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结束后就留校开始了科研,最近刚回家休息了两三天,整理了思绪,准备补上这一篇拖延了一个多月的助教小结。git
早在一年多前我上栋哥这门课时,我就十分乐意给予同窗帮助,不管是技术上的,仍是说思想上的(也能够说是上大学以来都是这样),也许栋哥发现了我能当助教的潜质:) 因此在这里要首先感谢一下栋哥拉我作助教,使得我能为同窗提供的帮助不管是程度上仍是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才有了这篇小结)。在这篇总结里,我想讲讲我印象最深的两件事情。github
代码copy一下,就能轻松完成一次做业,是大学计算机系的一个常见现象,但对学生长久的学习这是一个很差的习惯。我我的对于大学计算机系代码抄袭的理解,来自于本身被抄袭的经历,孙老师的博客,以及对国外先进大学课程条例的参考。个人这份体会,在此次作助教的经历中,得以传递给不少同窗。我以为犯这种错误的同窗,有大部分并非因为他们本质是坏的,而是由于国内大学这部分的教学不到位,他们的确不知道怎么作才是正确的。因此在某一次代码抄袭检测以后,我对被判做弊的同窗的处理是让他们去看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反思(写一篇博客,能够加密)。若能好好反思的,即可以加回失去的分数。这个作法的用意,就是在“执法必严”(做弊扣光分)以外,带他们去接触正确的思想。扣光一次分数并非最终的目的,而是能帮助他们“改过自新”。虽然有很多同窗对于判罚以为不合理,与我来申诉,我打了很多的字与他们进行沟通。虽然耗费了我必定的时间,可是当同窗们最后与我说“助教,我看了你发的连接了,知道了本身的行为作得不对,很是感谢你,这是个人反思博客地址……”,我体会到了一种教育者的欣慰感和知足,也明白了当一个好老师要付出怎样的心血。面试
博客形式的做业和放到github上的代码确定都是公开的,因此每年老师都要想一个不同的适合教学题材的题目,也是蛮不容易的。有一些同窗抱怨博客做业偏难,在于他们沟通以后,我设计了一个入门向但有梯度的命令行参数做业。不过没想到的是,居然仍是有同窗在群里面叫苦(群里容许匿名),因而我当时就发火了,在群里直言这群同窗对本身要求过低,难度不可能一降再降没有底线。邹老师说的“本科教育的底线不能下降”让我明白了,教育也是要有品质的。并发
回想起一年半前,加入实验班以后的第一个寒假,栋哥通知了咱们建立博客,准备作寒假做业的事情。建好了博客,完成了学习任务之余呢,我以为博客的意义不只在于做为咱们面向对象课程的教学载体,更给一些善于发现和学习的同窗提供了更大的天地。我经过栋哥的粉丝中点了很多学长的做业博客、感想来看,很有体会或同感。还不时在评论区看到一个叫SoftwareTeacher的网友常常给咱们评论:) 后来我了解到,那是邹欣老师,邹老师的博客简直是一个宝库,除了里面丰富的内容,还让我认识到了周筠老师、刘未鹏老师……各位老师的思想和文字,以及跟他们的交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我如今能想到的一年多前我看的博客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两篇,一是邹欣老师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二是刘未鹏老师的“怎样花两年时间去面试一我的”中关于怎么读书和学习的方法论。能够说一年前,大一时的我,脑子里是积极主动的,但没有清晰的路和规划。而优秀的博客就好像给我提供了清晰、可执行的Roadmap,开阔了个人眼界。工具
首先,作助教是一个明显的成就感的事情。当作这些事情时:回复同窗的问题,与同窗交流困惑,为同窗推荐好的书和博客,把本身的经验传导给同窗等等,能感觉到本身在作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有益于人民的人)。当看到同窗表达对助教的感谢,会很是开心。学习
而后我想感谢的是把心血投入到高校教学的邹老师和周老师,他们在整个学期进行的过程当中始终跟进,不断跟进咱们助教的工做,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很是感谢大家。助教的工做还让我习惯了每周写一篇小结。我如今本身作事有的时候分不清主次,并发管理时间的能力还较差,(好比这篇总结拖延了好久)这也是我须要改进的方向。最后,还要感谢个人搭档晨瑶同窗(甚至有的时候会和她吵架,但最后都会达成共识并把全部事情都作好^.^#)以及刘乾学长的帮助(教我使用了自动化工具)。加密
许多同窗在总结博客下面提到了:命令行
博客的好处多多,在此再也不赘述。我已经看到有一些的同窗已经在暑假开始把本身的ACM训练过程写了博客进行总结,我很是欣慰,就感受好像本身真的做为一个老师的角色同样,改变了某位同窗。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但愿咱们你们在将来都能有更好的进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