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相关知识

1. 无线路由器的覆盖范围和带机量 html

覆盖范围取决于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以及对端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由于Wi-Fi设备在发出数据包后,必定要等待对方回ACK才会确认发送成功,因此,若是任意一方的发射功率或者接收灵敏度不够,都会致使发送失败。 浏览器

可容纳的终端个数取决于所使用的Wi-Fi芯片: 服务器

对于不加密的状况,取决于内存。 网络

对于加密状况,取决于WiFi芯片内部存放密钥的缓冲区有多大。由于加解密都是硬件作的,而密钥是用户设置的,缓冲区中存放密钥的个数是有限的。举例:若是缓冲区能够存放32个密钥,以WPA2-AES的加密方式,它最多能够支持14个终端。32/2-2 =14。WPA2-AES每一个终端有一个单播密钥,全部的终端共享一个组播密钥,每一个单播密钥占用1个密钥空间,每一个组播密钥占用2个密钥空间,密钥是周期性更新的,因此,只能占用一半。 性能

最大发射功率是由各个国家标准来限制,在中国,家用路由器最大发射功率不能超过100mW,也就是20dBm. 加密

举例说明:假设无线路由器的发射功率为0dBm,最少要接收到-75dBm才能正常工做。而手机的最大发射功率为-40dBm,最少要接受到-50dBm才能正常工做。 3d

一个路由器发出数据包,功率为0dBm,在空气中衰减40db,到达手机,手机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为-40dBm,大于手机的最低接收强度(-50dBm),手机能够正常工做。 htm

手机发出数据包,功率为-40dBm,通过40db的衰减到达路由器,此时,强度变为-80dBm,低于路由器的最低接收门限,路由器不能正常接收来自手机的数据包。 blog

为了传的远,就要对抗衰减。一般的作法是: ip

1. 增强信号的发射功率(或者增长接收端的灵敏度,这比较难,有下限和环境噪声)

信号弱,传输速度为何会变慢?

由于更快速的传输要求更精密的调制方式(主要缘由,非所有缘由),更精密的调制方式须要更好的信号质量。

假设有三种调制方式,分别容许一次传送四、1六、64个信号。单次传输的信号越多,速度越快。可是因为设备自身精度和传播过程的失真,这些信号可能会向任何方向进行偏移。一次传4个,因为在复平面上的信号之间”间隔”较远,即便偏移了一段距离,接收端可对信号进行恢复。而一次64个信号,发生偏移后难以恢复原始信号。因此,在信号质量较差时,只能用低速传输来增长可靠性。

clip_image001

2. 在公司使用无线路由器,最好把它当作交换机来使用。

操做方法:

2.1 使用正常路由器模式,打开设置界面,把无线路由器的DHCP服务关掉

2.2 重启路由器,把墙上引出来的网线插到无线路由器的LAN口,不使用WAN口

这时,公司的路由器会给当作交换机的路由器分配IP地址。

2.3 电脑搜索无线网络,正常链接。其余台式机也能够用网线链接LAN口,当作有线交换机使用

2.4 每台链接到交换机上的设备,须要手动指定电脑IP和掩码,

与LAN口IP在同一个网段,经过浏览器访问设备,路由器的管理IP不能和总路由器冲突,将无线路由器的内网IP设置成内网PC机同网段的,但未被使用的IP地址。

无线路由器做为无线交换机使用的设置方法

3. 无线路由器传输

如今的无线路由器的天线是全向天线,也就是说,当它向外发送数据时,是向每一个方向都要发送数据。因为家用环境的复杂,路由器到终端设备之间几乎不可能存在直射信号,无线电波存在着衍射和反射的状况,携带相同数据的众多数据包,到达终端设备时,到达的时间存在前后差别,这称为码间干扰(ISI,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

对于802.11.b、g,20MHz的带宽,最大时延为50ns,多径条件下,无ISI的传输半径为15m,协议中的误码重传机制等手段扩大传输半径到35m。

对于802.11 n,采用了 MIMO技术(波束成型和时空分组码),40MHz的带宽,

4. 端口映射配置

端口映射(虚拟服务器,当内网使用私有地址(10.x.x.x/172.16.x.x/192.168.x.x)时,外部网络没法直接访问内网中的服务器,经过在路由器上作端口映射,配置内网服务器的IP和端口后,外部网络即可以访问内网服务器,从而使用内网提供的服务。

配置说明

5. 穿墙能力

5GHz信号的波长要比2.4GHz的信号要短。看穿透能力,要考虑到介质。

若是是墙、木板、钢板等,波长越短,穿透越强。

若是是云层、浓雾、山等,波长越长,穿透越强。

具体到上面,虽然说5G信号的波长更短,可是它频率更高,更容易受到介质的影响而衰减,致使信号浪费。传输距离和穿墙性能不如2.4G,同时,硬件成本比2.4G高。

参考连接:http://m.zhihu.com/question/20001576

6. 802.11标准演化

clip_image003

clip_image004

参考资料: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86567.htm

http://network.51cto.com/art/200911/165073.htm

知识普及贴:简析常见的无线路由规格-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