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读后感1

 

 

  《软件开发过程与案例》是由微软公司的资深技术人员编写的一本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微软解决方案框架(MSF)这一套“根据自身实践经验为企业设计的一套有关软件开发的模型、准则和成功经验”。html

  应该说,每一个公司都有本身的一套企业文化、行为方式,微软做为当今软件界的巨头,在软件开发领域实践多年,天然对于软件开发有着独到的看法。当今软件行业的一大特色就是“变化”,可否适应这样快速的变化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小企业,甚至是工做室这样的开发体系,天然能够经过一些我的能力跟上变化,随时修改,随时调整。而对于微软这样会把上成千上万发人员集合起来,花多年的时间共同工做的企业,一套可行、高效而又灵活的“方法”就是必不可少的了。MSF就表明了微软对于这个问题的视角。浏览器

  解决方案框架认为,技术并非成功与否的惟一决定因素,开发人员、开发过程及风险管理等因素都起着相当重要的做用。而解决方案框架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就是:架构

  1.将企业的商业目标同技术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框架

  2.确立明确的项目目标和完善的项目职责体系。post

  3.积极、有效地管理项目进程。测试

  4.实施以里程碑为主导的渐进项目管理过程。url

  5.管理和控制项目的需求变化。设计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处理好企业在实际中遇到的关键问题,解决方案框架专门针对这些方面设计了相应模型:企业架构模型、解决方案设计模型、风险管理模型、组队模型、过程模型、应用模型等。htm

  解决方案框架的开发准则就是影响项目成败的三个关键因素——资源、进度、功能——组成一个三角形。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和依赖,任何一方面的变更都回迫使其余两方面做出调整,如何在三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就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blog

  本书比较有意思的是程序经理(Program Manager,PM)的章节,微软的程序经理是其一大特点。“在开发过程当中,程序经理对按时、保质地向客户提交正确的产品负有所有责任”。粗看起来,这相似项目中领导的职位,可是程序经理并无什么赋予的权力。在项目组中,PM和开发、测试人员是平级的,PM须要经过本身的努力赢得其余成员的承认,进而完成组织、协调及决策的任务。这样的方式实际上保证了项目组自身的灵活性,决定是经过内部成员之间的承认达成的,而不是上级的指定。

  本书在其余章节中着重介绍了组队模型和过程模型,分别对应着三角中的资源和进度两方面,这些章节加深了对于均衡三角形的理解。而后还有IE浏览器的开发、

XML Web Service实例、面向天然用界面的语音技术的实例,能够帮助理解上述理论的实际应用过程,同时了解一下微软这些方法是如何产生于开发过程的。

  最后,MSF给我影响深入的一点就是,它不是一种严格的、可度量的理论体系,而是尽可能保持了框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样一种设计能够更容易知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