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认识

介绍

一,mongodb是什么

MongoDB 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 面向文档的非关系数据库主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高性能的并发读写,而是保证海量数据存储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查询性能。程序员

Mongo主要解决的是海量数据的访问效率问题,根据官方的文档,当数据量达到50GB以上的时候,Mongo的数据库访问速度是MySQL的 10倍以上。Mongo的并发读写效率不是特别出色,根据官方提供的性能测试代表,大约每秒能够处理0.5万-1.5次读写请求。对于Mongo的并发读 写性能,我(robbin)也打算有空的时候好好测试一下。mongodb

由于Mongo主要是支持海量数据存储的,因此Mongo还自带了一个出色的分布式文件系统GridFS,能够支持海量的数据存储,但我也看到有 些评论认为GridFS性能不佳,这一点仍是有待亲自作点测试来验证了。数据库

最后因为Mongo能够支持复杂的数据结构,并且带有强大的数据查询功能,所以很是受到欢迎,不少项目都考虑用MongoDB来替代MySQL来 实现不是特别复杂的Web应用,比方说why we migrated from MySQL to MongoDB就是一个真实的从MySQL迁 移到MongoDB的案例,因为数据量实在太大,因此迁移到了Mongo上面,数据查询的速度获得了很是显著的提高。编程

MongoDB是一个高性能,开源,无模式的文档型数据库,是当前NoSQL数据库产品中最热门的一种。它在许多场景下可用于替代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或键/值存储方式,MongoDB使用C++开发。MongoDB的官方网站地址是:http://www.mongodb.org。数组

二,为何mongodb

MongoDB 的设计目标是高性能、可扩展、易部署、易使用,存储数据很是方便。其主要功能特性以下。缓存

(1)面向集合存储,容易存储对象类型的数据。在MongoDB 中数据被分组存储在集合中,集合相似RDBMS 中的表,一个集合中能够存储无限多的文档。服务器

(2)模式自由,采用无模式结构存储。在MongoDB 中集合中存储的数据是无模式的文档,采用无模式存储数据是集合区别于RDBMS 中的表的一个重要特征。网络

(3)支持彻底索引,能够在任意属性上创建索引,包含内部对象。MongoDB的索引和RDBMS 的索引基本同样,能够在指定属性、内部对象上建立索引以提升查询的速度。除此以外,MongoDB 还提供建立基于地理空间的索引的能力。数据结构

(4)支持查询。MongoDB 支持丰富的查询操做,MongoDB 几乎支持SQL中的大部分查询。并发

(5)强大的聚合工具。MongoDB 除了提供丰富的查询功能外,还提供强大的聚合工具,如count、group 等,支持使用MapReduce 完成复杂的聚合任务。

(6)支持复制和数据恢复。MongoDB 支持主从复制机制,能够实现数据备份、故障恢复、读扩展等功能。而基于副本集的复制机制提供了自动故障恢复的功能,确保了集群数据不会丢失。

(7)使用高效的二进制数据存储,包括大型对象(如视频/图片)。使用二进制格式存储,能够保存任何类型的数据对象。

(8)自动处理分片,以支持云计算层次的扩展。MongoDB 支持集群自动切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片可使集群存储更多的数据,实现更大的负载,也能保证存储的负载均衡。

(9)支持Perl、PHP、Java、C#、JavaScript、Ruby、C 和C++语言的驱动程序,MongoDB 提供了当前全部主流开发语言的数据库驱动包,开发人员使用任何一种主流开发语言均可以轻松编程,实现访问MongoDB 数据库。

(10)文件存储格式为BSON(JSON 的一种扩展)。BSON 是对二进制格式的JSON 的简称,BSON 支持文档和数组的嵌套。

(11)能够经过网络访问。能够经过网络远程访问MongoDB 数据库。

3、mongodb体系结构

一、MongoDB 的逻辑结构是主要由:文档(document)、集合(collection)和数据库(database)这三部分组成的。

MongoDB 的文档(document),至关于关系数据库中的一行记录

集合(collection),至关于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的概念

文档(document)、集合(collection)、数据库(database)的层次结构以下图:

输入图片说明

文档(document) 行(row)

集合(collection) 表(table)

数据库(database) 数据库(database)

二、MongoDB 中多个文档组成集合,多个集合组成数据库。一个MongoDB 实例能够承载多个数据库。它们之间能够看做相互独立,每一个数据库都有独立的权限控制。在磁盘上,不一样的数据库存放在不一样的文件中。

三、MongoDB 中存在如下系统数据库。

● Admin 数据库:一个权限数据库,若是建立用户的时候将该用户添加到admin 数据库中,那么该用户就自动继承了全部数据库的权限。

● Local 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永远不会被负责,能够用来存储本地单台服务器的任意集合。

● Config 数据库:当MongoDB 使用分片模式时,config 数据库在内部使用,用于保存分片的信息。

4、使用场景

MongoDB 的主要目标是在键/值存储方式(提供了高性能和高度伸缩性)和传统的RDBMS 系统(具备丰富的功能)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集二者的优点于一身。

一、根据官方网站的描述,Mongo 适用于如下场景。

● 网站数据:Mongo 很是适合实时的插入,更新与查询,并具有网站实时数据存储所需的复制及高度伸缩性。

● 缓存:因为性能很高,Mongo 也适合做为信息基础设施的缓存层。在系统重启以后,由Mongo 搭建的持久化缓存层能够避免下层的数据源过载。

● 大尺寸、低价值的数据:使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存储一些数据时可能会比较昂贵,在此以前,不少时候程序员每每会选择传统的文件进行存储。

● 高伸缩性的场景:Mongo 很是适合由数十或数百台服务器组成的数据库,Mongo 的路线图中已经包含对MapReduce 引擎的内置支持。

● 用于对象及JSON 数据的存储:Mongo 的BSON 数据格式很是适合文档化格式的存储及查询。

二、不适用场景

● 高度事务性的系统:例如,银行或会计系统。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目前仍是更适用于须要大量原子性复琐事务的应用程序。

● 传统的商业智能应用:针对特定问题的BI 数据库会产生高度优化的查询方式。对于此类应用,数据仓库多是更合适的选择。

● 须要SQL 的问题。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