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层协议:
7 | 应用层(http) |
6 | 表示层(上层用户能够相互识别的数据:jpg) |
5 | 会话层(不一样主机不一样线程间的通讯) |
4 | 运输层(tcp/ip: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据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
3 | 网络层(数据以网络协议数据单元(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网络层关心的是通讯子网的运行控制,主要解决如何使数据分组跨越通讯子网从源传送到目的地的问题,缓存 这就须要在通讯子网中进行路由控制、实现一个子网到另外一个子网的链接;涉及ARP/路由器)网络 |
2 | 数据链路层(将物理层的bit数据组织成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帧),并以其为单元进行传输。tcp 经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操做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改形成对网络层来讲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学习 (采用流量控制,以防止接收方因来不及处理发送方来的高速数据而致使缓冲器溢出及线路阻塞)计算机网络 |
1 | 物理层(传输bit数据、涉及物理元器件) |
- 五层协议:
5 | 应用层 |
4 | 运输层 |
3 | 网络层 |
2 | 数据链路层 |
1 | 物理层 |
- TCP四层协议:
4 | 应用层(各类应用协议如:TELNET,FTP,SMTP) |
3 | 运输层(TCP和UDP) |
2 | 网络IP |
1 | 网络接口层 |
ps:线程
ARP(地址解析协议):3d
1.每一个主机都有ARP高速缓存,存储本局域网内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router
2当源主机要发数据时,首先检查ARP高速缓存中是否有对应ip地址的目的主机的mac地址,若是有,则直接发送数据,若是没有,就向本网段的全部主机发送ARP请求分组,该分组包包括的内容有:(源主机ip地址,源主机mac地址,目的主机的ip地址)blog
3当本网段的全部主机收到该ARP请求分组时,首先检查数据包中的ip地址是不是本身的ip地址,若是不是,则忽略请求包;若是是,则首先从数据包中取出源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写入ARP响应包中,告诉源主机本身是他想要找的mac地址。接口
4源主机收到ARP响应分组后,将目的主机的ip和mac地址写入ARP高速缓存中,并利用此信息发送数据。若是源主机一直没有收到ARP响应分组,表示ARP查询失败。
了解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的概念,并知道各自的用途
答:
1)交换机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机是针对共享工做模式的弱点而推出的。交换机拥有一条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全部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 部总线上,当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之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肯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一个端口上,经过内部 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交换机才广播到全部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地址表 中。
交换机工做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内部的CPU会在每一个端口成功链接时,经过ARP协议学习它的MAC地址,保存成一张 ARP表。在从此的通信中,发往该MAC地址的数据包将仅送往其对应的端口,而不是全部的端口。所以,交换机可用于划分数据链路层广播,即冲突域;但它不 能划分网络层广播,即广播域。
交换机被普遍应用于二层网络交换,俗称“二层交换机”。
交换机的种类有: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四层交换机、七层交换机分别工做在OSI七层模型中的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盒第七层,并所以而得名。
2)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提供了路由与转送两种重要机制,能够决定数据包历来源端到目的端所通过 的路由路径(host到host之间的传输路径),这个过程称为路由;将路由器输入端的数据包移送至适当的路由器输出端(在路由器内部进行),这称为转 送。路由工做在OSI模型的第三层——即网络层,例如网际协议。
路由器的一个做用是连通不一样的网络,另外一个做用是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 路由器与交换器的差异,路由器是属于OSI第三层的产品,交换器是OSI第二层的产品(这里特指二层交换机)。
3)网关
网关(Gateway),网关顾名思义就是链接两个网络的设备,区别于路由器(因为历史的缘由,许多有关TCP/IP 的文献曾经把网络层使用的路由器(Router)称为网关,在今天不少局域网采用都是路由来接入网络,所以如今一般指的网关就是路由器的IP),常常在家 庭中或者小型企业网络中使用,用于链接局域网和Internet。 网关也常常指把一种协议转成另外一种协议的设备,好比语音网关。
在传统TCP/IP术语中,网络设备只分红两种,一种为网关(gateway),另外一种为主机(host)。网关能在网络间转递数据包,但主机不能 转送数据包。在主机(又称终端系统,end system)中,数据包需通过TCP/IP四层协议处理,可是在网关(又称中介系 统,intermediate system)只须要到达网际层(Internet layer),决定路径以后就能够转送。在当时,网关 (gateway)与路由器(router)尚未区别。
在现代网络术语中,网关(gateway)与路由器(router)的定义不一样。网关(gateway)能在不一样协议间移动数据,而路由器(router)是在不一样网络间移动数据,至关于传统所说的IP网关(IP gateway)。 网关是链接两个网络的设备,对于语音网关来讲,他能够链接PSTN网络和以太网,这就至关于VOIP,把不一样电话中的模拟信号经过网关而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且加入协议再去传输。在到了接收端的时候再经过网关还原成模拟的电话信号,最后才能在电话机上听到。 对于以太网中的网关只能转发三层以上数据包,这一点和路由是同样的。而不一样的是网关中并无路由表,他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不一样网段来进行转发。网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端口映射,子网内用户在外网看来只是外网的IP地址对应着不一样的端口,这样看来就会保护子网内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