样:优化

64位的处理器的优点系统对内存的控制上。动画

 

怎么从Linux中查看3264编码

 

 

 

 

 

3.2 磁盘设备知识及Linux系统设备技术介绍

磁盘在使用以前要进行分区。spa

一块硬盘最多有四个分区: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主分区的位置能够用扩展分区代替,并且一块硬盘只有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内又能够划分为多个逻辑分区。

2p+e/2P+1/1p+1e

必须在扩展分区上划分逻辑分区,而后格式化才能存数据,安装系统。

 

 

3.3 entos 6.5 x86_64操做生产标准化基础优化

3.2.1什么是字符集?
就是一套文字字符及其编码

 

 

字符集的默认路径:LANG:负责字符集的变量

 

 

 

3.2.2更改SSH服务远程登录的配置

1.Window:默认远程端口(3389)和管理员用户

2.Linux: 远程链接默认端口(22)和用户(root)端口的范围(0-65535

更改用户和端口:(原理:服务器有一个开着的服务ssh随时等待链接)

为了防止黑客的入侵,如今要改的就是ssh22号,也称之为默认端口

 

 3.备份sshd

 

 端口修改:65532

协议的修改:protocol 2

 

 4.显示行号:

 5.禁止root远程登录:(将yes改成no

6.yes改成no(不使用DNS)

 7.      允不容许空密码登录:(改成no,去掉#

8.      比较改以前和以后

 

9.      若是改错怎么还原

 

10.      改完生效:重启系统服务

 

11.      普通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

Su - root

 

3.2.3将普通用户添加在sudo管理

 

 

在普通用户下不可以改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的快捷方式:

#101gg定位到101

#yy复制当前行

#P粘贴

Shift+g切换到最后一行

 

 

 

 

 

3.2.4服务器时间同步—ntp

1.查看时间

 

 

2.临时跟新

 

 

3.每五分钟更新一次

 

 

4.检查更新

 

 

 

 

 

3.2.5加大服务器文件描述符

1.什么是文件描述符

一台机器有不少人用,服务器会启动不少的程序,每一个程序的启动。都会占用文件描述符,文件描述符又不多,怎么办?(因此须要加大文件描述符)

2.查看文件描述符

 

 

3.加大文件描述符的两种办法

暂时(退出就还原)

 

 

执行(永久)

 

 

 

 

3.2.6 n内核的调优

1,编辑文件

 

 

 

2.shift+g切换到最后一行添加以下内容

 

 

3.开启防火墙后,这是防火墙的优化

 

 

4.生效

 

 

linux的基础优化小结

1.添加普通用户,经过sudo管理

2.更改默认的远程链接SSH服务器端口及禁止root用户的远程链接

3.定时自动更新时间

4.配置yum更新源,从国内更新源下载安装rpm

5.关闭selinuxiptables(iptables工做场景若是有wan IP 必定要打开,高并发除外)

6.调整文件描述符的数量,进程及文件的打开都会消耗文件描述符

7.定时自动清理/var/spool/clientmquene/目录垃圾文件,防止indes节点被占满(c6.4默认)

8.精简开机自启动服务(crond,sshd,network,rsyslog

9.linux内核参数的优化/etc/sysctl.conf.sysctl -p 生效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