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tar备份和恢复Linux系统

环境:主要是针对redhat等系列系统数据库

其实备份系统平时看来可能用处不大,由于通常平时不管是数据库,仍是应用,都会作本身的备份。实在系统坏了,也能够重装,从新配置就行。服务器

有些系统可能用了好久,转了好几我的,里面的配置可能后来的人都搞不清楚了,从新配置须要花费很大精力。这个时候系统的备份就显得很是重要了。code

或者有时候一当心删除了某个目录也能够用备份恢复。
备份系统应有选择性的备份某些服务器系统,或某些重要的系统文件,不用所有服务器作备份。
能够专门准备一个服务器或空间,根据服务器IP建立目录,再根据日期来存放tar好的各服务器的备份文件。table

备份:基础

通常LINUX分区至少分三个:
一个/boot分区
一个/根分区
一个/swap交换分区
咱们以这个为基础来实施备份策略。配置

/boot分区安装系统后通常不会变更,因此安装完系统后就能够备份一份,之后若是有升级系统,能够再备份数据

1tab

#tar -zcpf /boot.tgz /bootdi

#备份整个根目录要排除一些动态的目录和一些没必要要的目录
#备份根目录应等业务应用配置完成,运行一段时间稳定后再备份,这样之后恢复出来后也能立刻使用。之后应用有重大修改,运行稳定后再备份,前面的备份就能够删除文件

1

#tar -zcpf /root.tgz --exclude=/mnt --exclude=/media --exclude=/proc --exlude=/sys --exclude=/boot --exclude=/root.tgz /

备份整个系统文件不只是为了之后恢复系统方便,也能够用来直接克隆出一个系统来直接使用。

恢复:
前面备份仍是很简单的,基本上就一两句命令。但恢复碰到的状况就稍微会有点复杂性。

恢复的时候可能会有好几种状况:
一、原系统还能正常运行
二、原系统完全崩溃,进不了系统
三、磁盘损坏

一、原系统还能正常运行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