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二进制日志binlog

Binlog是mysql的二进制日志, 它的主要目的是基于数据重放机制最大可能的恢复数据库的更新,由于二进制日志包含数据库备份后进行的全部更新mysql

Mysql的主从复制特性也依赖于此实现。sql

Binlog的启动只增长 1% 的mysql负载, 因此不会成为瓶颈。数据库

Mysql在数据操做成功后将按照逐LOG_EVENT递增的形式追加一条binlog。vim

 

Binlog配置启用, vim my.cnf

log_bin = /var/log/mysql-bin.log

## 可选配置
binlog_format = MIXED  #默认statement, 推荐mixed
expire_logs_days = 7
max_binlog_size = 100m

 

 

Binlog三种格式:

1 基于语句 statementpost

    记录数据变化的sql语句。通常日志量较小,可是语句执行的可靠性较低。spa

2 基于行 row日志

    记录被修改的数据行。数据细节清晰可靠,但通常日志量较大。code

3 混合模式mixedorm

    以上两种格式的合并。索引

 

Binlog查看:

binlog文件由 索引文件具体日志 文件构成:

mysql-bin.index     #索引文件, 内容为全部日志文件名, 一行一个

mysql-bin.000001  #具体日志文件, 每次mysql服务重启都会新增一个日志文件, 序列号增一。

                                #内容包含了当下mysql服务中, 全部库的数据变动。

 

须要注意的是, 因为binlog是二进制日志, 因此你直接 cat 或者 vim 去查看编辑日志文件, 看到的会是乱码。

因此必须经过以下命令来查看日志。

.
Mysql Shell下查看:
show binary logs  #查看binlog列表
show master status   #查看当前写入的binlog文件
                     #(每次服务重启都会新建一个binlog,具体运行时往最近建立的binlog写入)
show binlog evnets 【in 'log_name'】  #查看指定binlog, 没有指定则默认第一个。注意有单引号。
.
Bash下查看, 更细致的分析:
##若是binlog格式是行模式的,请加 -vv参数
mysqlbinlog --start-datetime='2015-01-01 00:00:00' --stop-datetime='2015-06-01 01:01:01' 【-d 库名】 二进制文件   #时间端内查看
mysqlbinlog --start-postion=1                      --stop-position=1000                  【-d 库名】 二进制文件   #Event Pos 区间内查看

 

Binlog恢复mysql的更新:

若是数据库被各类缘由误删, 则咱们能够结合 binlog上次数据库的备份 来恢复

#先导入备份的数据库,而后执行如下命令
#注意:若是是从上次备份来恢复, 则 mysqlbinlog 还需指定上次备份的时间 --start-date
mysqlbinlog -d DatabaseName binlog-file|mysql -u user -p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