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文章咱们介绍了一下 Python 中 if while for 的使用,本章咱们来看一下 Python 中的变量类型。html
在 Python 定义变量时的规则是 变量名 = 变量 ,Python 中的变量赋值不须要类型声明。每一个变量在内存中建立,都包括变量的标识,名称和数据这些信息。每一个变量在使用前都必须赋值,变量赋值之后该变量才会被建立。python
在内存中存储的数据能够有多种类型。数据结构
例如,一我的的年龄能够用数字来存储,他的名字能够用字符来存储。函数
Python 定义了一些标准类型,用于存储各类类型的数据。spa
Python有五个标准的数据类型:code
咱们先来看一下 Python 中的 Number 类型和 String 类型htm
1 a = 10 2 b = 20 3 c = "10" 4 d = "20" 5 print(type(a), type(b), type(c), type(d)) # int int str str 6 print(type(str(a)), type(b), type(int(c)), type(d)) # str int int str 7 print(a + b) # 30 8 print(c + d) # 1020 9 print(a + c) # TypeError: unsupported operand type(s) for +: 'int' and 'str'
在声明变量时,若是变量是数字且没有加双引号 " " 或单引号 ' ',则该变量为 Number 类型,若是变量是以双引号 " " 或单引号 ' ' 包起来,不管变量内容是什么,都是一个 String 类型。对象
咱们能够经过 type(变量) 来输出判断变量的类型。blog
若是变量为纯数字,则能够经过 int(变量) 将 String 类型变量转换为 Number 类型的 int 值,能够经过 str(变量) 将 Number 类型变量转换为 String 类型变量。索引
Number 类型变量若是经过 + 链接则表示算数运算,String 类型变量若是经过 + 链接则表示字符串的拼接,Number + String 会报错。
1 name = "zhangsan" 2 print(name[1]) # h
在上面的字符串中咱们能够经过下标的形式能够获取到某一个字母,若是咱们想经过下标的形式获取过个字母,也就是一个字符串,那么咱们可使用列表。
List(列表) 是 Python 中使用最频繁的数据类型。
列表能够完成大多数集合类的数据结构实现。它支持字符,数字,字符串甚至能够包含列表(即嵌套)。
列表用 [ ] 标识,是 python 最通用的复合数据类型。
列表中值的切割也能够用到变量 [头下标:尾下标] ,就能够截取相应的列表,从左到右索引默认 0 开始,从右到左索引默认 -1 开始,下标能够为空表示取到头或尾。
加号 + 是列表链接运算符,星号 * 是重复操做。以下实例:
1 list1 = ['python', 786, 2.23] 2 list2 = [123, 'hello'] 3 print(list1) # 输出完整列表 ['python', 786, 2.23] 4 print(list1[0]) # 输出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python 5 print(list1[1:3]) # 输出第二个至第三个元素 [786, 2.23] 6 print(list1[2:]) # 输出从第三个开始至列表末尾的全部元素 [2.23] 7 print(list1 * 2) # 输出列表两次 ['python', 786, 2.23, 'python', 786, 2.23] 8 print(list1 + list2) # 打印组合的列表 ['python', 786, 2.23, 123, 'hello']
Python 中有一种列表类似的数据类型,元组,
元组是另外一个数据类型,相似于 List(列表)。
元组用 () 标识。内部元素用逗号隔开。可是元组不能二次赋值,至关于只读列表。
将上面的列表 list1 和 list2 的 [ ] 改成 ( ) 即变成了元组
1 list1 = ('python', 786, 2.23) 2 list2 = (123, 'hello') 3 print(list1) # 输出完整列表 ('python', 786, 2.23) 4 print(list1[0]) # 输出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python 5 print(list1[1:3]) # 输出第二个至第三个元素 (786, 2.23) 6 print(list1[2:]) # 输出从第三个开始至列表末尾的全部元素 (2.23) 7 print(list1 * 2) # 输出列表两次 ('python', 786, 2.23, 'python', 786, 2.23) 8 print(list1 + list2) # 打印组合的列表 ('python', 786, 2.23, 123, 'hello')
咱们发现元组的输出结果和列表的输出结果是彻底同样的,咱们再来看一下列表和元组的不一样之处:
1 list = ['python', 786, 2.23] 2 tuple = ('python', 786, 2.23) 3 list[1] = 1000 4 print(list) # 1000 5 tuple[1] = 1000 6 print(tuple) # TypeError: 'tuple' object does not support item assignment
以上代码咱们能够看出列表是能够从新赋值的,但元组值是只读模式,没法从新赋值,但咱们能够经过元组合列表间的相互转换来对元组进行从新赋值,以下
1 tuple1 = ('python', 786, 2.23) 2 tuple1 = list(tuple1) 3 print(tuple1) # ['python', 786, 2.23] 4 tuple1[1] = 1000 5 print(tuple1) # ['python', 1000, 2.23] 6 tuple1 = tuple(tuple1) 7 print(tuple1) # ('python', 1000, 2.23) 8 tuple1[1] = 786 # TypeError: 'tuple' object does not support item assignment
接下来咱们看一下 Python 中的字典。
字典(dictionary)是除列表之外python之中最灵活的内置数据结构类型。列表是有序的对象集合,字典是无序的对象集合。
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字典当中的元素是经过键来存取的,而不是经过偏移存取。
字典用"{ }"标识。字典由索引(key)和它对应的值value组成。
1 dict = {} 2 dict['one'] = "This is one" 3 dict[2] = "This is two" 4 5 tinydict = {'name': 'zhangsan', 'age': 30, 'city': 'beijing'} 6 7 print(dict['one']) # 输出键为'one'的值 This is one 8 print(dict[2]) # 输出键为 2 的值 This is two 9 print(tinydict) # 输出完整的字典print {'name': 'zhangsan', 'age': 30, 'city': 'beijing'} 10 print(tinydict.keys()) # 输出全部键 dict_keys(['name', 'age', 'city']) 11 print(tinydict.values()) # 输出全部值 dict_values(['zhangsan', 30, 'beijing'])
有时候,咱们须要对数据内置的类型进行转换,数据类型的转换,你只须要将数据类型做为函数名便可。
如下几个内置的函数能够执行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这些函数返回一个新的对象,表示转换的值。
函数 | 描述 |
---|---|
将x转换为一个整数 |
|
将x转换为一个长整数 |
|
将x转换到一个浮点数 |
|
建立一个复数 |
|
将对象 x 转换为字符串 |
|
将对象 x 转换为表达式字符串 |
|
用来计算在字符串中的有效Python表达式,并返回一个对象 |
|
将序列 s 转换为一个元组 |
|
将序列 s 转换为一个列表 |
|
转换为可变集合 |
|
建立一个字典。d 必须是一个序列 (key,value)元组。 |
|
转换为不可变集合 |
|
将一个整数转换为一个字符 |
|
将一个整数转换为Unicode字符 |
|
将一个字符转换为它的整数值 |
|
将一个整数转换为一个十六进制字符串 |
|
将一个整数转换为一个八进制字符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