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3ad LAG学习笔记】实际产品中LAG的几种模式

当前以太产品支持哪几种类型的lag

  • Active-standby
  • Load-Sharing

如何强制将某端口从LAG的selection logic选择中移除

  • 经过设置该端口的force out of sync标志,使该端口从select logic逻辑中移除
  • 端口处于disable状态
  • 端口处于故障状态(SFP-REMOVED,etc.)

单条链路是否能够建立lag?为何

  • 能够

带内和带外区别

inband和outband算法

下面中中的解释是针对于通讯领域的带内和带外负载均衡

  • 通讯中的带内(in-band)通常是指数据和业务报文所走的通道。带内管理也就是指管理通道走的路径实际上是和业务报文走的路径是同样
  • 带外(out of band):和业务与数据报文走的不同的通道,带外管理也就是值管理通道走的路径实际上是和业务报文走的路径不同

在负载均衡模式下的lag,能保证OAM报文和业务报文走的是一样的通道么?

  • 不能
  • 由于在实现负载均衡(load sharing)的时候,咱们是经过MAC地址作hash算法来计算所需走的链路的,这样即便是属于同一条flow的报文所走的通道也极有多是不同的

CFM的哪些告警能够做为LAG的端口故障输入

下面这两种告警能够做为lag的端口故障输入ui

  • loss-of-continuity
  • ETH-RDI

一旦检测到了故障,那么故障端口就会从lag的选择逻辑中移除,而且会当即开始从新进行active端口的选择流程产品


使用CFM来触发lag时,对于lag 50ms倒换时间的要求

  • 当lag protocol使能且ccm也使能的时候,必须保证50ms的倒换时间
  • 当lag protocol没有使能,可是ccm使能的时候,能够不用要求50ms的倒换时间,固然倒换的时间仍是越短越好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