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整理一些同步技术,方便往后回顾。目前技术还在学习中,了解到同步方面的新知识会补充到本文。java
synchronized
一、解读:程序员
(1)jvm层面的同步技术,字节码实现。当代码执行出现问题的时候(好比说抛出异常),JVM会自动释放锁,让其余阻塞的线程继续执行 (2)可重入的:当线程已经获取锁对象,而且再次进入同步块,把锁的计数器+1,当执行monitorexit时,把锁的计数器-1,当计数器为0为止,对象被释放
二、使用状况:redis
(1)实例对象做为锁对象:对象实例可能有多个,所以若是不能保证对象单例的状况下,同步可能会出现问题。 (2)类对象做为锁对象:每一个类只有1个类对象。 (3)静态**同步方法:使用实例对象做为锁 (4)成员同步方法:使用类对象做为锁
三、注意事项:算法
(1)尽可能减小同步的范围,提升程序并发性,减小死锁的可能性 (2)使用Class类对象和实例对象的区别 (3)静态方法和非静态方法进行同步的区别
Lock接口
一、解读:安全
(1)Lock接口的同步更为灵活,使用起来也复杂一些 (2)能够设置等待时间,在线程请求锁的时候,若是超过等待时间,则线程中止等待。 (4)Lock可以响应中断,让等待状态的线程中止等待。 (5)API提供返回值,知道线程是否成功获取锁 (6)经常使用的实现类:ReentrantLock
二、使用状况:线程须要支持中断、查看线程是否成功得到锁
三、注意事项:多线程
(1)代码层面实现的锁机制,遇到异常状况,JVM不会自动释放锁。使用lock(),必须使用unlokc()
ReentrantLock
一、解读:并发
(1)使用AQS框架实现、实现了Lock接口 (2)排他锁,只有一个线程能获取并使用资源 (3)构造方法提供一个可选的公平参数,公平与非公平有何区别,所谓公平就是严格按照FIFO的顺序获取锁,非公平全按程序员本身设计规则来获取锁,好比能够根据优先级,也能够按照运行次数等规则来选择
(4)能够绑定多个Condition对象(Condition对象指的是,当线程得到锁,进入同步块之后,还须要知足Condition对象的条件,不然仍然会挂起等待,直到其余线程唤醒)框架
CountDownLatch
一、解读:jvm
(1)使用AQS框架实现 (2)共享锁,能够有多个线程同时持有该锁 (3)任务分红N个任务执行,state字段初始化为N。开始执行任务,调用线程调用await()函数挂起。每一个子线程执行完毕之后,执行countDown()函数,state字段减1,直到字段变为0。调用线程从CountDown()函数返回,继续后续动做。
二、使用状况:
三、注意事项:分布式
wait()、Notify()
一、解读:
(1)调用对象的wait()方法,会将持有该对象的线程挂起,直到有别的线程调用这个对象的notify()方法
join()
一、解读:
(1)在B线程中调用A线程的Join方法,则B会等待A线程执行完毕,再往下执行
cas算法
一、解读:
(1)使用重试的方式,乐观锁的一种实现
二、使用场景:
(1)AtomicInteger
Semaphore
一、解读:
(1)利用AQS实现。 (2)共享锁,能够有多个线程同时持有该锁 (3)内部维护一个“许可集”,其实也就是state字段,标明同时最多有state个线程能够获取锁(成功调用acquire()函数)
CyclicBarrier
一、解读:
(1)内存屏障。设立一个目标,当全部线程都达到这个目标时,程序才能往下执行。
volatile
一、解读:
(1)volatile修饰的变量对全部线程具备可见性。一个线程修改了这个变量的值,其余线程对于这个新值是能够当即得知的。缘由以下:对于共享变量,当一个线程修改了这个变量,其余线程若是要读取该变量,只能从主内存中读取,而不能读取工做内存中的变量,这样就保证了线程读取的变量都是最新的 (2)volatile修饰的变量禁止 指令重排序 的优化(普通变量不能保证变量赋值操做的顺序与代码中同样,因为存在指令重排序优化,java代码变成汇编代码以后,代码执行顺序可能发生变化) (3)volatile没法保证原子性。 (4)除了volatile关键字,还有两个关键字也能实现可见性。 A、 synchronize:“在对变量进行unlock操做以前,先把工做内存里面的值同步到主内存”,由这条规则得到可见性。 B、 final:final修饰的字段一旦被初始化完成,其余线程中就能看到final字段的值
二、使用状况:
(1)某些状况下能够避免加锁,提升程序并发性
redis实现分布式锁
一、解读:
(1)Redis是单线程模型,单个命令操做是原子性的。 (2)NX指令: a、NX表示若是key不存在就添加,存在则直接返回 b、NX是实现分布式锁的关键。 c、实例:SET key uuid NX PX timeout SET resource_name uniqueVal NX PX 30000
二、注意点:
(1)为了防止由于各类缘由致使没法释放锁,因此会利用expire key second
把key设置一个过时时间
(2)利用expire设置过时时间,仍是可能存在问题。好比说在setnx key value
和expire key second
之间,发生了系统故障(或者其余缘由),致使key没有设置过时时间,仍是可能发生死锁。这时候,能够利用一条指令set lock:codehole true ex 5 nx
,这条指令至关于先执行setnx再执行expire,同时保证原子性。
(3)在加锁和释放锁时,须要保证是同一把锁,一般的方法是使用uuid,存入key中,在释放锁时,把uuid和key中的值对比,相同则是同一把锁。
为何须要保证同一把锁呢? 假设有A、B、C三台机器,A先获取锁,假设A的业务执行时间比较长,锁过时了(A的锁被删除了),这是B再请求而且获取锁,若是这时候A执行完了,不用判断是否同一把锁的状况下,A就删除了B的锁。这时候,若是C再请求获取锁,就出现B、C同时执行业务代码的状况。
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