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huo
栏目
标签
nignx正向代理,nginx反向代理
时间 2020-07-25
标签
nignx
正向
代理
nginx
反向
栏目
Nginx
繁體版
原文
原文链接
nginx正向代理
正向代理就是假设有一个内网
内网有两台机器,这两台机器只有 a 能够上网
b 不能上网,可是 a 和 b 经过网络相链接
这时若是 b 想访问外网,就能够经过 a 来正向代理访问外网
正向代理就是在内网中模拟目标服务器,把内网中其它机器的请求
转发给外网中的真正的目标服务器
因此正向代理是接受内网其它机器的请求的
反向代理则是反过来
也是一个内网,有几台机器,只有其中一台与外网链接
可是反向代理接受的不是内网机器的访问请求
反向代理接受的是外网过来的访问请求
而后把请求转发到内网中的其它机器上去
外网发出请求的用户并不知道反向代理的服务器把请求转发给了谁
要在一台机器上设置正向代理的功能
如图,编辑一个nginx配置文件
上图就是配置文件内容
若是配置一台服务器做为正向代理服务器
那么这个虚拟主机配置文件就必须是默认虚拟主机
由于全部访问这台机器的网络请求应该先访问这个虚拟主机才对
因此这里要设置 default_server
而后还要把原来的 默认虚拟主机 配置文件名称修改掉
如图,把 default.conf 配置文件的名称修改一下
这样就取消了原来的默认虚拟主机配置文件了
由于默认的默认虚拟主机配置文件就是 default.conf
配置文件里面的 resolver 119.29.29.29
意思是配置一个 dns 地址
由于是作正向代理,接受了内网请求的域名后
要把请求发送给真正要访问的服务器
可是内网发送的域名是没有包含 ip 地址的
因此还要把域名发送给 dns 服务器解析 ip 地址
拿到 ip地址后才能转发到要访问的服务器上去
因此这里须要配置一个 dns 地址
接受了内网域名后,就会把域名发送到这个 dns 上去解析
下面的 location 按照图中设置就能够了
这样正向代理服务器接受内网机器请求后
就会把域名发到配置的dns上解析,而后访问真正的服务器
再把真正服务器返回的内容发送给发出请求的内网机器
nginx反向代理
作一个反向代理的例子
如图创建一个测试的虚拟主机配置文件
监听 8080 端口,域名为 www.test.com
根目录是 /data/wwwroot/test.com
访问虚拟主机显示的首页文件是 index.html
如图,建立虚拟主机的根目录 /data/wwwroot/test.com
而后使用 echo "test.com_8080" > !$/index.html
建立一个内容为 test.com_8080 的首页文件
这个文件在 /data/wwwroot/test.com 目录里面
如图,新建一个反向代理的虚拟主机配置文件
监听 80 端口,域名为 www.test.com
下面的 location / 里面就是反向代理的配置
当访问这个虚拟主机的时候,就会把访问请求发送给 127.0.0.1:8080
如图,使用 curl 访问 127.0.0.1:8080 虚拟主机
成功返回了 test.com_8080 这说明这个虚拟主机可以被访问
如图,再建立一个虚拟主机配置文件
跟以前的 test 虚拟主机差很少
可是这个虚拟主机并无设置 域名
location 设置返回的内容是 8080 default 字符串
保存退出,重载 nginx
还要把 test虚拟主机的 default server 设置取消掉
那么如今 127.0.0.1:8080 对应两个虚拟主机
一个是 test 虚拟主机,另一个是 8080 default 虚拟主机
这两个虚拟主机的 ip 端口都是如出一辙的
它们的区别是 test 虚拟主机是有域名的
而 8080 default 虚拟主机是没有域名的
如今已经设置了 8080 default 为默认虚拟主机
因此若是只访问 127.0.0.1:8080 的话
访问的必定是 8080 default 虚拟主机
若是想访问 test 虚拟主机,就须要加上 test 虚拟主机的域名
才能成功访问 test 虚拟主机
如图,能够看到访问 curl 127.0.0.1:8080/ 返回的结果是 8080 default
使用 curl -x127.0.0.1:8080 www.test.com
这里带上了域名,返回的就是 test.com_8080
说明想访问 test 虚拟主机,ip端口还须要绑定域名才行
如图,curl 访问 127.0.0.1:80 域名 www.test.com
返回的是 test.com_8080 说明这个反向代理成功了
咱们访问的是 80 端口,实际却返回了 8080 端口的虚拟主机的内容
如图,这里把反向代理虚拟主机里面的 proxy_pass 行下面的都注释掉
保存退出,重载 nginx
如图,再使用 curl 访问 127.0.0.1:80 域名 www.test.com
实际返回的倒是 8080 default
而咱们想访问的倒是 test 虚拟主机
如图,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这一行代码就是指定访问的域名
上面设置了 127.0.0.1:8080
反向代理的时候就会指向这个 ip端口
若是不设置 host 那就只会访问 127.0.0.1:8080 的虚拟主机
若是设置了 host ,那么就会指向跟指定的 host 绑定的 127.0.0.1:8080
这里的 $host 是系统变量,实际的值就是当前的虚拟主机的 server_name
也就是 www.test.com ,server_name 是什么,host的值就是什么
这里设置了 host 就至关于 curl -x127.0.0.1:8080 www.test.com
若是这里不设置 host 那么就只会访问 127.0.0.1:8080
这样就能够把 域名 跟 ip端口进行绑定
如图,除了写 ip端口以外,proxy_pass 也能够直接写域名
这里写的是 www.123.com:8080/
可是这样写的话, nginx 并不知道这个域名指向哪里
因此还须要在系统里面绑定对应的 ip
例如在 /etc/hosts 文件里面,写入对应的 域名和 ip 进行绑定
这样nginx 里面的 proxy_pass 的域名系统就会解析出一个 Ip 地址
而后再访问这个 ip端口
下面的 proxy_header Host 做用就是设置一个 域名
这个域名会与上面的 ip端口绑定访问
若是上面的 ip端口 写的不是 ip 而是域名
跟下面指定的域名是不冲突的,由于上面写的域名的做用是用来解析ip的
下面指定的域名才会跟上面解析出来的 ip端口进行绑定访问
这个例子使用的是 $host 这是 nginx全局变量
这个变量实际是对应了一个值的,就是当前虚拟主机 server_name 的值
可是通常来讲,仍是直接写 ip 端口方便一些
上面就是指定 ip端口
下面指定跟 ip端口绑定的 host 域名
nginx反向代理02
如图,proxy_pass 指令后面能够跟 url
有三种格式,传输协议+域名+uri (访问路径)
传输协议+ip端口+uri
传输协议+socket
这里 unix ,http ,https 都是传输协议的种类
域名+uri 和 ip端口+uri 还有 socket 都是访问的路径
socket 通常是某个程序专用的访问端口
访问某个socket就是访问某个特定的程序,因此不须要使用路径
如图,写 proxy_pass 的时候,不一样的写法有不一样的结果
好比 location /aming/
若是访问的路径包含 /aming/ 就会触发
这里的proxy_pass 就会执行
可是location 里面的 proxy_pass 不一样的写法会致使实际访问的路径有差异
虽然由于访问的路径包含 /aming/ 目录才执行 proxy_pass
可是实际访问的路径不必定包含 /aming/
这个例子是访问虚拟主机内的 /aming/a.html 文件
根据 proxy_pass 的不一样写法实际上会访问到不一样的路径去
若是 ip端口 后面没有接任何目录符号
就会访问 /aming/a.html,这是咱们想要的
若是 ip端口后面接了根目录符号 /
那么就会直接访问根目录里面的 a.html文件,这显然不对
ip端口后面接 /linux/ 那么就会访问 /linux/ 里面的 a.html文件
若是 ip端口后面是 /linux 最后没有跟目录符号 /
就会访问 /linuxa.html
因此若是想正确访问 /aming/a.html
有两种写法,一种是 ip端口后面不要加任何目录符号 /
第二种是完整的写成 ip端口/aming/ 这样写
根据上面示例能够发现,ip端口后面无论是什么目录
实际访问路径就会变成直接把最终要访问的文件名称 a.html
直接添加到 ip端口 后面的目录上去
因此 ip端口后面不写任何目录符号的话,系统才会本身添加 /aming/a.html 这个目录路径
一旦有任何目录符号存在,就会直接把 a.html 放在这个目录符号后面
第二种状况是,ip端口+ /linux
实际结果是访问 /linuxa.html
这多是由于 linux 后面没有跟上任何目录符号 /
因此系统把 linux 认为是一个没有写完的文件名称
而后就直接把 a.html 这个文件名称跟 linux 粘贴在一块儿
这样就变成了要访问的文件是 /linuxa.html 的形式
因此无论写什么路径,后面必定要跟上目录符号 /
反向代理03
如图,proxy_set_header 是设置被代理的服务器能够接收到的 header 信息的
好比有三台电脑 a b c
a 是咱们用来访问的电脑,咱们从 a 发出访问请求
b 是反向代理服务器,b 接收咱们发出的访问请求
c 是被反向代理的服务器,也就是咱们真正要访问的服务器
b 会把咱们的访问请求转发给 c
若是不设置 proxy_set_header 的话,b 转发请求给 c 的时候就不会带上相应的 header 信息
若是设置了这个参数,在转发请求的时候就会带上对应的 header 信息
其中 $remote_addr 和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这两个变量是 nginx 的内置变量
$remote_addr 变量里面保存的是 b 反向代理服务器自己的 ip 地址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变量里面保存的是 a 客户端电脑的 ip 地址
若是不设置这个变量的话,c 服务器其实是不知道访问请求的真实来源地址的
而设置了这个变量, c 服务器就能够知道这个访问请求是哪个ip地址发过来的
如图,编辑 www.test.com 虚拟主机的配置文件
假设这个虚拟主机是咱们要访问的 c 服务器
location 里面设置了两个echo 显示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和真实来源地址
$remote_addr 记录了反向代理服务器的地址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记录了访问请求的真实来源地址,也就是客户端的地址
这样设置,访问这个虚拟主机的时候,就会显示这两个变量里面保存的值
保存退出,而后重载配置文件
如图,编辑反向代理服务器虚拟主机的配置文件
如图,能够看到 location 里面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和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这两行是被注释掉的
先作个测试,保存退出重载配置文件
如图,使用 curl 测试从 192.168.133.140:80 发出访问请求
192.168.133.140 这个 ip 实际就是 客户端 ip
由于访问请求就是从这个 ip 发出来的
可是能够看到,测试以后,实际显示的倒是两个 127.0.0.1 的回环地址
并无 192.168.133.140 这个 ip
在这个测试里面,反向代理服务器 和 真实服务器 都在本机上面
因此真实服务器 c 接收的访问请求来源 ip 就是本机的回环地址
反向代理服务 b 发送请求给 真实服务器 c 走的就是 127.0.0.1 的内部回环地址
由于这两个服务器都在本机上,本机上的程序之间通信基本都是走 127.0.0.1 回环地址的
因此 c 的 $remote_addr 的值就是 127.0.0.1
由于反向代理服务器 b 没有设置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因此真实服务器 c 的接收到的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变量值就是请求发送过来的 ip
也就是 127.0.0.1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这个变量其实是记录了从客户端开始
请求总共通过了哪些 ip 地址的一个变量值,多个 ip 地址之间使用逗号分隔
若是发送的访问请求没有设置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这个变量的话
那么接收方的这个变量的值就只是访问请求发送过来的上一个 ip , 也就是跟 remote_addr 相同
好比访问请求从 a 到 b 到 c
若是 b 设置了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的话
那么这个变量的格式就是 a_ip, b_ip
也就是记录了 a 的ip 和 b 的ip
若是中间还通过更多的服务器的话,那么它们的 ip 也会被记录下来,使用逗号分隔
固然每一台代理服务器都须要设置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这个变量才行
否则下一台代理服务器的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这个变量将不会记录到以前通过的 ip
只可以记录到上一台服务器的 ip
因此在这个测试里面,由于 b 没有设置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因此 c 服务的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变量的值等于 $remote_addr 的值
如图,第二次测试,编辑反向代理服务器 b 的配置文件
把 location 里面的 X-Real-IP 和 X-Forwarded-For 两行注释去掉
保存退出重载配置文件
如图,再次测试
能够看到返回的结果,第一行 remote_addr 的值是 127.0.0.1
这是 代理服务器 b 的 ip
第二行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的值是两个 ip
curl 命令里面,访问请求是从 192.168.133.140 发出的
也就是说,客户端 a 的 ip 就是 192.168.133.140
b 的 ip 就是 127.0.0.1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记录的是到达 c 的访问请求通过了哪些 ip
访问请求是从 a 到 b 再从 b 到 c 的
因此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变量 记录了 a 的 ip 和 b 的 ip
由于访问请求在到达 c 以前通过了这两个 ip 地址
因此之后作反向代理的时候,这几行变量都要设置
后面的真实服务器才可以获取到访问请求的真实 ip 地址
反向代理04
如图,redirect 应用的场景很少,主要有三种写法
功能是修改被代理的服务器返回的 location 和 refresh 头域信息
第一种写法,redirect 是返回的头域信息
replacement 是要修改的信息
redirect 会被修改成 replacement
第二种写法是 default 就是默认设置的意思
第三种 off 意思就是关闭 redirect功能
如图,作一个测试,编辑代理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要测试成功有几个条件要达成
首先,location 后面只能是根目录 / 不能是加别的
第二个条件是proxy_pass后面的 url 后面不能加 / 符号
正常来讲是要 / 结尾的,可是这里不能用 / 结尾
而后访问的目录必须真实存在,若是不存在能够建立一个
而后再目录里面也能够建立一个 index.html 文件,里面编辑一些字符串内容
保存退出重载一下配置文件
如图,编辑被代理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写成如图所示的这种简单格式
保存退出重载配置文件
如图,curl 测试访问的时候,若是 aming 后面加了 / 结尾,那么就会访问到 index.html 文件
可是咱们要访问的是目录自己,并非里面的某个文件
因此 crul 的时候,访问的地址结尾不能加上 / 符号
这样就能够访问到 aming 目录了
能够看到,返回的代码是 301 表示永久重定向
下面的 location 后面的字段,是带端口8080 的访问路径
如图,编辑被代理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添加 access_log /tmp/456.log
这样就开启了服务器的访问日志,检查访问日志能够更清晰的了解访问过程
保存退出重载
如图,从新 curl 测试一次,此次测试 aming 结尾是带 / 符号的
cat 查看 /tmp/456.log 访问日志
发现日志信息没有 host 和 端口 等信息
这种状况能够修改 nginx.conf 配置文件里面的 format 配置
如图,配置文件里面 log_format main 这三行原本是被注释掉的
如今把注释去掉,让这几行产生做用,这个就是日志返回信息的格式设置
如图,在最后面添加两个nginx变量 $host $server_port 这两个变量
而后保存退出重载一下,这样访问日志显示的信息里面,就会加上这两个变量的信息了
如图,编辑代理服务器配置文件,一样添加 access_log 配置
日志地址就是 /tmp/proxy.log
后面加上 main 由于 nginx.conf 里面配置的格式是用 main 命名的
这里加上main 表示使用 main 命名的格式来显示日志信息
如图,一样被代理服务器里面的 access_log 后面也须要加上 main
表示使用 main 的格式显示日志信息
保存退出重载一下
如图,curl 测试一下,此次测试是用 / 符号结尾的
查看 456.log 后端服务器的日志,能够看到,访问的是 8080 端口
查看 proxy.log 代理服务器日志,能够看到,访问的是 80 端口
网络代码都是 200 这样是正常的
如图,此次访问 aming 结尾不带 / 符号
能够看到返回的是 301
查看 proxy.log 返回的也是 301
如图,从新测试一下,再查看两个日志
看到 301 再到 200 的日志信息
总之肯定了咱们访问 80 端口,跳转到了 8080 端口
可是客户端是访问不到 8080 端口的
如图,解决这个问题可使用 proxy_redirect
这里是
http://$host:8080/
/;
这样写能够把原本返回的 8080 端口信息给去掉
保存退出重载
如图,从新测试
能够看到,返回的是 301
而后 location 后面的地址里面,也没有 8080 端口的信息存在了
反向代理05
proxy_buffering 是缓冲的意思
缓冲就是在内存里面划一块区域,在里面写数据
写到必定量的时候,才会把缓冲里面的数据写进硬盘中
这样作的话,就能够大大减小硬盘的读写频率
若是不作缓冲,每产生一次数据都要读写一次硬盘,对于硬盘的负担就会很大
假设有三个对象,客户端 a 代理服务器 b 被代理服务器 c
a 发出请求,b 接收请求,转发给 c
c 返回数据给 b ,而后 b 再把数据发给 a
这是通常的运做状况,可是若是 a 发出许多访问请求
或者有不少个客户端发出访问请求
那么对于代理服务器 b 和 被代理服务器 c 来讲
每一个请求都要按照这个流程处理一次,负担就会很重
proxy_buffering 就是在 代理服务器 b 的内存里面设置一个或多个缓冲区域
当缓冲区域数据量满了的时候,才把数据转发给相应的客户端
这样代理服务器 b 的数据转发次数就大大减小了,负担就降低了
当 proxy_buffering 开启的时候,由 proxy_busy_buffer_size 来决定什么时候把数据发送给 a
在这个过程当中,若是 buffer 区域被写满,有数据溢出
多出来的数据会被写入到 temp_file 也就是一个临时文件中去,这个文件会存储在硬盘上
若是 proxy_buffering 关闭的话,c 反馈的数据就直接由 b 转发给 a
而不会有别的操做发生
如图,无论 proxy_buffering 是 on 仍是 off 的状态
proxy_buffer_size 这个选项都是生效的,这个参数是用来设置一个 buffer
这个 buffer 存储了服务器反馈的 header 信息
若是设置不够大,存储不了 header 信息的话,会出现 502 错误码
因此建议设置为 4k
如图, proxy_buffers 是定义每一个请求的 缓冲区个数 和 每一个缓冲区的具体大小
这里定义了 8 4k 意思就是有 8个缓冲区,每一个缓冲区的大小为 4k
那么总缓冲区的大小就是 8*4 = 32 k
假设有一万个请求,那么缓冲区就是 8 * 10000 个缓冲区了
由于这个设置是针对每一个请求来的,而不是总共只有 8 个缓冲区
proxy_busy_buffer_size 定义的是达到多少数据量,就把数据传输给客户端
这里定义的是 16k ,那么当 b 的属于这个请求的缓冲区接收到 16k 的数据量的时候
就会把数据转发给 a
这里缓冲区有 8 个,总共 32k 的大小,缓冲区通常来讲处于两种状态
一个是接收数据,一个是发送数据,并不能同时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
proxy_busy_buffer_size 定义的就是 发送数据的缓冲区的大小
因此 proxy_busy_buffer_size 的大小要比缓冲区的总大小要小才行
接收的数据达到 proxy_busy_buffer_size 设置的数据量的时候
这些缓冲区就进入发送数据的状态,剩下的缓冲区则是接收数据的状态
若是请求反馈的数据总量小于 proxy_busy_buffer_size 设置的值
那么 b 接收完成就会直接转发为 a
若是请求反馈的数据总量大于 proxy_busy_buffer_size 设置的值
那么当缓冲区接收的数据量达到 proxy_busy_buffer_size设置的值的时候
就会把这部分的数据先发送给 a
如图,proxy_temp_path 定义的是临时文件存放目录
举例,a 发出请求,b代理服务器分配给 a 这个请求的 缓冲区 总大小为 32k
可是 c 服务对这个请求反馈的数据量为 100 MB 这么大,远远超过缓冲区的大小
这种状况下, b 接收 c 的数据的过程当中就会有不少数据溢出缓冲区
这些溢出的数据会被先保存到 b 的硬盘上的临时文件里面去
proxy_temp_path 定义的就是这个临时文件存放的路径,还有子目录层级
这里定义的路径是 /usr/local/nginx/proxy_temp 这是一个目录名称
临时文件就会存放到这个目录里面去
后面的数字 1 2 表示子目录层级
前面的目录路径是由咱们本身定义的,子目录是系统自动建立的
建立多少个子目录层级,能够经过后面的数字设置
好比 只写一个 1 就表示子目录只有一层,子目录的名称为 0-9 的命名方式
根据定义,proxy_temp_path 支持三级子目录,也就是能够写 3 个数字
好比写 1 子目录数量和命名方式 就是 0- 9 共10个
若是写 2 就是 00-99 共100个,若是写 3 就是 000-999 共1000个子目录
子目录名称也是根据这些数字来命名的
若是写 1 3 就表示子目录分两层,第一层是 0-9 10个子目录
第二层是 000-999 1000个子目录,也能够反过来写 3 1
这样第一层就是 1000 个子目录,每一个目录下面第二层又有 10 个子目录
proxy_max_temp_file_size 定义的是 临时文件的总大小
好比这里设置为 100M 说明每一个临时文件最大为 100M
临时文件的数据若是传输完成,就会自动删除
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 定义的是同时写入临时文件数据量的总大小
这里定义一个值好比 8k 或者 16k
若是同时写入的数据量低于这个值,那么就增长同时写入的数据量
若是高于这个值,那么就减小同时写入的数据量
由于同时写入的数据量过高,对于硬盘 IO 负担太大,而过小则没有充分用到硬盘的性能
因此设置一个值,既不会太快,也不会太慢,充分使用到硬盘的性能,又不会负担太重
如图,这是一个使用 proxy_buffering 的例子
首先是设置为 on 的状态,也就是打开 buffer 功能
头文件存储的 buffer区域大小为 4k
而后是其它数据的 buffer 区域为 2 个,每一个大小为 4k
而后是 busy_buffers 的数据量为 4k
buffer 接收的数据量达到 4k 时就会发送数据
而后是临时文件存放的路径定义,定义了两层子目录
分别是 1 2 也就是 第一层有 0-9 10个子目录
而后每一个子目录下面 第二层有 00-99 100个子目录
而后是每一个临时文件的大小为 20M
而后是临时文件同时写入的数据量定义为 8k
反向代理06
如图,要使用 proxy_cache 首先要打开 proxy_buffering 功能
proxy_cache 就是缓存功能
客户端 a 发出请求,若是 a 请求的数据已经保存到 代理服务器 b 的缓存里面的话
那么 b 会把相关数据直接发送给 a 而不会去向 服务器 c 请求数据
若是不开启缓存功能,那么 a 的每一次请求,代理服务器 b 都会向 服务器 c 请求获取一次数据
若是 a 两次请求的数据是同样的,也会向 服务器 c 请求两次数据
开启缓存功能的话,第一次请求的数据已经被保存到 缓存里面了,第二次若是请求一样的数据
b 就会直接从缓存里面获取,而不会去向 c 获取数据,这样就减轻了 服务器 c 的负担
总结,缓冲能够减轻 代理服务器b 的负担,缓存能够减轻 被代理服务器 c 的负担
如图,proxy_cache 功能的开启与关闭
proxy_cache off 意思就是关闭缓存功能
proxy_cache zone 就是开启缓存区,zone 就是缓存区的名称
缓存区名称是能够任意命名的,能够是 zone 也能够是 123 等任意名称
这里写一个缓存区名称就表示了开启一个以这个名称命名的缓存区
从 nginx 0.7.66 版本开始,开启 proxy_cache 以后
还会检测被代理服务器的 http 响应头中的 Cache-Control ,Expire 头域
若是 cache-control 的值为 no-cache 时,那么这个请求的数据是不会被缓存的
如图,curl -I 一个网站请求数据
能够看到,返回的头文件信息,Cache-Control 后面的值里面
存在 no-cache ,表示这个请求返回的数据是不会被缓存的
如图,proxy_cache_bypass 这个参数是设置某种状况下
请求的数据不从 cache 中获取,而是直接从后端服务器中获取
这个参数后面的 string 通常为 nginx 的一些变量
好比 proxy_cache_bypass $cookie_nocache $arg_nocache $arg_comment;
这样设置就表示,这三个变量的值,任意一个不为 0 或 空 的状况下
响应数据就不会从 cache 中获取,而是直接从后端服务器获取
暂时不多用到,了解一下便可
如图,proxy_no_cache 跟上面的参数用法类似
主要是设置某种状况下,获取的数据不进行缓存
示例 proxy_no_cache $cookie_nocache $arg_nocache $arg_comment;
这样设置就表示,当后面这三个变量任意一项的值不为 0 或者 空 的时候
获取的数据都不进行缓存
如图,这个参数格式跟上面的参数差很少,通常不须要设置,保持默认就能够了
如图,proxy_cache_path 是设置缓存区具体配置的参数
缓存除了内存中的空间外,还能够在硬盘中划出一块空间来作缓存
path 就是指定一个目录路径做为缓存路径,缓存会存放到这里面
levels=1:2 这个表示目录层级,第一个数字设置的是第一层
第二个数字设置的是第二层
1 表示 0-9 a-f 总共16个字符,每一个目录由单个字符组成,一共16个目录
2 表示 0-9 a-f 总共16个字符,可是每一个目录由两个字符组成,00,01,04,2f 之类的,有两百多种组合
总之这个参数是设置子目录层级,第一个数字表示第一层
第二个数字表示第二层
keys_zone 是设置内存zone 的名称和大小
keys_zone=my_zone:10m 就表示zone的名称叫作 my_zone
而后 zone 的大小是 10MB
inactive 是设置多长时间后,把缓存删除
好比图中设置为 300s 意思就是,若是数据在 300秒内没有被访问过
那么这个数据就会从缓存中删除
max_size 是设置硬盘中的缓存最多能够存储多少数据
好比这里设置为 5g ,上面设置的目录 /data/nginx_cache/
这个硬盘上的目录,最多能够存放 5g 的数据,若是超过这个量
系统就会先把访问量最少的数据删除,再放新的数据进去
proxy_cache_path 这行代码不能写在 配置文件的 server 括号内
要写在 http 括号里面
举例说明,首先编辑 nginx.conf 配置文件
如图,在 server 的外面添加 proxy_cache_path 代码
如图,由于指定的缓存目录 /data/nginx_cache/ 不存在,因此这里要建立一下
如图,编译一个虚拟主机的配置文件,在location 里面添加 proxy_cache my_zone;
这样这个虚拟主机接收请求的时候,就会使用 my_zone 这个缓存空间了
而 my_zone 缓存空间的具体定义已经在 nginx.conf 配置文件里面做了定义
nginx.conf 里面的配置内容对全部虚拟主机都是有效的
因此在 nginx.conf 里面定义了 my_zone 的话
那么在全部虚拟主机配置文件里面使用 proxy_cache my_zone
这些虚拟主机就均可以使用到 my_zone 这个缓存空间
而后保存退出重载配置文件就能够生效了
平时使用,只须要添加这样两行代码就成功配置好缓存了
如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nginx 服务自己的权限是 nobody
刚才的目录是使用 root 权限建立的
因此这里要把 缓存目录 的全部者所属组修改为 nobody
这样nginx 服务操做这个目录的时候就不会有权限问题了
如图,查看 /data/nginx_cache/ 目录内容
能够看到 0-9 a-f 的第一级目录
进入 0 目录内查看,能够看到由两位数构成的 第二级目录
总结,缓存空间配置主要就是定义 proxy_cache_path
能够在 nignx.conf 里面定义,这样任何虚拟主机均可以使用到
定义好 proxy_cache_path 后,在须要使用缓存的虚拟主机 server内
配置 proxy_cache zone_name
zone_name 就是 proxy_cache_path 里面定义好的缓存空间名称
这样对应的虚拟主机就可使用这个缓存空间了
相关文章
1.
nginx---nginx正向代理、反向代理
2.
nginx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3.
Nginx正向代理与反向代理
4.
正向代理 反向代理 nginx
5.
Nginx-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6.
nginx 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7.
Nginx 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8.
nginx正向代理、反向代理
9.
nginx反向代理和正向代理
10.
nginx 正向代理与反向代理
更多相关文章...
•
Spring JDK动态代理(附带实例)
-
Spring教程
•
Spring CGLlB动态代理(附带实例)
-
Spring教程
•
Docker 清理命令
•
IntelliJ IDEA代码格式化设置
相关标签/搜索
反向代理
http反向代理
代理
反向
正向
向量代数
代理和反射
代理篇
代理模式
代理商
Nginx
PHP教程
MySQL教程
SQLite教程
代码格式化
0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QQ
每日一句
每一个你不满意的现在,都有一个你没有努力的曾经。
最新文章
1.
CVPR 2020 论文大盘点-光流篇
2.
Photoshop教程_ps中怎么载入图案?PS图案如何导入?
3.
org.pentaho.di.core.exception.KettleDatabaseException:Error occurred while trying to connect to the
4.
SonarQube Scanner execution execution Error --- Failed to upload report - 500: An error has occurred
5.
idea 导入源码包
6.
python学习 day2——基础学习
7.
3D将是页游市场新赛道?
8.
osg--交互
9.
OSG-交互
10.
Idea、spring boot 图片(pgn显示、jpg不显示)解决方案
本站公众号
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文章
1.
nginx---nginx正向代理、反向代理
2.
nginx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3.
Nginx正向代理与反向代理
4.
正向代理 反向代理 nginx
5.
Nginx-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6.
nginx 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7.
Nginx 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8.
nginx正向代理、反向代理
9.
nginx反向代理和正向代理
10.
nginx 正向代理与反向代理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