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笔记中,将文档类型分类时,曾经根据文档是否使用并遵照了DTD或Schema来区分为格式良好的XML和有效的XML,那么什么是DTD和Schema呢?DTD和Schema都是用来规范XML文档的,对XML文档进行语义约束的,DTD简单易用,Schema则功能强大。在这篇笔记中,首先学习一下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文档类型定义)。java
一、在XML文档中怎么使用DTDweb
导入方式 | 语法格式 | 说明 |
内部DTD |
<!DOCTYPE 根元素名[ 元素描述 ]> |
将DTD定义放在XML文档内部,紧跟在XML声明和处理指令后面app 如:<!DOCTYPE 模型列表[学习 <!ELEMENT 模型列表(模型)*>spa ]>code |
外部DTD |
<!DOCTYPE 根元素名 SYSTEM "外部DTD的URI"> |
将DTD单独定义在一个文件内,而后经过关键字SYSTEM导入DTDxml 如:<!DOCTYPE 模型列表 SYSTEM "模型列表DTD文件的相对路径或绝对路径">blog |
公用DTD |
<!DOCTYPE 根元素名 PUBLIC "DTD的标识名" "公用DTD的URI"> |
公用DTD,这种DTD通常是由某个权威机构指定,供特定行业或公众使用,经过关键字PUBLIC导入图片 如:<!DOCTYPE web-app PUBLIC "-//Sun Microsystems, Inc.//DTD Web Application 2.3//EN" "http://java.sun.com/dtd/web-app_2_3.dtd">文档 |
二、 DTD的结构
DTD文档自己不是XML文档,而只是为XML定义语义约束的文档,DTD文档的语法很是简单,大体有以下结构:
(1)第一行是DTD文档的声明,语法和XML的声明相同
(2)0到多个注释部分,DTD注释与XML注释语法相同
(3)0到多个<!ELEMENT...>定义,每一个<!ELEMENT...>定义一个XML元素
(4)0到多个<!ATTLIST...>定义,每一个<!ATTLIST...>为XML元素定义一个属性
(5)0到多个<!ENTITY...>定义,每一个<!ENTITY...>定义一个实体
(6)0到多个<!NOTATION...>定义,每一个<!NOTATION...>定义一个符号
其中<!ELEMENT...>、<!ATTLIST...>、<!ENTITY...>、<!NOTATION...>4个定义彼此彻底独立,无须互相嵌套,下面就逐一说明这四种定义。
三、定义元素
(1)元素类型定义,Element Type Definition,简称ETD
(2) 元素类型
元素类型 | 定义格式 | 说明 |
任意类型 | <!ELEMENT 元素名称 ANY> | 元素能够是字符串,能够是空元素,也能够包含子元素 |
字符串值 | <!ELEMENT 元素名称 (#PCDATA)> | 元素值只能是字符串,不能够是空元素,也不能包含子元素 |
空元素 | <!ELEMENT 元素名称 EMPTY> | |
包含子元素 | 比较复杂,须要详细定义子元素之间的顺序以及子元素出现的次数等 | |
混合类型 | <!ELEMENT 元素名称 (#PCDATA|子元素1|子元素2|...)*> | 指定值只能是几个肯定的类型,比任意类型有更强的约束,但功能至关,应尽可能使用混合类型 |
关于混合类型的定义,说明几点:
A:#PCDATA必须放在最前面
B:#PCDATA和各子元素之间只能用竖线(|)分隔,不要使用逗号分隔
C:不要在子元素以后使用?、*、+等表示频率的修饰符
(3)定义子元素
定义子元素的语法 | 说明 | 子元素的出现频率修饰词 | 说明 |
(子元素1,子元素2,...) | 使用英文逗号定义有序的子元素 | 默认(没有修饰词) | 出现一次,且只能出现一次 |
(子元素1|子元素2|...) | 使用竖线定义互斥的子元素 | ? | 出现0或1次 |
((子元素1,子元素2)|(子元素3,子元素4)) | 使用括号将子元素分组 | + | 出现1或屡次 |
(子元素1|子元素2|...)+ | 使用竖线互斥,而后使用频率修饰实现定义无序的子元素 | * | 出现0或屡次 |
四、定义属性
在XML中,属性不能单独存在,所以定义属性时必须指定属于哪一个元素。定义属性的语法格式以下:
<!ATTLIST 属性所属的元素名称 属性名称 属性类型 [元素对属性的约束] [默认值]>
(1)属性类型
类型 | 说明 |
CDATA | 该属性值只能是字符串数据 |
(en1|en2|en3) | 该属性值必须是一系列枚举值之一 |
ID | 该属性值必须是有些的标识符,且该属性值可用于标识该元素,所以必须在此XML文档中惟一 |
IDREF | 该属性值必须是引用另外一个已有的ID类型的属性值 |
IDREFS | 该属性值必须是引用已有的一个或多个ID类型的属性值,多个ID类型的属性值之间使用空格分隔 |
NMTOKEN | 该属性值必须是合法的XML名称,必须是字符串数据,比CDATA约束更强,只能由字母、数字、下划线、中划线,点号和冒号组成 |
NMTOKENS | 该属性值必须是一个或多个NMTOKEN类型的属性值,多个使用空格分隔 |
ENTITY | 该属性值是一个外部实体,好比图片 |
ENTITIES | 该属性值是一个或多个ENTITY类型的属性值,多个使用空格分隔 |
NOTATION | 该属性值是在DTD中声明过的符号(NOTATION),这是个将要过时的规范,尽可能避免使用 |
xml: | 该属性值是一个预约义的XML值 |
(2)元素对属性的约束与默认值的关系
元素对属性的约束 | 说明 | 默认值 |
未指定 | 必须指定默认值 | |
#REQUIRED | 必须的属性,必须为相应元素提供该属性 | 不能指定默认值 |
#IMPLIED | 该属性无关紧要 | 不能指定默认值 |
#FIXED | 该属性值是固定的,定义时必须指定固定值 | 必须指定默认值 |
五、定义实体
实体引用就是用一个字符串代替另外一个字符串,相似于C语言中的宏,上一篇笔记中已经提到过XML中内置的5个实体引用,在这里接着看看怎么自定义实体引用。
实体类型 | 使用场所 | 定义语法 | 使用语法 | 说明 |
普通实体 | XML | <!ENTITY 实体名 "实体值"> | &实体名; | |
参数实体 | DTD | <!ENTITY % 实体名 "实体值"> | %实体名; | 必须在使用前先定义 |
外部实体 | XML | <!ENTITY 实体名 SYSTEM "实体值所在文件的URI"> | &实体名; | 这里外部文件必须是知足XML文档结构的文本文档 |
公用外部实体 | XML | <!ENTITY 实体名 PUBLIC "公用实体标识名" "实体值所在文件的URI"> | &实体名; | |
外部参数实体 | DTD | <!ENTITY % 实体名 SYSTEM "实体值所在文件的URI"> | %实体名; | |
公用外部参数实体 | DTD | <!ENTITY % 实体名 PUBLIC "公用实体标识名" "实体值所在文件的URI"> | %实体名; | |
未解析实体 | XML | <!ENTITY % 实体名 SYSTEM "实体值所在文件的URI" NDATA 符号名> | 须要经过ENTITY等类型的属性调用 | 未解析实体不能由XML文档解析,而须要根据相应的符号名去解析 |
公用未解析实体 | XML | <!ENTITY % 实体名 PUBLIC "公用实体标识名" "实体值所在文件的URI" NDATA 符号名> |
六、定义符号
定义符号也有两种语法格式,分别定义普通符号和公用符号:
符号类型 | 定义语法 |
普通符号 | <!NONATION 符号名 SYSTEM "符号值"> |
公用符号 | <!NONATION 符号名 PUBLIC "公用符号标识名" "符号值"> |
符号值一般有两种形式:
(1)MIME:通用MIME类型的文件老是由相应的程序负责处理
(2)外部程序所在路径:直接指定某个外部程序负责处理XML文档中的外部数据
符号一般有两种用途:
(1)如上,符号能够用来定义未解析实体
(2)符号能够做为ENTITY或ENTITIES类型的属性值
(3)符号还能够做为NOTATION类型的属性的值,定义NOTATION类型的属性时,语法以下:
<!ATTLIST 属性所属的元素 属性名 NOTATION (值1|值2|...) 约束 默认值>
比通常的属性定义多一个值的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