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AT分类
NAT No-pat:相似于Cisco的动态转换,只转化源IP地址,网络地址,不转化端口,属于多对多转换,不能节约公网IP地址,使用较少
NAPT:(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相似与Cisco的PAT转换,NAPT即转换报文的源地址,又转换源端口,
出接口地址:(Easy-IP)转换方式简单,和NAPT同样,即转换源地址又转换源端口,属于多对一转换
Smart NAT(智能转换):经过预留一个公网地址进行NAPT转换
三元组NAT:与源IP地址,源du端口和协议类型有关的一种转换
二,黑洞路由
源地址转换场景下的环路和无效ARP问题
三,Server-map表
经过Server-map表解决FTP数据传输问题
会话表记录的是链接信息,包括链接状态
Server-map在NAT中的应用
正向条目携带端口信息,用来使外部用户访问202.96.1.10时直接经过Server-map表进行目标地址转换
反向条目不携带端口信息,且目标地址时任意的,用来使服务器能够访问互联网前提是必须是TCP协议,
四,NAT对报文的处理流程
NAT配置(三种方法)
(1)NAT No-pat
走一条默认路由
配置安全策略
配置NAT地址组,地址组中,地址对应的是公网IP
配置NAT策略
针对转换后的全局地址(NAT地址组中的地址)配置黑洞路由
验证NAT配置,用PC1能够ping外网的PC2,能够查看会话表![]
三个红框表示为源地址,转化的地址,访问的地址
也能够查看Server-map表安全
(2)NAPT的配置
仍是上面的图,重作NAPT
配置IP
配置安全策略
配置NAT地址组,地址组中对应的是公网IP
配置NAT策略
配置路由黑洞
验证结果用PC1ping外网PC2
(3)出接口地址(Easy-IP)就是用R1路由器的g0/0/1的接口去访问PC2(从新配置)
配置IP
配置安全策略
配置NAT策略
验证能够发现,都是转换的R1路由器g0/0/1接口IP去访问的
五,综合案例
要求: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