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做译者、出处,并保留本文的原始连接:http://www.ituring.com.cn/article/47972前端
他种有机蔬菜、他搞全景摄影、他本身设计制做硬件产品,他仍是个程序员,并以此为生。罗晨,他是Markdown编辑器Mou的做者,他就是一位生活在农场上的独立开发者。提起咱们这个时代的码农们,人们联想到最多的是“加班”、”赶进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好像这些是和编程密不可分的衍生品。然而,在罗晨身上咱们看到另一种可能性,咱们能够,活出本身想要的现实程序员
我十分喜欢 Mou 的 logo,这个形状是想象出来的,以前它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可是我把它变成了现实。编程
我刚开始知道 Markdown 这个语言,就以为挺有意思,想找一个 Markdown 的编辑器。当时有两个收费的编辑器。其中一个中文支持不太好,老跳,一打中文的时候那个键上下跳。另一个预览界面和编辑界面是分开的。要想预览就得点一下预览的命令,不能同时显示。我想要左边编辑右边预览,这样就能够实时预览,一边编辑,一边显示的,但是没有。那没办法,市面上没有只能本身作。而后我就作了。浏览器
Mou 的同步滚动还不精确。由于我这个是按照左右两个窗口的长度,百分比来算。同步比较难作。若是要精确匹配只能按元素。好比左边是二级标题,第一个二级标题对右边的二级标题,这样来算定位才准。可是我如今还不知道怎么作。微信
是的,Mou 如今的 logo 是方迟设计的,我很是喜欢。第一个版本的 logo 是我画的,但画的很差。后来在丁一的介绍下可以有幸请到方迟为 Mou 从新设计 logo。我当时的要求就是简洁,突出 M。我以为他设计的很是棒,这种造型是方迟想象出来的,以前现实中并无这种形状的物体。我很是喜欢这个造型,以致于我想把它变成实物。但设计 logo 和把它变成实物是两码事。当初设计 logo 的时候并无考虑到要作成实物。网络
Mou 最初(第一个公开测试版 Mou 0.6.0)的 logo,2011 年 9 月,罗晨设计:前端工程师
Mou 0.6.4 的 logo,2011 年 10 月,方迟设计:app
Mou 0.7.2 的 logo,2012 年 8 月,方迟设计改进,沿用至今:前端优化
包装我考虑过纸盒,可是不太结实。瓦楞纸是柔性的,柔性的一压就压坏了,怎么办?如今快递都比较暴力,因此咱们须要刚性的包装。这个木制包装盒是指接结构。它有一个优势就是稳固、特别结实,能够保证长途的运输当中里面的东西不受损害。材料固然是越轻越好,轻点能够省邮费,可是不能过轻,由于还要考虑到强度。当时我就考虑两种材料,一种是桐木,很是轻。第二种是松木。可是桐木要是这个厚度不结实。一踩上去就碎了。松木的踩上去没什么问题。编辑器
发货的时候木盒的外面还要套一个瓦楞纸箱的,刚柔并济,多一层保护。
你看上盖只采用这两根木条,而这边没有。这是为何呢?这个恰好能够扣住,若是这边再加两根木条,就扣不住了,会顶住 MouStand 上边这两个腿,就须要把这个盒子再高一点,那样就浪费材料了。考虑到强度、也考虑到节省材料。尺寸都是匹配的,为的是最大限度的节省材料。
包装上的标签也是我本身设计。个人风格是属于简洁素雅的风格。大面积留白,上面一条是黑底白字,其他是白底黑字。盖子里面的标签注明它的详细规格。每一个 MouStand 重 36 克(一个 Color Packs 套装包含 4 个 MouStand,木盒重 200 克。可是有偏差,偏差我故意写的大一些。好比木头里面有水分,水干了以后会变轻,湿度大还有可能变重。
这些东西加起来,再加外面套一个纸箱超不过 500 克。为何 500 克?由于发货我采用邮政,EMS 是按 500 克来算,500 克之内是一个价格,501 克又加钱就不划算了,因此保证 500 克之内。
我去年用银子,锤子凿出来一个比这个小的形状。用银子敲成银丝。再折一下。也是用锤子敲一下,折三次成这样,比这个小。
去年(2012 年 7 月)用银子凿出来的 Mou 的 logo:
再回到 MouStand,开始时,我想作 logo 那种颜色,可是调不出来。这个加工步骤是这样的,先把一块平面的铝板切割成平面形状,切割好之后,再把边角进行手工打磨,由于机器打磨好以后有毛刺。打磨好以后,第二步进行折弯,把平面的图形折三次,而后就成形了。变成一个基本的形状以后,在进行喷砂处理,使表面造成一种喷砂的效果。说白了这个喷砂就是用喷枪喷细砂。用细砂粒撞击它的表面,撞出无数的小坑,就造成了喷砂效果。喷砂的功效一个是美观。另外,折弯了之会有压痕(折弯痕),喷砂能够把痕迹减弱。这还有第四步,阳极氧化处理。喷完砂以后表面都是铝,进行阳极氧化,使表面生成一层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铝很硬,莫氏硬度达到8。像蓝宝石、红宝石、磨刀石主要成分都是三氧化二铝。氧化成三氧化二铝是对它表面进行一种保护。如今的效果就很硬,不容易划伤。也比较光滑。
而后再进行染色。你看到的这个颜色实际上不是油漆,而是墨水。氧化后,三氧化二铝的结构是透明的孔状结构,用墨水一染的话就渗透进去。最后一步进行封孔,用开水煮,把颜料封在里面。(颜料)已经渗透进去了,比油漆要好用。MacBook 表面也是这种工艺,只不过那种喷砂喷得比较细。咱们这个喷砂颗粒大一些。颗粒大是由于受到加工工艺的限制,工艺达不到那么高。另外,折弯的时候,痕迹很明显,若是用细砂喷痕迹很是明显,掩盖不掉,因此只能用中等颗粒的,恰好把折痕掩盖掉。折的时候机器有两个尖一压,每一个折弯处都有一条道,如今不容易看出来,是用喷砂给处理掉了。这一块还有脚垫(绒布贴),对下面进行保护。
刚才问到后面的孔是干什么的?最后的阳极氧化要把工件做为电极浸到溶液里。这个是导电的,必须有个触点,因此在这开了个孔,让这个地方一直导电。进到溶液里氧化,一通电,表面生成氧化膜。
刚开始作样品的时候没有开这个孔,是在这两个位置(M上面的两个尖)夹着的。夹着的时候表面出现夹痕,夹痕很是难看。因此正式生产的时候就在后面开了个孔,让它把夹痕隐藏到里面,更美观一点。
尺寸还有角度,要兼顾(iPhone 和 iPad)水平模式和垂直模式,都能放。这个水平放置没问题,竖着放也没问题。两种模式都支持的状况下,保证它体积最小,就找到这么一个平衡,再大了浪费。这个造型能够两边放。这边放一个,好比两我的,你在这边玩手机,我在这边玩这个。两个腿之间的间距也是考虑过的,若是间距再大点儿手机竖着放就拖不住了,漏下去了。
原型设计的时候,我是用纸作的,用的是一百五十克卡纸。承重无法测,只是测角度,用 iPad 比划这把角度估计出来,看什么角度倒不了。前面脚的长度,参考一下 iPhone、iPad 的厚度,长一点,这样就翻不过去。
MouStand 的原型是用纸作的:
我是把设计图纸作好,而后加工工艺肯定,再联系代工厂。这个木盒是山东曹县代工。作了两百个,仍是好说歹说人家才给作。这个属于限量生产,不像人家大工厂批量生产,那样成本很是低。铝合金加工是在广州。标签还有木头玩具的纸盒是我本身买的打印纸,打印机、切纸机,彻底是本身作。
木头玩具纸盒上的图形和图解是我用 Silo 建模软件建出模型,截图后再导入 Illustrator 里描出来线框图,包装也是我本身作的。这个是三根木条。这是附赠的玩具。这个玩具是现有的,我只不过弄了一个包装。这个玩具叫孔明锁,听说在孔明的时候就有了。
木头玩具包装盒上的图形是先用 Silo 建模,再用 Illustrator 描出来的:
这个贴纸也是我本身作的。想贴哪就贴在哪。你把后面的那层纸撕下来。这个像 GitHub 学习,GitHub 不是也是有一个 shop,也卖贴纸的、卖杯子,它也是以它的 logo 发展的周边产品,我这也是以 logo 发展的周边产品。
就是几张截图往上一堆。刚开始学摄影的时候学过 Photoshop,这都是以前积累的基础,这些知识全用上。作 MouStand 网店,要摄影,把产品拍下来,怎么拍好看,弄个摄影小棚子,布好灯光、角度、支架弄好,拍好,再调调亮度。把照片弄的好一点。拍照片大概弄了两天。
价格就是成本加上跑腿的路费,从我住的农场到邮局来回骑自行车要 20 千米。这个我定的是每个二十九刀。按这个价格来算。参考了一下国外市场 iPad 支架的价格。通常三十刀,个人是二十九刀。只不过咱们是四个一块儿卖,两个一块儿卖,就显得比较贵。其实一个拿出来,二十九刀,在国外来讲是很正常的一个价格。可是木盒只有两百个,太多了木盒太占地方,家里也放不下。
彩色一百套,黑白的一百套,一共两百套。如今卖了二三十套。都卖了也挣不了多少钱。主要是本身作着玩,有这个乐趣。我面向的客户主要是国外的,国内的少。要是弄个淘宝店铺,我感受有点麻烦。国内目前卖了八套。
不想再作实物的东西,麻烦。由于作一套东西考虑的东西太多了,方方面面都要考虑。还要存货还要发货。作软件多省事。玩过去就过了。玩过就很差玩了。
我想作点工具,为我之后前端工程师的职业作好铺垫,可是写到最后发现写软件已经有收入了,能够不找工做了。
我大学上的太原科技大学。我是 2005 开始, 2009 年毕业的。当时学的是通讯工程,我觉得本身会感兴趣,其实没有。如今这个专业毕业的有一半都不是作本专业工做的。有的人作通讯搞信号基站,要不就是楼道里面安个无线网。我以为很差玩,因此后来就玩起了全景摄影。
86vt 是我作的咱们学校的(全景摄影)虚拟校园网站。我考大学以前,看这个学校网站挺烂的,只有两三张图片,以为很破。入了学之后以为还挺漂亮的,是学校网站没有体现出来,后来我就想用一种方法把学校风格体现出来。咱们学校虚拟校园 86vt 是上学的时候完成的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实际上一个月就作完了。可是前期准备学知识学的时间比较长。我 2007 年开始学全景摄影方面的知识,学完以后 2008 年 4 月份才开始作这个项目。这里面有三十多个场景。拍的时候都要选人少的时候,人多了图片拼接的比较难处理,全景不是拍一张就完了,是拍不少张拼起来才能造成一张。若是你是走动的,在这拍了一张,又跑到那了,那张拍上你了,那就半截半截的。
我用的 8 毫米鱼眼镜头,云台、三脚架。云台就是保证旋转的节点精确,没有视差,才好拼接。云台上面有刻度。如今好一点儿的云台都是带锁的。好比 90 度一个锁,这么一转响一下,九十度到了,很是方便。如今我要拍那样一幅照片的话只要半分钟左右。须要拍四张,九十度拍一张就行。拍完以后回去拼接。比较细的处理一个拼接照片要一个小时。要是作个大概,几分钟就行了。
在学校的时候搞摄影,要把照片放在网上,而后开始研究网络相关的知识。网页、空间、域名。由于刚开始想把照片放到网上,才接触到互联网知识(技术方面)。若是我不摄影,可能我就接触不到互联网(技术方面)。
有个学长(舒文亮),比我大一级,还没毕业就在雅虎上班了。咱们以为他很厉害。我作这个 86vt 网站的时候,也向他请教了很多问题,那个时候他就是个人偶像。他当时已是前端工程师了,也是转了好几圈,而后又回到前端,他如今在阿里巴巴带团队。我当时就想,我也想像他那样厉害,我也要学这个,我也要当前端工程师!实际上在大学我对互联网还不怎么了解,毕业之后想找这么一个工做怎么办?那就学呗。学只能在家学,等何时把前端工程师相关的知识学完以后,再找个前端的工做作。因此毕了业以后要选择找工做仍是回家待着,我就想回家待着,家里也支持,在家就在家吧,也不指着我工做。
毕业后回到家先开始学的 HTML,CSS 和 JavaScript。学了几个月后作出了 resizeMyBrowser,接着又在 resizeMyBrowser 的基础上作了个 Safari 浏览器插件 Resize。
以后又了解到前端优化方面的知识,经过压缩 CSS,JavaScript 等文件可以提升页面初次下载速度,我就想找个好用的压缩工具,当时都是命令行的,就是在 Mac 平台都是命令行的工具。我以为太麻烦,想要一个图形界面,可是市面上没有。没办法只能选择本身作。从那个时候开始学 Objective-C,想着作一个 YUI Compressor 的图形界面,方便批压缩 CSS、JS 文件。因而作了个人第一个 Mac 应用 Smaller。
再后来了解到 Markdown,又写了 Mou。
其实我作的这些个工具基本上都是跟前端工程师这个职业相关的。实际上做为一个前端工程师须要作这些工做,用这些工具能够提升个人工做效率,我想作点这些工具,为我之后前端工程师的职业作好铺垫。工做的时候效率会高一点。
但是写到最后发现写软件已经有收入了,找前端工程师的工做不是必要的了。我是从摄影转到学 Web 的知识,想成为 Web 前端工程师,却在学习 Web 前端方面知识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的转成了开发软件。上次在 QCon 认识个一淘的朋友(葛灿辉),他说我更像一个产品经理,不像程序员。
其实已经有不少公司找过我了,Mac 软件开发方面的居多,Web 前端也有。有一个德国的公司 Wunderlist,邀我去作 Objective-C 开发。可是我家人都在这,出国太麻烦了。阿里的 Mac 开发团队邀请过我两次,只是第一次的时候尚未去工做的打算,第二次的时候我正打算作硬件,作这个支架,也抽不开身。如今也暂时尚未去公司工做的打算,在家自由惯了,去公司会不太习惯吧。还有腾讯也邀请过,作前端工程师。他们说我网站设计的好,其实我以为作的很简单,就是几张截图而已。
确定有关系。我在软件开发前期的时候很是苦恼。有时候一个问题连着一两个星期没有思路,就成天在那想,睡觉的时候还想,一天到晚不停地想,那才能想出来。可能在公司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想了。
我作的不少东西都是以玩为主。可能跟小时候常常拆东西有关。我父母给我比较大的自由。上学学习方面不会逼着我。可是我本身知道学。考高中、大学,报志愿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干涉,都是我本身决定。他们相信我。
在家比较闲,闲着没事。软件开发前期比较忙,后期就是维护了。维护天天回回邮件,客户支持。实在闲着没事了作作新功能,不像前期那么紧。
我家在天津汉沽区附近的汉沽农场,那个地方属于河北,是河北省在天津的飞地。说是农场,实际上就是不少农村连在一块。这块地是在天津市境内,可是属于河北省管。
我如今天天早上就在园子后面浇浇地,种种菜。就在我家房后面那么一块。我种了十颗人参就活了五颗。还种了一颗蓝莓树,蓝莓属于灌木,很矮,就像周围马路边的灌木,上面结小小的蓝莓果。我都是在淘宝上买的种子。我常常会给葱们,还有蓝莓喷点儿水,不打药,纯自然绿色食品。
闲的没事儿我会打打沙袋,锻炼身体。邮局离我家10千米,每次骑车去邮局发货(Moustand)往返就要两个小时。途中,会通过乡间小路,天气好的时候,景色仍是不错的。
在家待着腻了,再去工做,找份工做,体验一下上班的感受,我还没上过班呢,不知道上班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