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浅出WPF——x:Class详解

小序:
按照惯例,我会在年底的最后一篇文章里感谢全部帮助过个人人们。今年也不例外,只是形式简单一些。
祝全部帮助过个人朋友、同事、学生和兄弟姐妹们——2009年身体健康、平安快乐、财源滚滚。愿2009年的中国,平安祥和、远离各类灾难,你们的工资涨上去、房价降下来,金融危机早点结束。
祝个人父亲母亲,健康长寿!
 
正文:
 
……上文省略若干千字……
 
还剩下x:Class="MyFirstWpfApplication.Window1"这个Attributex:前缀说明这个Attribute来自于x映射的名称空间——前面我刚刚分析过,这个名称空间是对应XAML解析功能的。x:Class,顾名思义它与类有此关系,是何种关系呢?让咱们作个有趣的实验:
首先,咱们把x:Class="MyFirstWpfApplication.Window1"这个Attribute删掉,再到Window1.xaml.cs文件里,把InitializeComponent();这个函数调用也删掉。编译程序,你会发现程序仍然能够运行。为何呢?打开App.xaml这个文件,你能发现这样一个Attribute——StartupUri="Window1.xaml",它是在告诉编译器把由Window1.xaml解析后生成的窗体做为程序启动时的主窗体。也就是说,只要Window1.xaml文件可以被正确解析成一个窗体,程序就能够正常运行。
而后,咱们恢复x:Class这个Attribute,更改它的值为x:Class="MyFirstWpfApplication.WindowABC"。编译以后,仍然能够正确运行。这时,咱们使用IL Disassembler(中间语言反编译器)打开项目的编译结果,你会发如今由项目编译生成的程序集里包含一个名为WindowABC的类。

      这说明,x:Class这个Attribute的做用是当XAML解析器将包含它的标签解析成C#类后,这个类的类名是什么。这里,咱们已经触及到的XAML的本质。前面咱们已经看到,示例代码的结构就是使用XAML语言直观地告诉咱们,固然被设计的窗体是在一个<Window>里嵌套一个<Grid>。若是使用C#来完成一样的设计呢?显然,咱们不可能去更改Window这个类,咱们能作的是从Window类派生出一个类来(好比叫WindowABC),再为这个类添加一个Grid类型的字段,而后把这个字段在初始化的时候赋值给派生类的内容属性。代码看起来大概是这样:
    using System.Windows;
    using System.Windows.Controls;
 
    class WindowABC : Window
    {
        private Grid grid;
 
        public WindowABC()
        {
            grid = new Grid();
            this.Content = grid;
        }
    }
      最后,让咱们回到最初的代码。你可能会问:在XAML里有x:Class="MyFirstWpfApplication.Window1",在Window1.xaml.cs里也声明了Window1这个类,难道它们不会冲突吗?仔细看看Window1.xaml.csWindow1类的声明就知道了——在声明时使用了partial这个关键字。使用partial关键字,能够把一个类分拆在多处定义,只要各部分代码不冲突便可。显然,由XAML解析器生成的Window1类在声明时也使用了partial关键字,这样,由XAML解析成的类和C#文件里定义的部分就合而为一了。正是因为这种partial机制,咱们能够把类的逻辑代码留在.cs文件里、用C#语言来实现,而把那些与声明及布局UI元素相关的代码分离出去,实现UI与逻辑分离。而且,用于绘制UI的代码(好比声明控件类型的字段、设置它们的外观和布局等)也没必要再使用C#语言——使用XAMLXAML编辑工具就能轻松搞定!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