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phere部署系列之05——虚拟机的建立和设置linux
实验环境整体规划,请见前面的博文《vSphere部署系列之03——实验环境整体规划》。数据库
这一篇中,以使用本地存储的esxi-mgt为例,讲解一下ESXi主机如何建立及设置虚拟机。浏览器
▲整体规划网络拓扑图服务器
1、准备工做网络
本案中,按规划esxi-mgt主机上要建立并运行两台虚拟机sqdc01和sqvcenter,以做为vSphere管理中心中的域控服务器和vCenter服务器。架构
使用vSphere Client链接该主机。具体操做请见前一篇博文《vSphere部署系列之04——ESXi的安装和配置》。并发
若是物理服务器配置信息记录不详(因为配件调整等缘由,已不是出厂配置),在vSphere Client 控制台主界面“配置”页面中,能够查看,如处理器、内存等。对于Dell服务器,还能看到服务编号。分布式
▲vSphere Client 控制台主界面“配置”页面ide
注:这里看到有2路CPU,每路6个内核,而且启用了超线程技术,故逻辑处理器为24个。工具
2、上传ISO镜像
在建立虚拟机以前,须要把相应的系统镜像上传到ESXi主机可访问的存储中。
在前一节中,已对esxi-mgt主机上的两个本地存储进行了配置。这里把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系统镜像上传到名为OS-241020的存储中。
右击“OS-241020”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浏览数据存储”,会弹出“数据存储浏览器”对话框。
▲存储器选项页面
注:iso放在哪一个本地存储均可以,看我的使用习惯,但务必要保证安装系统的存储(OS-241020)预留足够的空间供系统运行,这概念有点相似Windows系统下的C盘。
在弹出的“数据存储浏览器”对话框中,有上传、下载等在功能,在此可上传文件或文件夹。
▲数据存储浏览器对话框
注:单击上传按钮,会弹出“上传文件”和“上传文件夹”子菜单,单击子菜单选项,会弹出相应的“上传项目”对话框
▲上传项目对话框
注:在此选择要上传的系统镜像,而后单击“打开”按钮便可。上传所需的时间,视镜像大小及网络速度而定。
3、建立虚拟机
经过vSphere Client在ESXi中建立虚拟机的过程,与VMware Workstation中建立虚拟机的过程很类似,都比较简单,网络上已有不少安装文档,这里就再也不具体阐述。下面以建立虚拟机sqdc01(虚拟机名字为10.1.241.11-sqdc01,虚拟机操做系统的主机名为sqdc01)为例,就一些关键步骤进行说明。
▲在vSphere Clien控制台中开始建立虚拟机
注:此操做可在控制台右侧“虚拟机”页面空白外进行,也能够选中左侧的主机进行,都是右击,而后选择“新建虚拟机”菜单,会弹出“建立新的虚拟机”的对话框。
一、在弹出的弹出“建立新的虚拟机”的对话框中,第一步是选择配置方式,默认是“典型”方式,可配置的选项比较少,通常使用“自定义”的方式建立新虚拟机。
▲选择配置方式
注:这里选择自定义方式,这种方式中,用户可根据需求自行设置虚拟机版本、CPU、内存、网络、SCSI控制器等。
▲存储器设置
注:在这一步选择存放虚拟机的目标存储,这里选择规划中用于存储虚拟机的本地存储DT-241020。
二、接下来是设置虚拟机的虚拟CPU数量,要遵循两个分配原则:
分配原则一:插槽数不能超过主机的物理CPU数,不然多余的插槽是无效的。
分配原则二:每一个插槽的内核数量不能超过每一个物理CPU的内核数x超线程因子。
vSphere给虚拟机分配的逻辑CPU数等于插槽数×每插槽的内核数。在设置过程当中,一旦违反以上两个原则之一,为虚拟机分配的实际vCPU数将少于显示的vCPU数。考虑到系统运行并发的优化,通常使用多虚拟插槽的方式。
▲虚拟CPU设置
注:本案中使用的Dell PowerEdge R720具备2个6核心的Xeon E5-2630 v2,虚拟机的虚拟插槽数最大只能设置为2。因为CPU具备并启用了超线程技术,每一个虚拟插槽的内核数量最大可为(6x2=)12。这里设置为2x2。
三、在网络设置对话框中,进行虚拟网络和虚拟网卡(适配器)类型的设置。
系统默认有一个用于虚拟机流量的虚拟网卡 VM Network,若是没有事先为EXSi主机新建虚拟网络,则在建立虚拟机时,只能选择这个虚拟网络(用于管理的Management Network网络在这里看不到)。
资料:虚拟网卡有三个类型:E1000、VMXNET 二、VMXNET 3。这三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虚拟机系统的兼容性有所不一样。E1000是Intel 82545EM 千兆以太网卡的模拟版本,基本上全部的OS都带了E1000的驱动,于是兼容性最好。VMXNET 2是老一代的并行虚拟网上,只能适用于ESX/ESXI3.5及以上平台上的有限的客户操做系统,VMXNET 3相对新一些,但好像仅适用于虚拟机版本为7的虚拟机(虚拟机版本在前两步中设置,在ESXi5推荐使用的版本为8)。相对于E1000,这两种卡提供更好的性能,并支持超长帧(只在安装了VMware Tools时才可用)。
▲网络设置
注:这里选择虚拟网络VM Network,而且虚拟网卡类型为默认的E1000。
四、选择SCSI控制器
vSphere 建立虚拟机时有四种类型的SCSI控制器可供选择:BusLogic 并行、LSI Logic 并行、LSI Logic SAS、VMware 准虚拟。其中LSI Logic SAS 和 VMware Paravirtual 控制器仅适用于硬件版本为 7 或更高版本的虚拟机。
资料:BusLogic是对IDE的模拟,主要是为了兼容一些老的系统。LSI Logic SAS比LSI Logic 并行性能要好一些。VMware 准虚拟(VMware ParaVirtual ,PVSCI)是VMware本身作的虚拟机SCSI控制器,它的好处在于不须要去模拟一个第三方产商的SCSI控制器,直接把Driver发送过来的SCSI命令直接发送给VMKernel进行I/O处理,中间少了一层SCSI控制器的模拟过程,所以能够有效的减小CPU的开销。尽管VMware 准虚拟具备高性能,但在一些场合下是不能使用的,好比虚拟机启用了容错功能(须要在集群中),或者虚拟机将用于作微软集群服务(MSCS)等。
一般状况下选择默认的便可。在实验中,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R2系统时,默认为“LSI Logic SAS” 类型。安装CentOS 6.5系统时,默认为“LSI Logic 并行类型”。
▲SCSI控制器设置
五、指定虚拟磁盘大小及置备策略
资料:虚拟机磁盘类型分为厚盘(thick disk)和精简盘(thin disk)两类。其中厚盘又分为延迟置零和置零两种格式:
厚置备延迟置零,这是默认的格式。全部磁盘空间都被分配,但原来在硬盘级别上写入的数据不被删除。擦除数据和块置零(格式化)只在第一次写入磁盘的时候进行。即:分配好空间,执行写操做时才会按须要将其置零。
厚置备置零:全部磁盘空间被保留;数据彻底从磁盘上删除,磁盘建立的时候就进行块置协零(格式化)与厚置备延迟置零相比,这种方式在写入磁盘的时候性能要好不少。即:分配好空间并置零操做,有IO的时无需等待任何操做直接执行。
精简盘:虚拟机硬盘占用的空间等于磁盘实际使用的空间,即按需分配磁盘空间。空间的大小动态变化,有利于存储空间的优化。即:实际使用多大,就分配多大,最大不会超过实际硬盘空间的大小。
一般对于使用数据库的虚拟机,选择厚置备磁盘;对于大多数应用的虚拟机,选择精简盘便可。
▲虚拟磁盘大小及置备策略设置
注:这里为该虚拟机选择厚置备延迟置零方式。硬盘大小为50G。
▲设置概述
注:在这里能够检查先前的设置,若发现有误,可倒回进行更改。
在此勾选“完成前编辑虚拟机设置”,以弹出“虚拟机属性”对话框做iso链接设置。
▲编辑虚拟机属性
注:在此指定数据存储ISO文件,并勾选“打开电源时链接”。至关于将光盘放进光驱里。
至此虚拟机建立完成,接下来须要启动虚拟机,并安装操做系统。系统安装过程跟物理机上的安装并没有差异,省略不提。
▲启动虚拟机
▲在打开的独立控制台里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R2
4、网络设置
首先介绍一下VMware vSphere中的虚拟交换机。
在VMware vSphere架构下ESXi主机虚拟出交换机来供虚拟机使用,虚拟交换机有两种:vSwitch虚拟交换机和vNetwork分布式虚拟交换机。
虚拟交换机 vSwitch 由ESXi内核提供,为一个虚拟的交换机,用于链接不一样的虚拟机及管理界面。vSwitch可由一块或多块vmnic组成,不一样的vSwitch没法使用同一vmnic。每一个ESXi主机均有一个标准vSwitch,默认会添加第一片网卡vmnic0(在ESXi中,物理网卡名称都叫vmnic),用于主控台,虚拟机联机等功能。
在vSphere Clien控制台“配置”页面的“网络”选项中,能够查看虚拟机的虚拟交换机和网络链接状况。
▲查看网络设置
注:前面虚拟机建立过程当中,为虚拟机选择的是默认的网络VM Network,该网络与管理网络Management Network都属于vSwitch0,链接到第一个物理网卡vmmic0上。单击右上则“属性”(vSwitch0一栏),会弹出vSwitch0属性对话框。
在本案中,因为整体设计的须要,vmmic0网卡对端交换机上的端口为Trunk口,在这种状况下,VM Network的网络默认是不通的,须要更改VLAN ID,由“无(0)”改成“241”。(整体设计详见前一节《vSphere部署系列之04——ESXi的安装和配置》,其实就esxi-mgt这台机而言,因为只用到一个VLAN,vmmic0对端接 Access VLan241 口会比较好,不至于复杂化)。
下面截图说明如何为VM Network更改VLAN ID号。
▲vSwitch0属性对话框
注:在配置中选中“VM Network”,而后单击“编辑”按钮,会弹出VM Network属性对话框
▲VM Network属性对话框
注:在此设置VLAN ID号。下拉框初始时只有“无(0)”和“所有(4095)”两个值,须要手动输入“241”,而后单击“肯定”按钮进行保存。在此也能够为该网络各更改标签名,如“VLAN241”或其余用于标识业务的名字,不必定要保留“VM Network”这个名字。本案不做修改。
VM Network的VLAN ID修改完成后, 在控制台中会标示出来。有兴趣的朋友,能够将该vmmic0对端交换机的端口改成Access口,再进行设置,会对该VLAN ID以及ESXi直接控制台中的VLAN(option)选项有更深入的理解。
▲查看网络设置
至此,在安装好系统的虚拟机sqdc01中,设置10.1.241.0/24网段的IP,便可经过虚拟的标准交换机vSwitch0访问物理主机外部网络。
vSphere网络设置深刻下去会很复杂,后续文章会做进一步介绍。
5、VMware Tools安装
虚拟机系统安装、配置完成后,要养成安装VMware Tools的快习惯(特别是这个虚拟机会被转化成模板的状况)。
VMware Tools是VMware虚拟机中自带的一种加强工具,是VMware提供的加强虚拟显卡和硬盘性能、以及同步虚拟机与主机时钟的驱动程序。
在VMware Tools软件包前,必须先运行客户机操做系统。在虚拟机控制台的子菜单中选择“安装/升级VMware Tools”,VMware Tools工具包将会以iso镜像的模式接入到虚拟光驱。
默认会自动从拟机光驱启动,若是没有自动启动,要手动双击运行。安装过程很简单,一直下一步就好了。安装结束后须要重启虚拟机以使设置生效。
▲VMware Tools运行提示
注:此时在控制台“摘要”中,能够看到VMware Tools已安装碾、并在运行。此时虚拟机IP会得以显示。
若是是Linux系统,VMware Tools的安装要复杂一些。下面以CentOS6.5为例,介绍一下。
第一步,不能是在虚拟机控制台的子菜单中选择“安装/升级VMware Tools”,VMware Tools工具包将会以iso镜像的模式接入到虚拟光驱。
第二步是挂载镜像文件到临时目录,好比/media。
第三步是将VMwareTools的VMwareTools-9.4.15-2827462.tar.gz文件拷贝到系统某个目录进行存放,好比根用户目录/root
第四步对取消挂载,不然后续VMware Tools的安装没法完成。
第四步对 VMwareTools-9.4.15-2827462.tar.gz文件进行解压,解压生成的文件夹名为vmware-tools-distrib
第五步运行解压后的vmware-install.pl文件即,在接下来的一系统设置中,初学者在不清楚的状况下,一路按“回车”键,设置为默认值便可。操做完成后, 须要重启系统使设置生效。
[root@localhost~]#mount /dev/cdrom /media
[root@localhost~]#cp /media/VMwareTools-9.4.15-2827462.tar.gz /root
[root@localhost~]#umount /dev/cdrom
[root@localhost~]#tar zxvf VMwareTools-9.4.15-2827462.tar.gz
[root@localhost~]#cd vmware-tools-distrib
[root@localhost~]#./vmware-install.pl
[root@localhost~]#reboot
6、其余
经过vSphere Client直接连ESXi主机,在控制台上是没法将虚拟机转变为模板的(克隆为模板或直接转变成模板),也没法克隆。模板及克隆功能,只有在vCenter中才提供。
就本案实验环境而言,在这一节中,因为vCenter环境还没创建,只得老老实实的,重复上述操做,再建立一个虚拟机 (虚拟机名称为:10.1.241.13-sqvcenter),以做为运行vCenter软件的虚拟主机。
▲虚拟机右键菜单中没有“模板”菜单
10.1.241.11-sqdc01和10.1.241.13-sqvcenter两台虚拟机主都建立、配置完成,而且在虚拟机系统里按规划要求设置好主机名及IP后,接下来即可以在其里面部署域控和vCenter环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