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陆续将Demo代码和技术文章整理在一块儿 Github实践精选 (https://github.com/FraserYu/learnings),方便你们阅读查看,以为不错,还请Star前端
抗击疫情,在家办公。工做照常干,领导须要几个新功能接口开发。之前在公司办公,一般开发完的功能没什么问题,暴露出 Swagger 接口文档,直接找旁边的前端大人联调测试了git
当下,君在长江头,我在长江尾,夜夜思君不敢出门见君啊,一切测试全交给本身吧,github
虽然想念前端,可是在家办公也绝对是和在公司办公同样同样的,高效不(qu)摸鱼json
插播背景api
在多个产品线上来回穿切换着开发功能,之前用Postman的场景是这样的:浏览器
实际远远不止这几个文件夹来归类多个产品线的接口,Postman的功能很是强大,可是面对如下这些情况时,我以为调试一个接口太麻烦了 (这里不讨论工具的好坏,工具是帮助咱们提升效率的,每一个人的需求也不同,我只说明我我的遇到的一些状况,不喜请勿喷)数据结构
因而,去官网查看一番做出以下整理:app
走进 Http Client编辑器
HTTP Client 是 IDEA 默认绑定好并启用的插件,若是你那里没有启用,按照下图启用就好ide
点击菜单:Tools — HTTP Client — Test RESTful Web Service
接下来进入下面的界面:
上图已给出提示,REST Client 是被弃用的,点击右侧的 Convert request to new format , 进到下面界面:
默认会建立一个名为 rest-api.http 的文件,该文件被存储在 Scratches 文件夹下,为了突出主角光环,关于 Scratch Files 请官网自行查看 (继续向下看不影响理解的),黄色框线的功能也很是有用,继续向下看
建立 HTTP request 文件
刚刚提到的 rest-api.http 就是 HTTP request 文件,能够经过两种方式建立:
编辑 HTTP request 文件
咱们模拟实际项目中场景来编辑文件
都知道,一般写一个完整的请求须要写好多内容,贴心的 IDEA 给咱们提供了模版,咱们只须要在 Examples 中找模版就能够啦,好比找 POST 请求的模版,选取合适的拷贝过去就能够,so easy~~~
到这里,就能够发送基本的请求了,可是,一个项目中接口众多,如何快速生成参数?如何快速切换端口?如何让登陆以后的每一个请求自动携带成功返回的 Token?咱们须要更高级的玩法
HTTP Client 进阶玩法
使用环境变量
在编写HTTP请求时,可使用变量对其元素进行参数化。变量能够保存请求的host、port和path、查询参数或值、请求头值或请求体值等.
使用变量的方式很是简单,就用两个大括号包围定义好的变量就能够了,就像这样:
固然咱们也要有地方定义变量
定义环境变量
环境变量须要定义在环境文件中,环境文件有两种:
{ "dev": { "host": "localhost", "port": 8081, "identifier": "tanrgyb", "password": "iloveu" }, "prod": { "host": "dayarch.top", "port": 8080, "identifier": "admin", "password": "admin" } }
运行一下咱们编写的请求吧:
IDEA自动识别多个环境,这样就能够垂手可得的切换环境,使用不一样的变量值了(这皮鞋,你说亮不亮,还有更亮的)
巧用 response handler 脚本
上面提到,咱们要让登陆成功后的全部请求都自动携带成功返回的 Token,这样不用咱们每次都手动将其添加到header中,一样有两种方式将脚本插入到请求中
内嵌方式
GET host/api/test > {% response 脚本 %}
外部文件方式(就是将内嵌的脚本抽离出到文件中)
GET host/api/test > scripts/my-script.js
以登陆返回获取的token设置到变量中为例,看代码:
POST http://{{host}}:{{port}}/login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Accept: application/json > {% client.global.set("auth_token", response.body.result.token); %}
注意
response.body.result.token 是我按照我登陆返回的数据结构写的,不一样结构不同,你也能够是这样的 response.body.token , response.body 以后根据你的数据结构发挥吧
我仍是不放心,把个人登陆返回结构(项目中怎样设计这种结构,能够参考以前写的Springboot返回统一JSON数据格式是怎么实现的?)粘贴在此处吧,这回理解了吧?
接下来咱们就能够愉快的在其余请求上携带这个 Token 了
注意
这里的Authorization 类型,你们根据本身的实际状况作修改,好比:Authorization: Bearer {{auth_token}}
以上这些已经知足个人平常使用,没有进一步了解更多,更多关于 Response 脚本的用法请你们查看官网 HTTP Response reference吧
你觉得到这里结束了(OMG),还有香料须要和你们分享,搭配上面功能使用更棒哦
辅助功能说明
RestfulToolkit
RestfulToolkit 一样是个插件,在插件市场搜索安装便可
安装了这个插件后,打开侧边栏,项目的全部接口信息都会展示在此处:
我经常使用的功能就是把指定接口生成的JSON数据拷贝到 HTTP request 文件中,免去手写的麻烦了,你说方便不?
除此以外,使用快捷键 cmd+\, 能够根据关键字快速找到接口,回车迅速到达代码接口位置,这也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Live Template
项目中请求内容各有不一样,IDEA标准提供的GET POST 请求案例可能还不能知足咱们的需求,这时咱们就能够利用 Live Template 定制本身的模版,迅速生成request 内容,像这样:
JSON Viewer
JSON Viewer是一款 Chrome浏览器插件,在浏览器 Omini-box 中输入 json-viewer + Tab, 粘贴json在此处,就能够对json数据进行格式化了
打开开发者工具,在Network下双击某个HTTP请求,会自动在 new tab下格式化返回的json数据,免去了粘贴数据而后格式化的烦恼
关于自测接口的干货我抖的差很少了,抖抖更健康
总结
再次重申,不作工具党,也没有任何批判之意,工具只是为了让咱们更高效的工做,选择适合本身的。从上面的介绍中来看,IDEA HTTP client 搭配我说的几个辅助功能很好的解决了文章开头说明的几个问题,对我我的状况来讲,足矣!!
截图码字不易
若是你认为本文对你有帮助,还请「在看/转发/赞」(这就是送个人大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