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CCIE新一代流量控制技术Segment Routing Traffic-eng(SRTE)

SRTE(Segment Routing Traffic-eng)是新一代的主要在运营商或大型的内容提供商网络中部署的控制流量传输路径的技术,老的技术是RSVP-TE。网络

RSVP-TE在出来之后,实际部署的很少,主要缘由是RSVP这个协议是逐跳的,而且是软状态的。软状态的意思是须要周期性的发送控制信令包来维护RSVP-TE计算出来的路径和预留带宽的状态。因此不具备扩展性,核心有K*N2的状态项。架构

SRTE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了RSVP-TE的缺陷,有如下特色:
简单,自动化和可扩展ide

无核心状态:数据包标头中包含路径
  • 没有隧道接口:“SR Policy”(早期设计用的tunnel,后期变成了SR-Policy)
  • 没有Head-end预先配置:on-demand策略实例化(能够与BGP联动,生成配置)
  • 没有Head-end预先转向:自动转向(这个与autoroute不同,有机会后面跟你们分享)设计

    多域(Multi-Domain)
  • 思科提供:XR Traffic Controller(XTC)(思科提供的控制器)
  • PCE(标准化的技术,用于收集信息和计算生成路径等)
  • Binding-SID(BSID)用于扩展(用于LSP之间的拼接)

下面给你们列一下SRTE的基本配置:3d

第一步:信息发布(在全部路由器的相应接口都须要配置)
SP CCIE新一代流量控制技术Segment Routing Traffic-eng(SRTE)code

SP CCIE新一代流量控制技术Segment Routing Traffic-eng(SRTE)

第二步:头端设备将信息发布到SRTE Database
SP CCIE新一代流量控制技术Segment Routing Traffic-eng(SRTE)blog

第三步:在头端设备配置SR-policy
SP CCIE新一代流量控制技术Segment Routing Traffic-eng(SRTE)接口

第四步:根据须要配置steering的方法,好比用静态路由(头端设备配置)
SP CCIE新一代流量控制技术Segment Routing Traffic-eng(SRTE)路由

以上四个步骤就是SRTE的基本配置部署

SRTE技术专题在SP全栈课程体系中有详细的讲解。思科SP CCIE课程体系在最初推出时以运营商(电信,联通,移动)等大网架构为基准。随着网络规模的逐渐扩大,如今的SP技术已经被跨国企业,大型国企央企,大型互联网公司等广泛应用。再也不是针对运营商的主流技术,应用范围更加普遍,得到SP CCIE证书的工程师的职业起点广泛较高,大多在厂商,外企,运营商等企业就任。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