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微信Android和iOS版,看两大系统的差别

因为设计师或者产品经理使用的移动设备大部分是iPhone,因此在作设计时,容易忽略Android和iOS的差别,按照本身的使用习惯进行设计,致使大部分设计师或产品经理作出的设计都是基于iOS规范或习惯。而安卓则照搬iOS。这对于安卓开发而言是个灾难,不少组件本能够直接调用系统,因为按照iOS的设计,则须要开发本身写,研发成本变得很高。android

若是设计师或者产品经理有的异常场景状态没有想到,致使安卓开发没有组件调用,为了省事就直接调用安卓自带组件,致使整个产品在视觉风格上面既有产品风格的组件又有安卓系统的组件 ,统一性不好。因此作一款产品,最好要作两套设计稿(iOS、Android各一套)。微信

本文以微信为载体,经过微信Android和iOS版,来一块儿看Android和iOS的两大系统的差别。框架

一. 消息提醒机制的差别

iOS版工具

用户首次进入微信,微信会弹出消息通知的权限选择,用户若是选择不容许的话,那么用户想开启消息推送的权限就必须到iOS系统设置里面开启。注意微信消息设置界面,接受新消息通知和接收语音和视频聊天邀请通知开关关闭并且置灰,点击无反应。post

用户只有进入设置-通知-微信,打开容许通知开关打开则微信才能发送消息推送的通知。同时这个权限给了微信以后,微信就能够像安卓同样,在微信消息设置界面设置关闭和打开,再也不须要系统的制约了(前提是iOS系统设置通知已经打开)。学习

Android版ui

Android版微信消息提醒设置就简单了,用户只须要在微信设置界面设置就能够了。spa

分析总结:设计

  • iOS系统对权限控制比较严,例如用户若是要调用相册权限、相机、麦克风、位置等都须要用户选择肯定,用户点击不容许。就无法调取。这也就是为何iOS消息设置相对来讲复杂一点,根本缘由是iOS系统。
  • 因为Android开源,Android开发在用户安装微信就获取了不少权限,用户安装微信后,对于消息提醒的设置只须要在微信设置界面设置就能够了。

二. 手势操做的差别

因为安卓用户习惯长按操做,iOS用户习惯左右滑动。全部涉及到更多功能的操做时,安卓用户会尝试长按,而iOS用户会尝试左右滑动。3d

可是因为Android和iOS两个系统不断的迭代,在设计上有些地方也趋于类似,例如网易邮箱也能够左右滑动,微信iOS版也有长按功能。

三. 组件风格的差别

大部分App在组件设计方面都是在iOS和Android版官方组件的基础上作了一点改变。框架结构等都不变。改变的大部分是视觉风格。

警告框

iOS版的警告框的文字和按钮都是居中对齐,Android版的警告框的文字是左对齐,按钮是右对齐。

更多操做选择时

iOS版用的组件是“上滑列表”,用户对功能的进一步选择。Android用的是“操做列表”。

iOS设计规范里面,若是涉及到多项操做时,多用下滑列表。而Android设计规范多用操做列表。

搜索栏

iOS规范通常都是直接把搜索栏展现在导航栏下,而Android规范通常都是在导航栏里面(右侧)。

固然一些大厂App的iOS版把搜索放在状态栏里面(右侧),Android版把搜索展现在导航栏下。只能说官方推荐做为参考,具体看业务需求和用户目标来作设计,例如手机淘宝Android版的用户对搜索过分依赖,若是按照Android官方推荐的搜索标准来,那么对搜索过于弱化,用户使用起来会变得麻烦,从商业上来讲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坏。

四. 信息发送按钮不一致

Android版微信信息发送的按钮放在了工具栏上,iOS版微信的信息发送按钮内嵌在键盘上。出现这两个不一致的缘由,应该是Android输入法无法作到内部定制。

总结:若是想快速且详细了解iOS和Android版组件的差别化,能够在Sketch上面New From Template 里面找到 iOS UI Design 和Material Design 查看。

五. 导航栏的不一致

Android版的返回icon,一般用左箭头(中间有一杠)。同时导航栏的标题位于左边箭头以后,标题为当前界面的标题。

iOS版的返回箭头(中间没有一杠),返回箭头以后为上一级界面的标题。导航栏中间的标题为当前界面的标题。

六. 返回上一级界面的差别

除了左上角的返回箭头,Android手机均可以点击虚拟返回键返回上一级界面。

iOS版App均可以从左边缘向右滑动返回上一级界面,部分App的Android版也作了从左边缘向右滑动返回上一级界面。

总结

作设计,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先借鉴官方、行业主流的设计,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当中总结分析别人设计背后的逻辑。官方、主流设计已经将用户的认知和使用习惯培养起来了。

若是你找不到更好的设计方案,就按照目前的标准来作,强打差别化有违背用户习惯的,可能这对用户价值是有伤害的。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