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互联网的网络层来讲,其提供的服务很是简单:算法
网络层可能提供的服务
网络服务模型:安全
- 确保交付
- 保证延迟的确保交付
- 有序交付
- 确保最小带宽
- 确保最大时延抖动
- 安全性服务
那么IP协议提供以上那些服务呢?服务器
答案就是:一个也不提供网络
- 不 确保交付
- 不 保证延迟的确保交付
- 不 有序交付
- 不 确保最小带宽
- 不 确保最大时延抖动
- 没有 安全性服务
数据报网络
IP协议构建的网络就属于数据报网络队列
特色:ip
- 无需创建链接,维持状态信息
- 使用转发表决定分组输出端口
- 经过最长前缀匹配原则进行查询转发表
路由器工做原理
- 输入端口 - 从物理层接收数据,拆封分组、查看相应协议层头部,查询转发表放进发送队列
- 交换结构 - 负责发送队列到输出队列的运输
- 输出端口 - 拿到输出队列的数据,而后封上相应协议层的头部,送给物理层
- 路由选择处理器 - 负责执行路由选择,更新转发表,以及一些控制功能
网络层的三个主要组件
IP协议
IPV4数据报格式
- 版本:规定了IP协议版本
- 首部长度
- 服务类型:区分不一样类型的IP数据报
- 数据报长度
- 标识、标志、片偏移:用于IP数据报分片
- 寿命:一个数据报能够被路由处理的次数
- 协议:用于IP的多路复用和分解,即应将数据交付给上层的那个协议,TCP仍是UDP。
- 首部检验和
- 源和目的IP地址
- 选项:用于扩展IP首部
- 数据
IPV4编址
- 总长度为32位
- 通常以8位一组
- 子网:具备相同的前半部分地址的一组IP地址构成的网络
- 编址方案:
DHCP
是一种用于自动分配IP地址且即插即用的协议,使用UDP做为输运层服务路由
对于一个新加入网络的电脑:class
- DHCP服务器发现。经过设置源ip地址为0.0.0.0,且目的ip地址为255.255.255.255的UDP分组,在网络中广播
- DHCP服务器提供。DHCP监听到广播,使用一个 DHCP提供报文 向客户做出响应(继续以广播的形式发出,由于此时客户依旧没有本身的IP地址)
- DHCP请求。客户获得响应后,发送一个 DHCP请求报文,回显响应的配置参数
- DHCP ACK。服务器回应一个 DHCP ACK报文,响应客户的请求报文
NAT
从目的来讲,NAT技术使得多台电脑能够经过一个公共ip上网,且不发生冲突。原理
其行文的核心在于,从路由器(具有公共IP的设备)拦截全部的分组,修改其ip地址和端口,并记录这种修改产生相应的映射,发送修改后的分组,接收时执行相反的步骤。扩展
路由选择算法
分类
全局仍是分散:
- 全局式路由选择算法(链路状态算法):
- 分散式路由选择算法(距离向量算法):
动态仍是静态:
是否负载敏感: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 用于主机和路由器彼此沟通讯息
- 构建于IP协议之上(由于其报文位于为IP数据报的数据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