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服务】java
@Path:注解的值是一个相对URI路径,/helloworld,/helloworld/{username}web
@Path("/user/{username}")
public class UserResource{
@GET
@Produces("text/xml")
public String getUser(@PathParam("username") String userName){
...
}
}
|
《主流Web Service框架介绍:CXF和Axis2》数据库
CXF和Axis2是目前java平台上最主流的两个框架,虽然两个项目都隶属ASF,但倒是基于不一样思想和风格实现的,所以也各有所长。apache
CXF:http://cxf.apache.org/编程
是由过去的Celtix和XFire两个框架合并而来,CXF在java社区有普遍的接受度是得益于它能很好的集成Spring。我认为CXF最突出的两个优点是:浏览器
1.对JAX-WS规范的完整实现。 做为java平台上的WebService标准,过去既有的WebService产品必然会向这一标准靠拢,而JAX-WS标准自己大大地下降了开发WebService的工做量,对于开发人员来讲,是很是受欢迎的。缓存
2.对Spring的友好支持。 CXF从Xfire继承而来,对Spring有着很是友好的支持。鉴于Spring的普遍应用,对不少团队来讲这是很是有吸引力的一点。服务器
Axis2: http://axis.apache.org/axis2/java/core/架构
与CXF这类嵌入式的框架相比,Axis2更像是一种是WS容器,它要求应用程序以aar包的形式部署到本身里面,这对于既有系统,特别是那些基于servlet容器的web应用来讲,改造的代价可能会很大。Axis2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它对WS-*协议族的支持比较全面,另外一方面是它还支持C平台,这是一个值得咱们关注的优点。并发
总得来讲,若是是新生项目,选择CXF或Axis2在工做量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对于那些使用了Spring的既有项目来讲,CXF应该是首选,由于CXF是基于注解的。所以对于那些基于jvm1.4构建陈旧系统可能并不适用。Axis2的优点是支持C平台和比较全的WS-*协议族。(以上的考量都尚未考虑ESB的因素。)
【WebService优缺点】
From : http://blog.csdn.net/chaobeyond/article/details/2247117
最近作的几个项目都用到了webservice,经过本身的实践和网上资料的汇总,如今作个小结: 当前WebService是一个热门话题。可是,WebService到底是什么?,WebService有什么优势和缺点,什么状况下应该用WebService?什么状况下不该该用WebService?是须要咱们正确认识的。实际上,WebService的主要目标是跨平台的可互操做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WebService彻底基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XSD (XMLSchema)等独立于平台、独立于软件供应商的标准,是建立可互操做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新平台。由此能够看出,在如下三种状况下,使用 WebService会带来极大的好处。优势一:跨防火墙的通讯若是应用程序有成千上万的用户,并且分布在世界 各地,那么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讯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一般会有防火墙或者代理服务器。在这种状况下,使用DCOM就不是那么简 单,一般也不便于把客户端程序发布到数量如此庞大的每个用户手中。传统的作法是,选择用浏览器做为客户端,写下一大堆ASP页面,把应用程序的中间层暴 露给最终用户。这样作的结果是开发难度大,程序很难维护。举个例子, 在应用程序里加入一个新页面,必须先创建好用户界面(Web页面),并在这个页面后面,包含相应商业逻辑的中间层组件,还要再创建至少一个ASP页面,用 来接受用户输入的信息,调用中间层组件,把结果格式化为HTML形式,最后还要把“结果页”送回浏览器。要是客户端代码再也不如此依赖于HTML表单,客户 端的编程就简单多了。若是中间层组件换成WebService的话,就能够从用户界面直接调用中间层组件,从而省掉创建ASP页面的 那一步。要调用WebService,能够直接使用MicrosoftSOAPToolkit或.NET这样的SOAP客户端,也可使用本身开发的 SOAP客户端,而后把它和应用程序链接起来。不只缩短了开发周期,还减小了代码复杂度,并可以加强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同时,应用程序也再也不须要在每次 调用中间层组件时,都跳转到相应的“结果页”。从经验来看,在一个用户界面和中间层有较多交互的应用程序中,使用 WebService这种结构,能够节省花在用户界面编程上20%的开发时间。另外,这样一个由WebService组成的中间层,彻底能够在应用程序集 成或其它场合下重用。最后,经过WebService把应用程序的逻辑和数据“暴露”出来,还可让其它平台上的客户重用这些应用程序。优势二:应用程序集成企业级的应用程序开发者都知道,企业里常常都要把用不一样语言写成的、在不一样平台上运行的各类程序集成起来,而这种集成将花费很大的开发力量。应用程序经 常须要从运行在IBM主机上的程序中获取数据;或者把数据发送到主机或UNIX应用程序中去。即便在同一个平台上,不一样软件厂商生产的各类软件也经常须要 集成起来。经过WebService,应用程序能够用标准的方法把功能和数据“暴露”出来,供其它应用程序使用。例如,有一个订单登 录程序,用于登陆从客户来的新订单,包括客户信息、发货地址、数量、价格和付款方式等内容;还有一个订单执行程序,用于实际货物发送的管理。这两个程序来 自不一样软件厂商。一份新订单进来以后,订单登陆程序须要通知订单执行程序发送货物。经过在订单执行程序上面增长一层WebService,订单执行程序可 以把“AddOrder”函数“暴露”出来。这样,每当有新订单到来时,订单登陆程序就能够调用这个函数来发送货物了。优势三:B2B的集成用WebService集成应用程序,可使公司内部的商务处理更加自动化。但当交易跨越供应商和客户、突破公司的界限时会怎么样呢?跨公司的商务交易集成一般叫作B2B集成。WebService是B2B集成成功的关键。经过WebService,公司能够把关键的商务应用“暴露”给指定的供应商和客户。例如,把电子下单系 统和电子发票系统“暴露”出来,客户就能够以电子的方式发送订单,供应商则能够以电子的方式发送原料采购发票。固然,这并非一个新的概念,EDI(电子 文档交换)早就是这样了。可是,WebService的实现要比EDI简单得多,并且WebService运行在Internet上,在世界任何地方均可 轻易实现,其运行成本就相对较低。不过,WebService并不像EDI那样,是文档交换或B2B集成的完整解决方案。WebService只是B2B 集成的一个关键部分,还须要许多其它的部分才能实现集成。用WebService来实现B2B集成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轻易实现互操做 性。只要把商务逻辑“暴露”出来,成为WebService,就可让任何指定的合做伙伴调用这些商务逻辑,而无论他们的系统在什么平台上运行,使用什么 开发语言。这样就大大减小了花在B2B集成上的时间和成本,让许多本来没法承受EDI的中小企业也能实现B2B集成。优势四:软件和数据重用软件重用是一个很大的主题,重用的形式不少,重用的程度有大有小。最基本的形式是源代码模块或者类一级的重用,另外一种形式是二进制形式的组件重用。当前,像表格控件或用户界面控件这样的可重用软件组件,在市场上都占有很大的份额。但这类软件的重用有一个很大的限制,就是重用仅限于代码,数据不能重用。缘由在于,发布组件甚至源代码都比较容易,但要发布数据就没那么容易,除非是不会常常变化的静态数据。WebService在容许重用代码的同时,能够重用代码背后的数据。使用WebService,不再必像之前那样,要先从第三方购买、安装软件组 件,再从应用程序中调用这些组件;只须要直接调用远端的WebService就能够了。举个例子,要在应用程序中确认用户输入的地址,只需把这个地址直接 发送给相应的WebService,这个WebService就会帮你查阅街道地址、城市、省区和邮政编码等信息,确认这个地址是否在相应的邮政编码区 域。WebService的提供商能够按时间或使用次数来对这项服务进行收费。这样的服务要经过组件重用来实现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话你必须下载并安装好包 含街道地址、城市、省区和邮政编码等信息的数据库,并且这个数据库仍是不能实时更新的。另外一种软件重用的状况是,把好几个应用程序的 功能集成起来。例如,要创建一个局域网上的门户站点应用,让用户既能够查询联邦快递包裹,查看股市行情,又能够管理本身的日程安排,还能够在线购买电影 票。如今Web上有不少应用程序供应商,都在其应用中实现了这些功能。一旦他们把这些功能都经过WebService“暴露”出来,就能够很是容易地把所 有这些功能都集成到你的门户站点中,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友好的界面。未来,许多应用程序都会利用WebService,把当前基 于组件的应用程序结构扩展为组件/WebService的混合结构,能够在应用程序中使用第三方的WebService提供的功能,也能够把本身的应用程 序功能经过WebService提供给别人。两种状况下,均可以重用代码和代码背后的数据。从以上论述能够看出,WebService在经过Web进行互操做或远程调用的时候是最有用的。不过,也有一些状况,WebService根本不能带来任何好处。缺点一:单机应用程序 目前,企业和我的还使用着不少桌面应用程序。其中一些只须要与本机上的其它程序通讯。在这种状况下,最好就不要用WebService,只要用本地的 API就能够了。COM很是适合于在这种状况下工做,由于它既小又快。运行在同一台服务器上的服务器软件也是这样。最好直接用COM或其它本地的API来 进行应用程序间的调用。固然WebService也能用在这些场合,但那样不只消耗太大,并且不会带来任何好处。缺点二:局域网的同构应用程序 在许多应用中,全部的程序都是用VB或VC开发的,都在Windows平台下使用COM,都运行在同一个局域网上。例如,有两个服务器应用程序须要相互 通讯,或者有一个Win32或WinForm的客户程序要链接局域网上另外一个服务器的程序。在这些程序里,使用DCOM会比SOAP/HTTP有效得多。 与此相相似,若是一个.NET程序要链接到局域网上的另外一个.NET程序,应该使用.NETremoting。有趣的是,在.NETremoting中, 也能够指定使用SOAP/HTTP来进行WebService调用。不过最好仍是直接经过TCP进行RPC调用,那样会有效得多。