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前端
这个月过完,我就二十九周岁了,虚岁三十。面试
不知不觉,作前端作了快七年了,算上学编程的时间,快十年了。编程
回顾这十年,后端
前三年在学校看书学习,前端框架
中间四年在大小公司里打怪升级,微信
后三年艰辛创业。框架
--运维
我挺感谢本身大学时期的没日没夜的敲代码的那段时光,那时强迫本身看了一些基础书籍,对后面的职业生涯很是有用。学习
想对还在上学的读者说几句忠告:每一年至少看一部经典的书,每本书均可能会在将来帮你一年。视频
--
另外当时女友也已经升级为老婆了。
--
在公司里上班的那几年, 见识到了大公司的完备,也知道了小公司的简陋 体会了在大公司拧螺丝的心情,也过了一把在小公司独当一面的瘾。
若是如今问我去大公司好仍是去小公司好,我可能会说都应该去,这样才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大公司光环我很早就体会了。若是第一份公司是 AT 这种段位的公司,基本上小公司都不用面试就能进的,至少简历关是直接过的。若是我第一份工做选了小公司,可能后面的路会难走不少。
可是小公司的自由其实挺适合个人。我不太愿意在有束缚的环境里办事,当年我从阿里离职的缘由就是:我不想作前端了。
由于我以为「前端」这个 title 把我束缚住了。我有不少想法,不是靠「前端」技术能实现的。
好比如今我如今创业过程当中就作了不少前端之外的事情:讲课、写文章和软文、在社区撕逼、作产品、作后端开发、作运维等等。
创业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它一定要把你榨干。
以讲课来讲,得亏上学的时候看了几十本书,要否则我真的无法讲这么久的课。三年时间我讲的课程录制成的视频文件已经超过 2TB 了,大约 600 小时以上(不吃不喝 25 天才能看完)。然而我却不多讲重复的内容。即便是相似的内容,我也尽可能用不一样的方式讲。
--
继续说下创业这几年。
创业初期,咱们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资金,怎么积累用户呢?
我和若愚决定用最扎实的办法:在知乎上写专栏文章。
咱们天天写一篇《每日一题》,几个月积累了接近两万的关注。
这种稳扎稳打的宣传方式带来了很是好的生源。
然而就跟全部的创业故事同样,中途总会出些幺蛾子。
--
咱们的课程内容被兼职者偷出去本身办培训班了!具体状况就不说了,总之咱们挺过来了。正是因为此次事件,咱们决定把整个教学体系作得更加专业,就算有人偷了咱们的内容,也无法偷咱们的教学系统。
因而我和新招的一个工程师花了几个月时间,重写了整套教学软件,一直运行至今。
此后又出了一些幺蛾子——咱们的视频被盗版者盯上了。
大部份内容提供者对这种状况是一筹莫展的,虽然能够报警,可是要等好久才能结案。盗版视频存在的那段时间,对正版视频的销量的影响是很是大的。
得益于咱们系统是本身写的,咱们很快就分析出究竟是谁是元凶。具体办法就不便透露了。
创业维艰,还好咱们挺住了。
过去一年我在知乎答题接近 10 万字,写的文章也接近 10 万字。在 GitHub 上有 2423 次提交。
因为过去一全年我是在家办公的,因此又胖了几斤。不过认识的朋友却是变多了。好比跟亚马逊的工程师作了几期音频节目(在喜马拉雅搜索「乱码电台」可收听)。
对前端框架的使用更深刻了,去年我花了几个月时间用 Vue 造轮子并出了课程,把 Vue 的一些边边角角的知识全都摸到了。今年打算出 React 造轮子课程,把 React 的这样再学一遍。
毕竟,学习有三个阶段:看一遍,作一遍,讲一遍。
讲一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
关于目前的收入,模糊地说一下吧,大概比一个在阿里巴巴作 P7 的工程师收入要高,接近部分 P8。不过我在武汉,并且是远程工做,因此可比性并不高。
另外最近打算 DIY 一台台式机,由于不少年都没有玩过大型游戏了。这几天正好 RTX2060 要发布了,我打算等等……
学海无涯,感受天天的时间不够用。
可是个人技术方向仍是比较明确的:继续往下深刻。
当我研究的越深刻,愈加现如今流行的技术有多简单,我才能把这些技术讲解透彻。
因此我会看更多的书,写更多的代码。
--
生活方面,今年打算生娃了……
广告:个人 React 造轮子课程春节后开始直播,有兴趣能够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