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第六次课:磁盘管理

用户和组管理

1、磁盘使用状况

  • df命令html

    df命令是用来查看系统磁盘空间占用状况node

    经常使用示例:linux

    df -h 更人性化的显示磁盘使用信息centos

    df -m 以m为单位显示安全

    df -i 显示磁盘inode使用状况,有的时候磁盘显示有空间可是没法写入就有多是inode满了致使的服务器

  • du 命令async

    du命令是查看文件或目录(会递归显示子目录)占用磁盘空间大小ide

    du经常使用示例:性能

    du -sh 更人性化的显示某个目录的大小总和测试

2、磁盘分区

  • 虚拟机增长磁盘

    操做步骤:编辑虚拟机设置->选择磁盘->添加磁盘->下面选择向导选择默认->选择磁盘大小->完成

  • fdisk命令

    fdisk命令是用于磁盘分区,只能划分2T如下的磁盘。一个磁盘最多只能划分4个主分区,若是想增长大于4个分区能够增长3个主分区+n个扩展分区。公式:p+p+p+p 或者p+p+p+e。

  • 查看磁盘分区

    fdisk -l 列出磁盘分区信息,/dev/sdb就是刚新增的10g磁盘

  • 进行磁盘分区

    fdisk后面跟磁盘分区名称就进入磁盘修改模式

    fdisk /dev/sdb

    能够输入“m”查看操做帮助

    经常使用的命令操做有:n,p,w,d

    n: new 从新建立一个分区

    p: 列出

    w:保存

    d:删除

    建立一个分区:

    选择类型:p(主分区,主分区最多为4个) e(扩展分区)

    若是想多个分区,就分三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而后在扩展分区中继续添加。

    新建一个主分区,选择分区号“1-4”,并选择新添加的分区的大小,这里先新增1G

    安装上面操做步骤再进行增长3个主分区,而后使用p列出磁盘分区

    再进行增长主分区就会报错了

    这时候删除一个主分区

    添加一个扩展分区

    再进行添加分区看看,这时已经再也不让选择分区类型了,默认就是扩展分区

    再查看一下磁盘分区详情

    注意删除扩展分区时,分区号不会空出。扩展分区编号是从5开始的,而且一直是连续的

    保存分区

3、磁盘格式化

  • 文件系统格式

    linux查看文件系统格式:

    cat /etc/filesystems

    说明:

    格式 说明
    xfs centos7默认的系统文件格式
    ext4,3,2 centos6及之前系统文件格式
  • 格式化命令

    mke2fs是进行格式化的命令

    经常使用参数:

    -t : 指定系统文件格式

    -b : 指定块大小

    -m :指定预留空间大小

    mkefs不支持xfs格式,若是想格式化xfs格式能够用另一种方式:

    mkfs.ext4 ,mkfs.ext = mke2fs -t ext4

    开始格式化:

    mkfs.ext4 /dev/sdb

    因为还未进行磁盘挂载,df命令如今是没法查看到新的磁盘分区的,若是想查看可使用另一个命令:blkid

  • 其它知识点

    1.格式化时-b能够指定块大小,若是系统存放的都是是大文件如音频、视频能够,这个块能够大一些,若是存放的都是小文件能够调小一点。通常没有特殊要求使用默认便可。

    2.-m的做用是让磁盘最大化使用。

    3.mkefs和mkfs.ext4支持的选项是同样的

4、磁盘挂载

  • mount命令

    linux目录只有挂载后才能进行查看使用,mount就是挂载命令。

    用法:mount 设备文件 挂载点(目录)

    挂载刚格式化的磁盘,并查看

    mount /dev/sdb /mnt/

  • 卸载挂载

    umount是卸载挂载的命令

  • mount的经常使用参数

    default:默认选项,默认选项有rw、suid、dev、exec、anto nouser与async

    srync:实时同步内存中的数据,这种内存和磁盘压力比较大。默认是async它默认是不一样步的。

  • 系统启动默认挂载的分区

    /etc/fstab文件是系统启动挂载的分区配置文件

    说明:

    说明
    第一列 挂载分区的UUID
    第二列 挂载点
    第三列 分区格式
    第四列 挂载参数,默认是defaults
    第五列 是否dump备份,0:不备份,1:备份。默认是0
    第六列 开机是否检测,0:不检测,1和2:备份。默认是0

    blkid命令能够分区的uuid

    修改/etc/fstab

    添加如下内容:UUID=xxx /mnt ext4 defaults 0 0

    当编辑了 /etc/fstab 后,为了不可能的错误,可使用 mount -a 命令来测试检查一下配置有没有生效

5、手动增长swap分区

通常swap是内存的两倍,超过8g设置8g便可,可是有时候有些特殊的服务须要很大的swap分区,这时候就能够手动增长swap分区了。

  • 增长swap

    建立swap文件

    dd if=/dev/zero of=/home/newdisk bs=1M count=100

    格式化为swap格式

    mkswap -f /home/newdisk

    启用swap

    swapon /home/newdisk

6、lvm

Linux的LVM很是强大,能够在生产运行系统上面直接在线扩展硬盘分区,能够把分区umount之后收缩分区大小,还能够在系统运行过程当中把一个分区从一块硬盘搬到另外一块硬盘上面去等等,并且这一切均可以在一个繁忙运行的系统上面直接操做,不会对你的系统运行产生任何影响,很安全。 LVM使用有局限性。虽然能很方便的扩容和缩容磁盘的空间(扩容磁盘大小,文件不丢失),可是一旦出现问题,数据丢失,想要恢复数据就有点困难!

  • 准备磁盘分区

    使用fdisk建立3个分区,用t修改类型为8e

    重复以上步骤再建立两个2分区

    查看结果并保存,8e类型就表示是lvm分区

  • 建立物理分区

    须要选进行安装lvm2

    yum install -y lvm2

    若是只知道命令不知道须要安装那些包可使用如下方式进行安装:

    yum provides "/*/pvcreate"

    建立物理卷

    pvcreate /dev/sdb1

    pvcreate /dev/sdb2

    pvcreate /dev/sdb3

    查看

    建立物理卷组

    vgcreate vg1 /dev/sdb1 /dev/sdb2

    查看

    建立逻辑卷

    lvcreate -L 200M -n lv1 vg1

    -L : 指定磁盘大小

    -n : 磁盘名

    查看:lvdisplay

    格式化,格式为ext4

    mkfs.ext4 /dev/vg1/lv1

    挂载

    mount /dev/vg1/lv1 /mnt

  • 逻辑卷缩容(xfs不支持)

    umount /mnt

    e2fsck -f /dev/vg1/lv1

    lvresize -L 100M /dev/vg1/lv1

    查看已经缩容

  • 逻辑卷扩容(xfs格式)

    mkfs.xfs -f /dev/vg1/lv1

    lvresize -L300m /dev/vg1/lv1

    mount /dev/vg1/lv1 /mnt/

    xfs_growfs /dev/vg1/lv1

7、课堂笔记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