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理解伪类选择器:nth-child(){……}

p:nth-child(n); 访问该元素p的父元素,在访问p元素的父元素的全部子元素(不只含有p,可能还包含h1,h2……),而后按他们的前后排列顺序来选择,不能为0(实验不行)。 关键:1.是否与p相同的元素,2.是否是和第n个(不是以p开始计算)。code

p:nth-child(1) { background:#ff0000; } 若是这里n=1,开始理解为选择了第一相同的p元素“第一个段落”,也不是h1,其实无效。要想选择第一个p元素,要认识到p是其父元素中的第几个子元素,第一个p元素是其父元素的第2个子元素,因此p:nth-child(2);才能选中。开始一直弄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关系,如今终于懂了。有些书讲的也不是和清楚,必须实验才行啊。【2019年5月10日】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