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VMware Workstation建立虚拟机时,能够根据须要选择使用哪一种虚拟网卡,哪一种链接方式。默认有3种:VMnet0(桥接网络)、VMnet1(仅主机网络)和VMnet8(NAT网络),固然能够根据须要添加VMnet2到VMnet七、VMnet9等7个虚拟网卡。网络
虚拟机网络链接属性的意义:ide
一、Use bridged networking(桥接网络):使用(链接)VMnet0虚拟交换机。此时虚拟机至关与网络上的一台独立计算机,与主机同样,拥有一个独立的IP地址(如图一)。学习
二、Us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使用NAT网络):使用(链接)VMnet8虚拟交换机。此时虚拟机能够经过主机单向访问网络上的其余工做站(包括Internet网络),其余工做站不能访问虚拟机(如图二)。翻译
三、Use Host-Only networking(使用主机网络):使用(链接)VMnet1虚拟交换机。此时虚拟机只能与虚拟机、主机互连,与网络上的其余工做站不能访问(如图三)。3d
四、Do not a network connection:虚拟机中没有网卡,至关于单机。blog
1、Bridge路由
如图一中,虚拟机A一、A2是主机A中的虚拟机,虚拟机B1是主机B中的虚拟机。在图中,A一、A2与B1采用“桥接模式”,则A一、A二、B1与A、B、C任意两台或多台之间均可以互访(需设置为同一网段)。此时,A一、A二、B1与A、B、C处于相同的地位,你要把他们都看成一台真实的电脑去设置、使用。虚拟机
图一 桥接方式网络it
2、NATio
如图二中,虚拟机A一、A2是主机A中的虚拟机,虚拟机B1是主机B中的虚拟机。其中的“NAT路由器”是只启用了NAT功能的路由器,用来把VMnet8交换机上链接的计算机经过NAT功能链接到VMnet0虚拟交换机。A一、A二、B1设置为NAT方式,此时A一、A2能够单向访问主机B、C,而B、C不能访问A一、A2;B1能够单向访问主机A、C,而A、C不能访问B1;A一、A2与A,B1与B能够互访。
图二 NAT方式网络
3、host-only
如图三中,虚拟机A一、A2是主机A中的虚拟机,虚拟机B1是主机B中的虚拟机。若A一、A二、B1设置成host方式,则A一、A2只能与A互访,A一、A2不能访问主机B、C,也不能被这些主机访问;B1只能与主机B互访,B1不能与主机A、C互访。
图三 host方式网络
在使用虚拟机进行联网的过程当中,能够随时更改与虚拟机相链接的“虚拟机交换机”。在更改了虚拟机的联网方式后,还应该修改虚拟机中的IP地址以适应联网方式的改变。如,假设主机的VMnet1使用网段地址192.168.10.0,VMnet8使用网段地址为192.168.80.0,网关地址为192.168.80.254(至关于NAT路由器的内网地址),主机网卡使用地址为192.168.1.1。假设虚拟机A1开始被设置为桥接方式,虚拟机A1的IP地址被设置为192.168.1.5,若是虚拟机A1想使用host方式,则修改虚拟机的网卡属性为(Host-Only),而后在虚拟机中修改IP地址为192.168.10.6 便可(也能够设置其余地址,只要网段与host所用网段在同一个子网便可,下同);若是虚拟机A1想改用NAT方式,则修改虚拟机的网卡属性为(NAT),而后在虚拟机中修改IP地址为192.168.80.6,设置网关地址为192.168.80.254便可。
相关概念,这儿只是简要的介绍桥接和NAT。
一、桥接:
桥接工做在OSI网络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是一种以MAC地址来做为判断依据来将网络划分红两个不一样物理段的技术。
咱们都知道,以太网是一种共享网络传输介质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下,若是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的时候,在同一物理网络介质上的计算机都须要接收,在接收后分析目的MAC地址,若是是属于目的MAC地址和本身的MAC地址相同便进行封装提供给网络层,若是目的MAC地址不是本身的MAC地址,那么就丢弃数据包。
桥接的工做机制是将物理网络段(也就是常说的冲突域)进行分隔,根据MAC地址来判断链接两个物理网段的计算机的数据包发送。
在下图中的网络结构中,有两台集线器分别链接多台计算机,咱们分别将A集线器和B集线器定为A冲突域和B冲突域。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若是计算机A向计算机C发送数据包时,集线器A会将数据包在整个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包括集线器B)发送一遍,而无论这些数据包是否是须要发送到另外一台区域B。
咱们再将集线器A和集线器B分别链接到网桥的两个端口上,若是计算机A再向计算机C发送数据包时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呢?这时集线器A也是一样会将数据包在全网发送,当到达网桥后,网桥会进行数据包目的MAC地址的分析,而后对比本身学习到的MAC地址表,若是这个表中没有此MAC地址,网桥便会在两个网段上的发送数据包,同时会将计算机A的MAC地址记录在本身的表当中。
通过屡次这样的记录,网桥会将全部的MAC地址记录,并划分为两个段。这时计算机A再次发送数据包给B的时候,由于这两台计算机同处在一个物理段位上,数据包到达网桥时,网桥会将目的MAC地址和本身的表进行对比,而且判断计算机A和计算机B在同一个段位上,便不会转发到区域B当中,而若是不在同一个物理段当中,网桥便会容许数据包经过网桥。
经过以上的例子咱们了解到,网桥其实是一种控制冲突域流量的设备。网桥如今基本上已经不多用到了,除了隔离冲突域之外,网桥还能够实现不一样类型网络的链接(令牌环网和以太网之间的链接)和网络的扩展(IEEE的5.4.3链接规则)等等功能。
二、NAT:
NAT英文全称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中文意思是“网络地址转换”,它是一个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nternet工程任务组)标准,容许一个总体机构以一个公用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出如今Internet上。顾名思义,它是一种把内部私有网络地址(IP地址)翻译成合法网络IP地址的技术。
简单的说,NAT就是在局域网内部网络中使用内部地址,而当内部节点要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时,就在网关(能够理解为出口,打个比方就像院子的门同样)处,将内部地址替换成公用地址,从而在外部公网(internet)上正常使用,NAT可使多台计算机共享Internet链接,这一功能很好地解决了公共IP地址紧缺的问题。经过这种方法,您能够只申请一个合法IP地址,就把整个局域网中的计算机接入Internet中。这时,NAT屏蔽了内部网络,全部内部网计算机对于公共网络来讲是不可见的,而内部网计算机用户一般不会意识到NAT的存在。如图2所示。这里提到的内部地址,是指在内部网络中分配给节点的私有IP地址,这个地址只能在内部网络中使用,不能被路由(一种网络技术,能够实现不一样路径转发)。虽然内部地址能够随机挑选,可是一般使用的是下面的地址:10.0.0.0~10.255.255.255,172.16.0.0~172.16.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NAT将这些没法在互联网上使用的保留IP地址翻译成能够在互联网上使用的合法IP地址。而全局地址,是指合法的IP地址,它是由NIC(网络信息中心)或者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分配的地址,对外表明一个或多个内部局部地址,是全球统一的可寻址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