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惟一识别码——UUID(Python)

1、概述:python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ty)的缩写,是一种软件建构的标准,一般由32字节16进制数表示(128位),它能够保证时间和空间的惟一性。目前应用最普遍的UUID事微软的GUIDs。算法

2、做用:数据库

  UUID让分布式系统全部元素都有惟一的辨识信息,让每一个人均可以创建与他人不一样的UUID,不需考虑数据库创建时的名称重复问题。随机生成字符串,当成token、用户帐号、订单等。安全

3、原理:分布式

  UUID是指一台机器上生成的数字,他保证同一时空全部机器都是惟一的。函数

  UUID由如下几部分构成:ui

    (1)时间戳:根据当前时间或者时钟序列生成字符串spa

    (2)全剧惟一的机器识别号,根据网卡MAC地址或者IP获取,若是没有网卡则以其余方式获取。blog

    (3)随机数:机器自动随机一组序列token

   等等

4、算法

  uuid有5种生成算法,分别是uuid1()、uuid2()、uuid3()、uuid4()、uuid5()。

  一、uuid1()基于时间戳

    由MAC地址、当前时间戳、随机数字。保证全球范围内的惟一性。可是因为MAC地址使用会带来安全问题,局域网内使用IP代替MAC

  二、uuid2() 基于分布式环境DCE

    算法和uuid1相同,不一样的是把时间戳前四位换成POIX的UID,实际不多使用。注意:python中没有这个函数

  三、uuid3() 基于名字和MD5散列值

    经过计算名字和命名空间的MD5散列值获得的,保证了同一命名空间中不一样名字的惟一性,不一样命名空间的惟一性。可是同一命名空间相同名字生成相同的uuid。

  四、uuid4() 基于随机数

    由伪随机数获得的,有必定重复几率,这个几率是能够算出来的

  五、uuid5() 基于名字和SAHI值

    算法和uuid3相同,不一样的是使用SAHI算法

5、使用经验:

  一、python中没有DCE,因此uuid2能够忽略

  二、uuid4存在几率重复性,因为无映射性,最好不使用

  三、若是全局的分布式环境下,最好使用uuid1

  四、若名字的惟一性要求,最好使用uuid3或者uuid5

6、使用: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