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四五年,云的时代已经不可阻挡,并逐步吞噬和改变了原来的IT基础架构,造成了一套完整的云基础架构服务。可是否向云迁移、如何迁移、何时和什么状况下迁移,不少企业IT管理人员着实有点“晕”。做为观察者,我本身也有很多的疑问。本次下午茶,我和老友张振伦就这个话题展开了一场讨论。安全
张振伦是业内公认的虚拟化和云架构专家,早在2007年做为VMware公司大中华区技术总监时就曾经接受过个人访谈,一晃8年过去,如今就职F5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对云基础架构方面更为专业。更让我“气愤”的是,他的精气神比8年前更好,我却是明显变胖。网络
话题一:从四合院到楼房 搬仍是不搬?架构
咱们的谈话,就从一个比喻开始。ide
一个村子,老王头一家在四合院住了数十年——家具是老家具,吃水有水井,作饭有大 灶台,日子过得倒也贴润。话说这一天村头建了一座现代住宅楼,各类硬件条件固然会好,用水用电更是方便的很。要什么户型,精装仍是简装,均可以本身选—村 里以为住在楼里方便、舒服还能腾出土地,号召你们搬进去。 老王头背着手过去转了一圈,这小区建得还真是不错。之前在四合院儿的环境都得本身建设,种花、植树、围篱笆墙啥的,在这儿人家统一搞绿化,就不用咱操心了。 生活也方便,要喝水打开自来水,要作饭拧开自然气,据说想用多少交多少费用就好了,不再用本身打井水、烧柴火。方即是方便,但老王头老是以为这儿也不习 惯,那儿也不顺手,还担忧万一哪天停水停气,俺这日子咋过?——关键是,要想搬进去,原来的各类家伙事儿不只很差看,还很差用!但是要从新扔掉,花钱不 说,用起来还别扭。测试 那么,搬仍是不搬? |
张振伦听了一乐,说这个比喻不错。的确,传统的企业应用已经有了十几年甚至超过20年的发展,各类应用基本成型,这个时候你让他迁移到云端,代价太大了。这种状况下,企业强行将原有IT系统及应用搬到云端既不现实、又不划算。云计算
但张振伦也问了我一个问题: spa
若是老王有个儿子要成家自立门户,小王是继续住四合院合适,仍是住楼房合适?还有,若是老王家来了个亲戚,是住家里合适,仍是住在村头楼房里的宾馆合适? |
显然,就像老王头能够继续住四合院、年轻人和客人就能够直接住楼房同样,对企业来讲,已经成熟运转的应用,彻底不必必定迁移到云上来;但一些新的应用,以及一些特殊状况(如测试环境等),就能够直接部署在云端,充分享受云基础架构带来的灵活性和低成本。换句话说,就是要基于业务应用驱动而选择是否采用云架构,“不能为了上云而上云”。orm
我追问:那新问题来了—— blog
若是小王和亲戚住村头楼房,老王在四合院,那见个面换个东西多不方便?老王平时拉东西都是老牛车,总不能送什么东西都倒腾下来再装到汽车上吧?他也不会开车呀! |
张振伦解释说,这个需求其实一直都存在,并且有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虚拟化技术其实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如今的不少企业应用,不必所有从新开发,能够虚拟化一个环境,让原来的应用继续跑起来。打个比方—— ci
老王该怎么用牛车就用。若是须要带着东西去找儿子不适合上公路,让儿子开个厢式货车,把牛车直接装进后面,一脚油门不就到了吗? |
话题二:住楼房带来的深层次变化
有个问题一直在困扰我,就是云基础架构的兴起,到底带来了哪些革命性的变化?这个问题我问了不少人,固然很难找到标准答案,但每一个人的视角不同。换句话说:
住楼房的人多了,到底会给村子——村民的生活乃至村子的生态——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
张振伦沉吟一下,慢慢说道:“我以为应该是云催生了应用的裂变,原来大颗粒的应用是主流,如今正在被逐步切散。”
这个角度是我此前没注意到的,我慢慢消化了一下,基本理解了他的意思:就好像——
每一户人家原来的家具、用具,基本都是定制的,通常来讲是粗犷和通用的;但楼房的发展,致使需求市场数量的提高以及对每款产品的功能、质量要求更加细化,例如咱们的家具、电器,正在衍生出愈来愈多的细分产品来。 |
换句话说,其实在云架构下,不少应用正在逐步的细化和完善,能够为企业提供数量更多、功能更全的应用服务;企业也能够腾出大量的精力,来解决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方面。
我追问:那你以为云架构下新出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他答道:首先就是安全问题;其次是应用交付的挑战。他给我解释——
之前每户人家是相对封闭的,到了晚间,大门一关,这个家就基本上和外界没有太多交流,安全性并不突出。但如今在楼房,大量的资源是公共的,生活方式也变化了,安全的问题变得突出。因此很是有必要安装防盗门、增长楼宇监控等安全措施,此外还要增长保安等等。 |
此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每一个家庭的各类产品的功能需求和数量需求是动态的,这个时候如何确保他们的需求都能获得快速知足,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这时张振伦问了我一个新问题:你注意到传统应用和云架构在采购环节的变化吗?看我有点愣神,他画了一个简图:
左下这个三角,是传统的IT投入。也就是说,企业化了大量的费用在通讯网络和IT基础架构上,但却忽视了软件和应用投入,这样的架构注定是粗犷的;但在云架构(右上三角)中,通信网络和IT基础架构的成本被大大下降,企业对应用自己的关注度迅速提高。
我以为这种总结至关有道理,并帮他总结:
此前的四合院生活,大把的钱是花在了买地、盖房子上,真正在家具、电器上既没有钱也没有条件投入。如今楼房时代,公用设施条件大大改进,就能够拿比较少的钱,直接享受比较好的房屋条件,而后把钱用在家居的装修装饰、家具电器等的改进上,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
话题三:住公寓仍是本身盖楼?
云基础设施的推动已经不是一个须要讨论的命题,这个我和张振伦都是承认的。另外一个咱们俩认为不须要讨论的是公有云仍是私有云的问题,这个命题咱们也很快发现无需讨论:由于还找不到标准答案。若是还用刚才的比喻,那就是:
老王看到儿子住的不错,也慢慢发现了楼房的好处;但考虑到安全性、私密性,又不喜欢普通的住宅楼,非常纠结。这个时候儿子给他出了个新方案:建一个小别墅,独门独院。老王先是一喜,盘算一下就发现了问题:这个未必便宜呀! |
这个其实就是私有云模式。但必定要注意,私有云的成本,可不是公有云的类比。2013年美国中情局(CIA)搭建云计算系统,亚马逊击败IBM得到这笔合同,但报价高达6亿美圆!
在这种状况下,混合云天然就成了不少人的选择。甚至说,原IT系统、公有云、私有云的并存,应该会保留很长时间。
结语:到底什么是服务?
最近出现了不少新名词,好比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这些词汇中,无疑关键词是“服务”。其实,传统平台也罢,云架构也罢,如何帮助企业的IT架构和应用提高其业务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才是关键。若是咱们借用互联网产品的词汇,那就是如何提高企业IT管理者的“体验”,让CIO们真正感觉到云架构带来的价值。这种体验,即包括了传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指标,也包括了随着基础架构的改进逐步提上日程的快速部署、灵活调整等。
从四合院到楼房,归根到底改变的是生活体验。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表明着一种进步和必然趋势。IT架构,也如是。
【总编约茶】
“总编下午茶”是51CTO总编老杨主持的关注技术应用和IT前沿的访谈栏目。想和老杨一块儿喝下午茶?欢迎联系yangwf#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