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连接】:javascript
http://XXXXXXhtml
【标题】:java
【XXX版-测试环境--EMS-必现】EMS通信录、配置管理员存在csrf漏洞程序员
【步骤】:数据库
一、使用抓包工具获取通信录添加成员接口浏览器
二、根据请求信息编写请求方式(此处采用from表单提交请求能够根据实际状况编写)安全
form表单以下:服务器
<html>
<body>
<script>history.pushState('', '', '/')</script>
<form action="http://112.XX.96.XXX:XXX/ems/XXX/contact/addEmployee" method="POST">
<input type="hidden" name="allowLogin" value="true" />
<input type="hidden" name="authority" value="9" />
<input type="hidden" name="deptIds" value="199761632090394624" />
<input type="hidden" name="duty" value="ְλ1" />
<input type="hidden" name="dutys" value="ְλ1" />
<input type="hidden" name="email" value="XXXXXX@qq.com" />
<input type="hidden" name="fixedPhone" value="1234567" />
<input type="hidden" name="name" value="csrf" />
<input type="hidden" name="orderRules" value="0" />
<input type="hidden" name="phone" value="19092344231" />
<input type="hidden" name="position" value="9" />
<input type="hidden" name="shortNum" value="" />
<input type="hidden" name="positionCode" value="1" />
<input type="submit" value="Submit request" />
</form>
</body>
</html>
三、登陆XXX系统,在同一浏览器打开一个tab页,将编写的请求放入,执行请求
四、结果:若是请求按正常返回,则存在CRSF漏洞,反之则没有。
【实际结果】cookie
一、EMS修改为员存在csrf漏洞网络
【预期结果】
一、EMS修改为员不存在csrf漏洞
【系统】:Win10,64位
【企业名称】:未开启午休打卡企业0000
【企业ID】:251912637619XXXXX
【发现时间】:2018年8月29日12:24:44
【浏览器】:谷歌
【附件】:
①XXXXX版EMS在详细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安全问题;
②缺乏详细设计方案评审环节;
①我的隐私泄露以及财产安全;
②使用混乱数据请求系统操做,操做成功后会致使系统功能没法正常使用;
PS:以XXXXXX版EMS举例:①编写添加企业部门的CSRF攻击界面;②用户浏览器正常登录,生成 Session ;③经过编写的CSRF攻击界面对XXXX进行攻击,由于攻击者不知道该企业目录结构,会随意传递一些参数。没有作CSRF攻击防护,加上系统健壮性不够,致使这些无效的参数会被保存到数据库;④保存成功后,正经常使用户查询该企业通信录会失败。这样就会致使该企业通信录功能没法正常使用;⑤同理,添加管理员这一块也有相同的问题
①详情设计时要考虑到CSRF漏洞、XSS漏洞,这些常见的网络攻击漏洞;
②增长详情设计方案评审环节;
①XXXXX版采用:验证 HTTP Referer 字段修复CSRF漏洞
CSRF跨站点请求伪造(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跟XSS攻击同样,存在巨大的危害性,CSRF顾名思义,是伪造请求,冒充用户在站内的正常操做。
能够这样理解:攻击者盗用了你的身份,以你的名义发送恶意请求,对服务器来讲这个请求是彻底合法的,可是却完成了攻击者所指望的一个操做,好比以你的名义发送邮件、发消息,盗取你的帐号,添加系统管理员,甚至于购买商品、虚拟货币转帐等。
CSRF攻击攻击原理及过程以下:
1. 用户C打开浏览器,访问受信任网站A,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请求登陆网站A;
2.在用户信息经过验证后,网站A产生Cookie信息并返回给浏览器,此时用户登陆网站A成功,能够正常发送请求到网站A;
3. 用户未退出网站A以前,在同一浏览器中,打开一个TAB页访问网站B;
4. 网站B接收到用户请求后,返回一些攻击性代码,并发出一个请求要求访问第三方站点A;
5. 浏览器在接收到这些攻击性代码后,根据网站B的请求,在用户不知情的状况下携带Cookie信息,向网站A发出请求。网站A并不知道该请求实际上是由B发起的,因此会根据用户C的Cookie信息以C的权限处理该请求,致使来自网站B的恶意代码被执行。
检测CSRF漏洞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抓取一个正常请求的数据包,去掉Referer字段后再从新提交,若是该提交还有效,那么基本上能够肯定存在CSRF漏洞。
随着对CSRF漏洞研究的不断深刻,不断涌现出一些专门针对CSRF漏洞进行检测的工具,如CSRFTester,CSRF Request Builder等。
以CSRFTester工具为例,CSRF漏洞检测工具的测试原理以下:使用CSRFTester进行测试时,首先须要抓取咱们在浏览器中访问过的全部连接以及全部的表单等信息,而后经过在CSRFTester中修改相应的表单等信息,从新提交,这至关于一次伪造客户端请求。若是修改后的测试请求成功被网站服务器接受,则说明存在CSRF漏洞,固然此款工具也能够被用来进行CSRF攻击。
全部写操做接口都须要作此项检查。
使用BurpSuite或者Fiddler抓包,查看写操做请求。(什么是写操做请求?就是请求具备增、删、改功能。)
XXX采用验证 HTTP Referer 字段的方式屏蔽CRSF漏洞具体检测方案以下
①找到一个与增删改相关的请求截取具体请求信息
②根据请求信息编写请求方式(此处采用from表单提交请求能够根据实际状况编写,新建立一个TXT文档,把from表单内容粘贴到文档中,保存,而后把TXT文档后缀名称改成:.html)
③登陆XXXX版EMS系统,在同一浏览器打开一个tab页,将编写的请求放入,执行请求(form表单使用同一浏览器打开)
④结果:若是请求按正常返回,则存在CRSF漏洞,反之则没有。
A、存在漏洞状况正常返回请求信息
B、解决漏洞状况:根据后台采用忽略非法请求,此处无任何返回。(后台能够定义返回错误界面等其余状况)
根据 HTTP 协议,在 HTTP 头中有一个字段叫 Referer,它记录了该 HTTP 请求的来源地址。在一般状况下,访问一个安全受限页面的请求来自于同一个网站,好比须要访问 http://bank.example/withdraw?account=bob&amount=1000000&for=Mallory,用户必须先登录 bank.example,而后经过点击页面上的按钮来触发转帐事件。这时,该转账请求的 Referer 值就会是转帐按钮所在的页面的 URL,一般是以 bank.example 域名开头的地址。而若是黑客要对银行网站实施 CSRF 攻击,他只能在他本身的网站构造请求,当用户经过黑客的网站发送请求到银行时,该请求的 Referer 是指向黑客本身的网站。所以,要防护 CSRF 攻击,银行网站只须要对于每个转帐请求验证其 Referer 值,若是是以 bank.example 开头的域名,则说明该请求是来自银行网站本身的请求,是合法的。若是 Referer 是其余网站的话,则有多是黑客的 CSRF 攻击,拒绝该请求。
这种方法的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简单易行,网站的普通开发人员不须要操心 CSRF 的漏洞,只须要在最后给全部安全敏感的请求统一增长一个拦截器来检查 Referer 的值就能够。特别是对于当前现有的系统,不须要改变当前系统的任何已有代码和逻辑,没有风险,很是便捷。
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是万无一失。Referer 的值是由浏览器提供的,虽然 HTTP 协议上有明确的要求,可是每一个浏览器对于 Referer 的具体实现可能有差异,并不能保证浏览器自身没有安全漏洞。使用验证 Referer 值的方法,就是把安全性都依赖于第三方(即浏览器)来保障,从理论上来说,这样并不安全。事实上,对于某些浏览器,好比 IE6 或 FF2,目前已经有一些方法能够篡改 Referer 值。若是 bank.example 网站支持 IE6 浏览器,黑客彻底能够把用户浏览器的 Referer 值设为以 bank.example 域名开头的地址,这样就能够经过验证,从而进行 CSRF 攻击。
即使是使用最新的浏览器,黑客没法篡改 Referer 值,这种方法仍然有问题。由于 Referer 值会记录下用户的访问来源,有些用户认为这样会侵犯到他们本身的隐私权,特别是有些组织担忧 Referer 值会把组织内网中的某些信息泄露到外网中。所以,用户本身能够设置浏览器使其在发送请求时再也不提供 Referer。当他们正常访问银行网站时,网站会由于请求没有 Referer 值而认为是 CSRF 攻击,拒绝合法用户的访问。
CSRF 攻击之因此可以成功,是由于黑客能够彻底伪造用户的请求,该请求中全部的用户验证信息都是存在于 cookie 中,所以黑客能够在不知道这些验证信息的状况下直接利用用户本身的 cookie 来经过安全验证。要抵御 CSRF,关键在于在请求中放入黑客所不能伪造的信息,而且该信息不存在于 cookie 之中。能够在 HTTP 请求中以参数的形式加入一个随机产生的 token,并在服务器端创建一个拦截器来验证这个 token,若是请求中没有 token 或者 token 内容不正确,则认为多是 CSRF 攻击而拒绝该请求。
这种方法要比检查 Referer 要安全一些,token 能够在用户登录后产生并放于 session 之中,而后在每次请求时把 token 从 session 中拿出,与请求中的 token 进行比对,但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如何把 token 以参数的形式加入请求。对于 GET 请求,token 将附在请求地址以后,这样 URL 就变成 http://url?csrftoken=tokenvalue。 而对于 POST 请求来讲,要在 form 的最后加上 <input type=”hidden” name=”csrftoken” value=”tokenvalue”/>,这样就把 token 以参数的形式加入请求了。可是,在一个网站中,能够接受请求的地方很是多,要对于每个请求都加上 token 是很麻烦的,而且很容易漏掉,一般使用的方法就是在每次页面加载时,使用 javascript 遍历整个 dom 树,对于 dom 中全部的 a 和 form 标签后加入 token。这样能够解决大部分的请求,可是对于在页面加载以后动态生成的 html 代码,这种方法就没有做用,还须要程序员在编码时手动添加 token。
该方法还有一个缺点是难以保证 token 自己的安全。特别是在一些论坛之类支持用户本身发表内容的网站,黑客能够在上面发布本身我的网站的地址。因为系统也会在这个地址后面加上 token,黑客能够在本身的网站上获得这个 token,并立刻就能够发动 CSRF 攻击。为了不这一点,系统能够在添加 token 的时候增长一个判断,若是这个连接是链到本身本站的,就在后面添加 token,若是是通向外网则不加。不过,即便这个 csrftoken 不以参数的形式附加在请求之中,黑客的网站也一样能够经过 Referer 来获得这个 token 值以发动 CSRF 攻击。这也是一些用户喜欢手动关闭浏览器 Referer 功能的缘由。
这种方法也是使用 token 并进行验证,和上一种方法不一样的是,这里并非把 token 以参数的形式置于 HTTP 请求之中,而是把它放到 HTTP 头中自定义的属性里。经过 XMLHttpRequest 这个类,能够一次性给全部该类请求加上 csrftoken 这个 HTTP 头属性,并把 token 值放入其中。这样解决了上种方法在请求中加入 token 的不便,同时,经过 XMLHttpRequest 请求的地址不会被记录到浏览器的地址栏,也不用担忧 token 会透过 Referer 泄露到其余网站中去。
然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很是大。XMLHttpRequest 请求一般用于 Ajax 方法中对于页面局部的异步刷新,并不是全部的请求都适合用这个类来发起,并且经过该类请求获得的页面不能被浏览器所记录下,从而进行前进,后退,刷新,收藏等操做,给用户带来不便。另外,对于没有进行 CSRF 防御的遗留系统来讲,要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防御,要把全部请求都改成 XMLHttpRequest 请求,这样几乎是要重写整个网站,这代价无疑是不能接受的。该方法建议在详细设计阶段使用,不建议已成型系统使用该方案。
①详情设计时要考虑到CSRF漏洞、XSS漏洞,这些常见的网络攻击漏洞;
②增长详情设计方案评审环节;
①验证 HTTP Referer 字段
②在请求地址中添加 token 并验证
③在 HTTP 头中自定义属性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