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比赛计分规则

     排球计分的发展历程:1917年规定每局为15分。1918年规定上场运动员每队为6人。1922年规定每方必须在3次之内将球击过网。比赛方法之前采用发球得分制,1998年10月28日国际排联决定改成每球得分制,仍为五局三胜,前四局每局先得25分者为胜,第五局先得15分者为胜,若出现24平或14平时,要继续比赛至某队领先2分才能取胜。class

     不管男排仍是女排、排球比赛计分规则都是同样为:目前的排球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前四局每局25分,每局比赛完成后交换场地,达到24分时,必须比赛的双方相差2分才能分出胜负;决胜局为15分,比赛的双方任何一方先达到8分时,交换场地继续比赛,当双方同时达到14分时候,也是必须相差两分才能决出胜负。基础

比赛规则方法

     1. 比赛为三局两胜制。比赛上场队员5人,前排3名,后排2名。技术

  2. 发球队员发球时,双方队员须在本场区内各站两排,当发球队胜一球时,则由下一轮次的队员继续发球。不许连续发球。比赛采起每球得分制。word

  3. 发球队员必须在裁判员鸣哨后五秒内将球发出,球被抛起发球队员未击球,球未触及发球队员而落地,裁判应再一次鸣哨继续发球。发球队员在时间

裁判未鸣哨而发球的,球无效,重发,不判对方得分,第二次则判犯规。发球方将球击入对方场区内任何位置均有效。比赛

  4.队员的一脚或双脚踏过中线不算犯规,但触及对方或影响对方的则判犯规。非技术

  5. 某队赢得25分并超出对方2分时,或双方得分红25:25时,谁先得两分红27:25时,则该队胜一局。决胜局必须超出对方2分时,才能结束全场比赛。

  6. 任何队员只有在两米线后(踩线犯规)才能够对高于网的球作进攻性扣球动做。

  7. 拦网不算一次触球,还可再击球三次将球击入对方场区。

  8. 在对方发球时,前排队员不容许单手上手击球或拦网。

  9. 每局比赛有六人次换人,取消暂停。

  10. 第一局和决胜局由双方抽签决定发球权,第二局则由另外一方发球。

  11. 每队最多击球三次(拦网除外)并将球回击过网进入对方场区。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

  12. 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容许触球,并取消"持球"这个概念,队员只要不把球接住后再击入对方区不判犯规。

  13. 局间休息时间为三分钟,决胜局为五分钟。决胜局某一队先得8分时,两队交换场区,不进行休息。

  14. 一场比赛中,裁判员的断定是最终判决。

  15. 只有队长能够对裁判员的判罚当场提出询问或要求解释,裁判应及时予以解释。

  16. 申诉比赛队对裁判员判罚有争议,比赛时必须服从裁判员的判决,比赛后可向保裁委员会提出口头申诉。裁判员亦应向仲裁委员会提出口头报告。

  17. 如被红牌罚下者,不得再参加本场比赛,并停赛一场。

  18. 其余规则均按照排球比赛规则进行。

球员场上位置: 
一、比赛每队同时上场队员为5人(其中1人为场上队长)。发球队员发球时,双方队员须在本场区内各站两排(前排2人,后排3人)。 
二、发球时场上队员位置不能调整,前排队员能够站在限制线之外,但后排队员不能站在前排队员前面。(队员的位置是根据其脚的着地部位来断定的,每一名前排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后排队员的双脚距中线更近;每一名右边(左边)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脚距场地的右(左)边线更近。在发球队员击球的一刹那,场上队员脚的着地部位必须符合其位置要求。在发球后,队员能够在本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上。) 
三、比胜过程中,对场上队员位置没有限制。

 得分方式:
球在一方场内落地对方得一分
一方防守打手出界对方得一分
一方进攻未打手直接出界对方得一分
一方触网对方得一分
一方过网击球对方得一分
一方在一次进攻四次触球对方得一分
一方用身体抓住球(持球)对方的一分
一方发球踩线对方得一分

其它规则 :
1.只有前排的球员方可拦网。    
2.球员可在球越过网以前进行拦截,可是不得触网或是干扰对手。  
3.拦网不算做一次击球。    
4.球不得触网,也不得碰到同队的队友。    
5.每一个队在每局的比赛中都有两次的暂停机会。
6.出示黄牌给予警告。若是再犯,将出示红牌,判罚该队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
7.发球要在鸣哨8秒内发出。
8.暂停:每次非技术暂停不得超过30秒。1局比赛中,每队可要求两次暂停。

得分规则:在新的得分规则下,一方在得到发球权时同时得分,即所谓的每球得分制。比赛由五局构成。在前四局的比赛中,获胜的一方必须达到25分,或在此基础上比对方高出两分。在第五局的比赛中获胜一方只需达到15分,或在此基础上比对方高出两分。 

在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中,中国女排以3:1力克塞尔维亚女排,得到此届奥运会冠军。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